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因特网时代,人们普遍公认的法律概念、法律功能、法律调整方式等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适应现实需求的理论体系,制定有关因特网发展的法律,保障因特网信息的安全,更好地保证公民的自由与权力。  相似文献   

2.
因特网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文章分析了因特网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西方网络文化强势地位的传播对我们形成威胁;美国网络殖民文化对我国主旋律文化形成巨大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受到考验;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文化市场的治理和文化体制的发展增大了难度。针对因特网传播带来的挑战,文章提出对策:加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站;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学习借鉴世贸组织成员抵制美国“文化入侵”的经验;及时吸纳新的技术成果,利用信息技术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遗产;采用法律和政策等手段,加强对因特网传播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近10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因特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前途未卜。因特网协会2002年年会的主题就是“因特网的十字路口”。 专家们认为,目前因特网的发展面临着十大技术问题:身份识别技术;保护知识产权技术;保护个人隐私技术;新一代因特网通信协议IPv6技术;被称为下一代因特网的网络技术;无线因特网技术;将传统电话网络和因特网相融合的技术;更有效地在网上进行视频传输的技术;防止垃圾邮件的过滤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其中每一个领域都存在至少两三种以上的发展方向,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对因特网行业来说,未来两三年内,人们最  相似文献   

4.
王肖杰 《发展论坛》2000,(10):52-52
因特网问世虽然仅仅 30年的时间,但它却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人们利用因特网获取和发布信息,进行网上讨论、远程医疗,廉价发送电子邮件、打网络电话等等,这些是因特网出现之前所无法想象的。然而,因特网在带给人们便利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病毒泛滥、黑客横行、泄密严重等等,对新闻宣传战线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特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有人甚至认为它将取代报纸、广播、电视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媒体。但让人忧心忡忡的是,如此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目前很大一部分领域却处于—— 失控的状况   首先是设立失控。…  相似文献   

5.
一、黑龙江省电子政府网站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地市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起步较早,截至2004年末,全省各级政府和省直部门共有114个因特网网站.13个地市在因特网上都建立了政府网站, 51个县(市)和50个省级委办厅局单位也建立了各自的因特网网站.  相似文献   

6.
再论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勇  邓新民 《探索》2001,(4):12-15
网络宣传是利用因特网作为媒体进行宣传的活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宣传活动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因特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阵地的共识已经形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要在网络媒体上鲜明地宣传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基本任务是保卫国家信息边界,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塑造党和国家形象.要强调网络宣传的整合性、即时性、交互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经济下的企业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建平  杨勇 《新视野》2001,(4):23-24
自199l年美国政府宣布因特网向社会公众开放并允许在网上开发商务系统以来,因特网在全世界得到极其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全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网络计算机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有资料表明,2000年全球因特网用户总数可以达到3.75亿,比1999年增加1亿多人。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在因特网上普遍应用。利用因特网进行网上交易已成为许多商家和企业获利的重要途径和动力。据第四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提供的信息,2000年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将达到3270亿美元,而到2003年将猛增至1.5万亿美元。因特网已经覆盖全世界216个国家…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数字电子资源的广泛使用迅速普及,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对快速发展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如何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因特网先进的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以实现资源共享,加快我区社会经济发展,也是摆在我区党校图书馆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因特网定义及其功能。因特网是世界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有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和因特网协议(TCP/IP),因而网上计算机相互兼容,彼此能够方便、快捷地访问、沟通与交流。虽然因特网上的用户可以访问、享用网上任意计算机的公…  相似文献   

9.
苟欣文 《探索》2001,(4):19-20
本文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政策科学的相关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我国因特网事业迅猛发展的客观需要,依据我国因特网管理在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党和国家调整因特网政策"四为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技术的发展 ,把我们带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因特网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种媒体。因特网的出现 ,以其速度快、图文并茂、吸引力大、信息量大等优势 ,迅速地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它为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 ,像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著名高校都利用网络 ,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讲座、共产主义思想纵横谈、反腐败问题讨论以及学生关心的学校建设等问题的研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 ,运用因特网这个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从研究到实践都相对薄弱 ,因特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网站寥若晨星。江泽民…  相似文献   

11.
据韩联社报道,为了减少在因特网上非法搜集个人信息的行为,韩国政府决定分阶段废除因特网实名制。据悉,韩国的因特网实名制是2007年7月开始启动的确认身份制度,目的是对因特网上的帖子和跟帖要求网民作出负责任的态度。但是,随着网上搜集的个人信息大批量被偷窃或泄露之后,舆论出现废除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体,有人称之为“第四媒体”。因特网始建于美国,目前它是连接世界各国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化的全球信息网,被认为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其传输形式已不仅是文字,还可以包括声音、彩色图片、动画,甚至是图文声像并茂的影视画面。其传输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据美联社1998年7月22日报导,因特网在世界以每年100%的速度发展,至少有1亿人使用因特网,到2000年,用户数将达到3亿以上;世界上250个国  相似文献   

13.
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索》1999年第3期发表周勇和邓新民的文章《建设因特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文章提出,因特网对我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阵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特网的全新传播形式较之传统的传播形式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网上传播巨大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由于因特网作为影响广泛的传播媒体将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社会力量都力图在因特网上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使各种思潮滚滚而来,以极大的影响力冲击着社会各界。西方国家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传播途径,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因特网的发展非常迅猛。到 2002年,我国网民将达到 6100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络市场。面对因特网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因特网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从世界范围来看,始建于美国的因特网目前已成为连接世界各国计算机网络的大众化的全球信息网。它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地将文本、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设有终端设备的任何地方、任何个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开展思想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     
《新长征》2000,(5)
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为基础的新的贸易方式,包括政府贸易管理、企业贸易和消费者购物的电子化。电子商务就是在网上做买卖。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政府部门、专家、企业的共识。目前我国已启动的电子商务工程集中在外贸、海关、银行、税务等领域,但个人网上购物及网上拍卖也正在兴起。电子商务在全世界方兴未艾。1998年底,共有1.5亿人使用因特网;到2002年,电子商务贸易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到2005年,因特网用户将超过10亿。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6.
上个世纪90年代,因特网进入民间社会成为崭新的传播方式。随着全球电信网络的扩展,这个新的传播平台也在全球各地以迅猛之势迅速开展。政治活动必须以大量的传播行为作为基础;只有不断互动与沟通,政治团体或政治人物才能体察民意,顺应民情,并获得政治权力。当因特网这个强大又价格低廉的传播媒介问世后,自然成为政治团体和政治人物的必争之地。因特网是否真能够协助政治团体或政治人物进行信息分享,并如他们期望般地发挥强大的政治影响力,这个问题的探索迄今仍无定论,研究的方向也从因特网的巨大信息传递能量,扩展到能否进行有效传播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一、消灭电脑“千年虫”。消灭电脑“千年虫”,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要问题。距离公元2000年仅剩不到400天的日子,“千年虫”正在考验人类的智慧。到目前为止,仍缺乏有效的解决途径,令人忧心忡忡。 二、因特网发展迅速。享有“因特网之父”美誉的塞夫表示,因特网的发展已经超越地球领域,现在是将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外太空的时机。相信不久之后,人类必可运用因特网与宇宙其它星球通信。 三、企业购并惊人。电脑界的并购之风相沿成习,电脑界屡有惊人之举。“美国在线”购并“网景”的举动,使二者结合成为一个全新的因特网产业公司,将对未来的信息传送产生重大影响。 四、电脑犯罪手法翻新。商业间谍猖撅,电脑侵入案例增幅最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去年一年各地商家积极渗透美国电脑业界,窃取大量商业情报,给美国经济造成2500亿美元损失。放眼新的一年,电脑犯罪手法翻新,没有智能型的防范措施,难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日显突出。大力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信息时代呼唤网络安全当今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把社会引向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在全球范围内,因特网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迅猛发展。统计资料显示,截止至1999年底,全球个人电脑总数达4.4亿台,因特网使用者达2.59亿。有专家预测,到2005年全球因特网用户将达到7.65亿。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采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期,世界迎来飞速发展的数字信息革命浪潮。在这一浪潮冲击下,世界的经济形态和社会都要经历类似工业革命的历史性变革,一个网络经济的新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据预测,到2003年,全球因特网经济总额将达到16万亿美元,到2050年,因特网经济将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一、网络经济的影响及人本问题的提出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最新形态,是指以因特网这种覆盖全球的信息技术为载体运行的经济,包括通过网络提供产品和服务、交流知识和信息等。网络经济给它的领先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专家计算,目前信息产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漫话因特网     
当今,电脑网络的大潮已汹涌地冲到了我们面前,网吧与酒吧、氧吧、陶吧、果汁吧一样时髦。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信息、发送邮件、选购商品、交易房产、投资理财、求医问药、甚至谈情说爱……这种神奇的电脑网络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因特网。因特网(Internet)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