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承接着古老的文明;新疆各族人民勤劳勇敢。但在旧新疆,反动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统治和压迫,新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边疆人民的精神支柱;新的政治、社会制度使边疆充满活力;新的生产方式使边疆地区的物质基础强大起来;新型文化推动边疆人民迈入现代文明;新的民生工程确保边疆人民安居乐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为边疆的繁荣发展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新疆城镇化的发展不同于内地省区,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脆弱的生态、复杂的人文社会环境、特殊的地缘政治、巨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构成了新时期新疆城镇化的背景。本文在边疆安全这一视角下研究了新疆城镇化的现状和特征,并指出目前城镇化水平对边疆安全的支撑作用不强,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两把抓手,其实施的程度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意义。边疆安是新疆实现长治久安的现实基础;民族安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内在根本;社会安是新疆长治久安的发展归宿。  相似文献   

4.
援疆工作从五六十年代的"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开始到现今的"对口援疆",中央政府以及援疆省市都给予了新疆巨大的支持,从干部人才队伍到经济建设处处体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梳理其发展特点不难发现,援疆工作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展开,以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为己任,并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了政治基础,加快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干部与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5.
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政治问题之一。目前,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其中“东突”分裂分子的恐怖活动不断发生在地处我国西北边疆的新疆地区。其组织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危害性上都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领土完整、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当前,正值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正确认识“东突”问题对我国西北边疆安全的威胁,及时制定应对策略,才能保证新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始终将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新疆大发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要使命。国家开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1999 年12月成立以来,按照总行党委要求,结合新疆区情和特点,努力实践开发性金融理论,积极探索支持边疆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6,(3)
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是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复杂化,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备受挑战。当前,我国陆地边疆面临诸如领土主权威胁、"三股势力"侵扰、国家认同危机、经济利益分配失衡、边疆群体性事件多发、边疆网络舆情传播失序等传统与非传统交织的政治安全挑战。构建和运用战略边疆、利益边疆、文化边疆、和谐边疆、信息边疆的理念与方略,是保障我国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推进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永恒的情谊     
六十年代中期,黄浦江畔十万上海知青来到新疆天山南北,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之中有的叶落归根返回家乡,有的至今还在边疆坚持奋斗。  相似文献   

9.
曾存 《实事求是》2009,(6):57-60
建国60年来,新疆喀什市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喀什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谱写了保卫边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盛世华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喀什市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沙海老兵精神源于革命战争年代,产生于解放新疆、建设边疆和保卫边疆的革命实践中。在开拓维稳戍边事业和南疆艰苦创业环境磨炼中逐步形成英勇顽强、忠诚为民、艰苦创业、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系,是兵团精神在南疆和田地区的历史见证。大力弘扬践行沙海老兵精神对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代王朝对于边疆的治理都倾注了不少的心血,但是由于时代局限都没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历史难题,新中国建立后,对于边疆治理注入了新的方式和建制,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为边疆的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新形势下,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更需生产建设兵团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浅谈新疆牧民定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楚亚伟 《世纪桥》2010,(9):63-64
牧民定居是关系到新疆以牧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兴旺发展和边疆巩固、社会安定的大事。牧民定居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维护边疆稳定、民族和谐、社会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新疆牧民定居现状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定居水平低、草原退化、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续发展和不断前行的内生动力。胡杨精神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为内涵,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过程中,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兵团发挥特殊作用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激励干部人才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屯垦戍边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的重要国策。中国共产党为促进边疆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把马克思主义有关大农业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屯垦戍边思想相结合,在广大的边疆地区特别是在新疆开展了大规模的屯垦戍边实践活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边疆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并经十九大进一步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并首次使用了“边疆治理”一词,十九届五中全会亦从多个角度阐发边疆治理之义。边疆特殊的地缘位置、政治环境、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等,决定了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边疆治理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各领域呈现出一系列鲜明特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根本政治保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关键文化工程;在统筹国内外大局中以社会稳定为基的发展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经济理路;促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重要社会依托;促进人与自然共同体建设确保生态安全是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核心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前不久,他在新疆考察工作时再次强调要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兵团精神是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下孕育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兵团精神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兵团人的骄傲和自豪。兵团精神是激励三百多万兵团儿女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的精神指引。其中,兵团先进典型在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党中央的旨意,从广东各地先后招收了数千名知识青年,组成赴疆工作队,蔚为大军,分批地挺进新疆,肩负着"保卫边疆、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使命。当时,分配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各农牧团场的共有600余人(其中地方约占三分之二),经过学习培训后,均由组织统一安排,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疆的宗教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认识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以科学的方法和扎实的工作处理好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毕生重视、关心边疆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先后6次到过新疆,是到过新疆次数最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其中,抗日战争时期他到过新疆两次,建国后到过新疆4次。  相似文献   

20.
《求是》2010,(22)
<正>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了全面部署,为新疆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驻疆武警部队作为保卫国家安全统一、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必须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忠实履行职责使命,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