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人大论坛》2014,(11):5-5
“法者,治之端也。”今日中国,法治正在成为国家治理理念、社会共同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3.
潘在清 《新东方》2010,(3):43-47
一、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一)法治与法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法制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社会主义的法制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4.
张溪 《湖湘论坛》2009,22(1):98-99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奋斗目标,表明法治国家建设是一个急迫的任务。它与法律全球化紧密相连。从法治国家入手,论述西方主要国家法治国家建设的经验,然后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治理模式中的人治、礼治、法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同,对传统社会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是对未来的探索,应基于中国的本土资源和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治理模式的分析和价值挖掘,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存续两千多年的礼治,久经王朝更迭而不衰,其人本主义思想和追求和谐价值的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治与传统法治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权力的监督和制度设计之本土化亦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2,(3):42-42
江必新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1期上撰文《以法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完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式形成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有法可依格局的出现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入了一个更高阶段。因此。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和功能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为中国的未来发展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蓝图的实现,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一个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今年是一个关节点。按照既定计划,今年要形成基本完备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到2009年底为止,我国立法数量仅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即达230多部  相似文献   

11.
步入法治轨道是现代国家的必然的共同选择,但是一个社会法治的生长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渐进过程。法治不仅仅是制度层面的创新,也是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在内的整个社会文化演进上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党的领导人主要从民主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探索,具体表现为:确立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健全和完善法治机构;推进民主制度法治化。这些探索,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宝贵经验,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用法治理念指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树立和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追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行了新的探索,指明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向,明确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地位和目标,部署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内容。这就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问题,因此对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是各国现代政治发展的共同方向,然而民主的发展又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在我国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同时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并对中国法治建设作了专章部署、专门论述,深刻回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何需要法治、需要何种保障作用的法治,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法治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收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我…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影响?要消除这些影响需要是否还在对我们起着不艮的我们的法治进程?这些因素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秦汉以后的中华帝国不是人治,特别不是先秦儒家所说的人治,毛泽东说:"历代都行秦政法",谭嗣同,章太炎均是如此观点。中国两干多年来,维护庞大帝国运转的是先秦法家倡导的专制法治,或者说官僚法治、帝制法治。总结19世纪末期以来中国人对"法治"的追求,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以下线索。中国人对西方的"法治"产生兴趣并将之与传统中国"法治"观念对照,始于19世纪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作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几个方面的概括,是先进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法治建设,应该以这些改进的科学的理念来指导。政法部门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保障者、建设者。作为政  相似文献   

20.
汤诤 《理论月刊》2000,(4):43-45
法治是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在资产阶级革命中成长壮大的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近现代的“法治”思想 ,与几千年来的“人治”相比 ,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法治原则发展到今天 ,已经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遵守的治国法则。我国“十五大”也明确提出 ,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无疑把法治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但有人提出 ,中国并不是现在才“依法治国”的 ,中国先秦的法家也提倡了“法治” ,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已提出了“以法为本” ,并为统一的秦王朝具体实践。这就让人不由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