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社会道德、爱情、未来前途充满迷茫。导致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定位的模糊、道德教育的落后和形式主义的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学生的孤独和空虚、理想信念的缺失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大学教育方式,必须关心、关注和爱护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2.
李雅莉 《人民论坛》2011,(11):238-240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社会道德、爱情、未来前途充满迷茫。导致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定位的模糊、道德教育的落后和形式主义的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学生的孤独和空虚、理想信念的缺失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大学教育方式,必须关心、关注和爱护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材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上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懂得,青少年时期将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每个人都要十分珍惜这个宝贵的“黄金时代”,使自己在德、智、体几方面健康成长。 2.使学生懂得,只有加强思想修养,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才能逐步成为一个优秀中学生,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一个人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道德,同时又有丰富知识和健全体魄,才能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3.使学生懂得,《中学生守则》是中学生修养的基本内容,每个中学生应据此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周洁 《人民公安》2013,(20):6-10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受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学习各种科目?为什么参加考试,和同学比得分高低?所谓的教育究竟含有什么意义?它涵盖了什么?这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也难以一言以蔽之的问题。我们不只是为学生质疑这个问题,我们也在为自己思考,并共同探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思想政治课教学,应使学生懂得—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并将这些知识转化为能力,用以武装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所谓“抓住实践环节”,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抓住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紧紧抓住实践环节,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抓住实践环节,有利于“动之以情”。教师面对的是人,而人是有情感活动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情感因素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知识信息的传输和教学目的的实  相似文献   

7.
话语新闻     
《浙江人大》2012,(6):4-5
"一个领导人不懂得农民,不懂得占全国大多数的穷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经济。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的目标。"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中国(武汉)地质大学,并做长达50分钟的即兴演讲时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道德问题十分严重,给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连温总理都感叹:"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笔者认为,道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对感恩教育的忽视。卢梭说:"一个不懂得感动、感恩的人,就是一个最无知、最失败的人,也是最不值得别人尊重的人。"要守住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入理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有必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一些新的内涵和规定,为现实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一些新的视角、观点、理念乃至实践着力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见物不见人,要尊重人的主体性,而不是勉强改造和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求学的人,赋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发展的人,赋予其必须将发展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历史的人,赋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性,赋予要揭示历史上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智慧,为当代中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英才教育遭遇的种种尴尬和无奈,折射出国人在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偏差和误区。无论是社会英才教育还是普通大众教育,都应确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理念:在充分尊重个人需要、注重发掘个人潜力的基础上,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交汇点,努力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培养德才兼备之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德"、"才"二者不能相互代替或掩盖。要特别强调不能用"德"剪裁"才",更不能把学生的心理缺陷问题与道德品质问题混为一谈;把情商培养放在与智力开发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教育的必然选择。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找到与自己的才智发展和潜能开掘相适应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教育要进行大改革、大变革,而不是小改、小闹。现在的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而且愈演愈烈,是害死人的。看看现在的高中学生每天睡几个小时?吃了饭马上就要学习,半夜还打着手电筒学习。说不让补课,但现在却是全国的学生都在补课,从小学一直补到高中,这个问题太厉害了。现在教育的环境是应试教育,没有创新,不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现状可以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来形容。我们解放了几十年,没有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如果还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再过几十年也不会有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2.
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要求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好公民。要做好公民,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公民”。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掌握“公民”这个概念,我简要地谈几点不成熟的建议。第一,要弄清什么是国籍。要谈“公民”,首先应懂得什么是“国籍”。“国籍”大家比较陌生,但“学籍”同学们都很熟悉。凡是到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人,人们就称他为“学生”。这种学生的资格,就叫做学籍。可见,在这里“籍”是资格的意思。学籍是指一个人具备了入学年龄,到学校接受教育的资格,那么,国籍就是…  相似文献   

13.
于洪军  潘云涛 《前沿》2008,(4):108-110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总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注入到社会中去,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现社会控制和整合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建立社会结构,整合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和机制。因此,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但在新时期,面对社会上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碰撞与冲突,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意识形态教育与非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机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完整的人--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成 《前沿》2004,(8):121-123
通识教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一种普通的、全面的教育 ,即大学在培养学生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 ,还为学生提供非职业性的知识 ,其具体内容非常广泛 ,旨在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的人。大学可以通过设立分类必修、核心、经典名著等课程和开展第二课堂的途径实施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09,(7):33-33
以创业带动就业,关键要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浓厚的创业氛围。但是,目前存在创业冲劲、创业动力不够强,环境不够优,氛围不够浓等问题。建议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应该从中小学抓起,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从小得到多方面的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培养创业意识。小学阶段可讲授创业者经历,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创业者的熏陶。——袁德俊  相似文献   

16.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归根到底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修身、学会做一个现代公民。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教师既要当经师,更要当人师。当好经师不容易,当好人师就更难了。不同时代对人师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与教育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新东方》2008,(3):33-35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系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更好地解决社会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种思潮涌入国内,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些变化必然会反映到青年人集中的高校中来,也会反映到高校政治理论课上来,对思政课提出了新挑战,学生们要求吸收各种新鲜知识的愿望和“两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缺乏变化就成为一对现实矛盾。学校教育应该本着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这样的原则,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潜移默化在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其情景模仿能力远远超过其理性分析判断能力。要想更加充分地发挥潜移默化这种教育方法对小学生的有效作用,必须积极探索并准确把握实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基本途径。一、要有计划地营造教育氛围创造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学校也不是一块与世隔绝的世外桃园,要想营造一方纯而又纯的理想环境实属不易。所以,创造一种良好的小环境,这是摆在小学思想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为使学生成为有公德意识的社会人,我校把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抓手,寓大于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教育内容扎扎实实的变为学生自觉的行为。通过坚持建章立制、明辨事理、指导行为、反复训练、评价激励的教育步骤,使学生在行为实践中不仅懂得该怎样做,更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坚持多年如一日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在校生活的常规管理,抓好做人的底线,取得了实效。  相似文献   

20.
周爽 《文明大观》2001,(10):44-46
陈桂平是吉林省公主岭市双龙镇双龙泉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去年8月,她被宣布下岗。可是,她的学生和家长却坚持要她执教。那么,谁是最后的胜者?或许,更重要的是,这场风波向公众揭示了中国教育和人事制度所面临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因此,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一个代课老师和几十个小学生个人命运的范畴,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