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濂寺记游     
早闻桐柏水濂寺之名,春日乘采访之便来此一行。水濂寺外,春天的山谷洋溢着一派生机,重重叠叠的林木在阳光的辉映下显出一江春水般透明的嫩绿,山寺上下几树桃花却是一片雪白。自山脚下到山路上红红绿绿的香客们则给这清凉世界增添着几分热闹的人间气息。水濂寺依山建庙,也是迥廊飞檐,也是勾角相连,也有庙里的和尚殿上的佛,似乎没有多少新奇。只是崖顶有天然洞穴,上挂一瀑布飞珠溅玉,多少有点花果山水帘洞的意味,水濂寺看来也就是因此得名。从寺里出来,前面不远有一小庵,较水濂寺,这里规模与香火皆相差甚远。卖门票处一稚气可掬…  相似文献   

2.
朴朗尉 《创造》2015,(1):36-37
现今的领导干部算不算风雅之士?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古老的《诗经》说起,那里面有“国风”篇和“大雅”、“小雅”篇,据说后世把诗文之类都归为“风雅”的事就是从这里起源的;自然,从事这些喜欢这些懂得这些的人也就被称为“风雅之士”了.当然,进入现代这个概念的外延有了更大的扩展,凡是从事语言、美术、书法、字画、摄影、古董、收藏、珠宝、工艺设计等职业以及从这些行业派生出来的甚至沾点边都被放大为“风雅”或“优雅”之事了.  相似文献   

3.
社会上曾流传这么一句话:“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这“进步”的含义当然有特指,说的和听的人也都能意会。组工干部,不仅是“跟着”,而且是“进了”,“进步”嘛理应是更快,所以我的观点是“进了组织部,月月有进步”。闻听此言,局外人会瞠目惊呼.而局内人却会连连喊冤,但是这句话却真是我——一个进了组织部工作一年有余的“业内人士”的肺腑之言。何出此言?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4.
二百多年前,巴尔扎克就曾在他的《风雅生活论》中,将人的生活分成三种:劳碌生活、艺术家生活、风雅生活。他认为,大多数人都在过一种单调乏味的劳碌生活,“对他们而言,劳动就像一个谜,他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谜底。”  相似文献   

5.
“文不逮意”新解郭光华一问题的提出晋人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似乎道出了许多作家心中之块垒,附和者不少。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中云:“常自叹为文不逮意也。”刘禹锡在《视刀环歌》中说:“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苏东坡也常叹了...  相似文献   

6.
《艺概》有云:“明理之文,大要有二,曰:阐述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说的是凡写议论性的文章,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是阐发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二是提出自己新鲜而有独创性的见解。两者相比,后者更为重要。纵观历代文论,诸如:“惟陈言之务去”、“文章最忌随人后”,说的是同一意思,写议论文贵有新意,能让人们在阅读中,多懂一些道理,多受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7.
永安有个桃源洞,知道的人一定不少。倘若以时下流行的"名片"说法论之,桃源洞可谓是永安的几大名片之一,而且古已如此。一到桃源洞口,只要抬头一望,洞口绝壁上就刻有明代两郡司马陈源堪所书"桃源洞口”四个大字,还有他的题诗也嵌刻在高高的山崖上。单从这一点看,就可知道明代时桃源洞风景区已经开发比较完善了。若再从文字细考,更会发现永安桃源洞在宋代时就已经是闽中驰名的风景名胜之一,抗金名相李纲在此写下吟咏桃源洞的七律诗,说这里“山水人称小武夷”。到了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踏上了这个景区,更是对永安桃源洞“一线天”写下了几句传颂千古的诗句,他把这“一线天”与武夷、黄山、浮盖等处的“一线天”对比,称“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远而整者”,从此,永安桃源洞“一线天”闻名遐迩。到了2002年,永安桃源洞“一线天”终于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确认为世界上“最狭长的一线天”。  相似文献   

8.
《上海译报》报道了朱镕基总理对澳大利亚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发生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小事”:朱总理上洗手间的时间已经好长了,保安人员最终不得不破门而入,只见工程师出身的总理把马桶双冲水系统拆开,正摆在地上仔细研究着。总理兴奋地说:“我们应该把这种洗手间引到中国去!”“总理被关洗手间”,值得人们细思量。如厕这个既普通又突出的老大难生活问题引起一个大国总理关注,令人感动;人民公仆见缝插针忙调研、见“新”眼开急追踪,令人称道。总理被“关”,缘于被“迷”,被创新的设施、创新的知识所迷。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所有…  相似文献   

9.
进退之间     
《今日中国论坛》2002,(5):64-64
在一个雷阵雨之夜,笔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有关“海尔”的报道,其中有一节尤为令人惊叹:1997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许多大公司纷纷撤离这是非之地,而海尔则相反,在人退时我进,于“危机”中觅“商机”。结果,“危机”过后,他们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占尽了“商机”,开拓了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钱财物质.是人们生活之依靠,正当的追求无可厚非。但是,这种追求不能是无限度无节制的,而是要符合道德原则.做到“欲而不贪”,正如孔子所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以义为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还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现代人已经把休闲娱乐的兴奋点从歌厅、舞厅、台球厅、桑拿按摩室转移到俱乐部、健身中心等高品位的娱乐场所,以得到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那么 ,不同的城市,休闲方式又有哪些不同呢 ? 上海人爱“孵”健身中心   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在与健美结缘的同时,大都“孵”进了健身中心,为的是同都市“文明病”告别。大大小小的健身中心,每天都有来自申城及外地的“文明病”患者,利用休闲之机,来此作一番理疗。据岳阳医院的一位主治医师透露,自今年开始,要求“孵”进健身中心的人几乎是一批接着一批,其中既有患者,也有健康人,很多…  相似文献   

12.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解小晏专意令词之谜刘庆云晏几道因沉沦下僚,在《宋史》中无传,连在晏殊传后作附传的资格也没有,因之清代顾梁汾大为感叹:“燠凉之态,浸淫而入于风雅。”近人况周颐对“其名殆由恃父以传”亦怀不平之意。(引文均见《蕙风词话》卷二)夏承焘先生作《二晏年谱》,虽...  相似文献   

13.
亡志之音     
《说文》:志者,心之所之也.用白话说.就是心中的奋斗目标,个人的理想信念。以“亡志之音”为题,实是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4.
宋志坚 《文明大观》2001,(11):34-36
1992年10月,我曾去过柯岩,云骨、石佛、蚕花洞,七星岩,虽是原汁原昧,未曾有过任何修饰,却不免有些萧条、冷落以至破败的感觉。山上传来斧凿之声,七星洞里边的旷场,已经成了木工的作坊。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感叹:“有些地方连文学作品中描写子虚乌有的东西也在变成旅游景点,绍兴却有不少货真价实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应有的开发,甚至还在遭到斧凿。这斧凿之声声声剌耳,偏又声声入耳,我感到心头隐隐作痛。”  相似文献   

15.
刘铭恒 《现代领导》2006,(10):46-46
著名文人黄永玉讲过一则笑话:有学生递假条给校长,上写“生姑父之岳父令返家,因生之岳父有女出阁。请准假若干。”校长发火,责备该生假条写得累赘,要求他“简言”!该生改答:“爷爷叫我回去讨老婆。”校长斥之:“胡扯到这样地步!”该生感到委屈.哭诉说:“无转折跌宕.不似做文章办公文样子……”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1998年底我国互联网用户210万,现在大约是1500万了。网络已经成为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先后出现了“红色网站”、“红色中国”、“政工之窗”等高扬主旋律的网站,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理论研究也逐步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17.
漫画与幽默     
你才瞎眼有一个人请来木匠装门闩,木匠却把门闩装在门外面。这人责怪木匠说:“进内外也分不清,你这木匠真是瞎了眼啦!”木匠反唇相讥道:“你才瞎了眼哩!”房主人说:“我怎么瞎了眼?”木匠说:“你有眼,为什么会请我这瞎眼木匠?”无题警察:“先生,这里是禁止吸烟的,请缴罚款50元。”阔少:“简单,这是100元,拿去找。”警察:“可是我也没有零钱找你。”阔少:“那么,你也吸一支吧!”虚报警情两名新入伍的警察在街上发现了三颗手榴弹,决定把它们带回警局去。“如果有一颗爆炸了怎么办?”年龄较小的一个警察问。“没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抒望 《传承》2003,(2):11-13
“赶考”路漫漫54年前,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临行前,毛泽东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周恩来得知毛泽东睡眠不足,劝他注意休息。毛泽东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接茬儿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西柏…  相似文献   

19.
据云林彪进东北,有算命先生拆其字,曰:“‘彪’为三虎,三虎在林中,进可攻,退可守,无往而不胜也。”故林彪麾下东北野战军三支主力有“三虎”之美称。“三虎”者,一纵、二纵、六纵也。一纵,号称“天下第一军”,为林彪麾下主力之主力。辽沈战役后,一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抗美援朝,三十八军首批出国参战,在第二次战役中重创美李军,获“万岁军”美誉。  相似文献   

20.
古代论隐私     
《韩诗外传》第九卷第十七章,有这样一段故事: 孟子妻独居,踞。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