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红星二场医院的按摩室里,一个体重不到50公斤,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医生正仔细地给病人按摩,旁边还有几位患者正等着扎针、拔火罐。他就是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针灸专业,1992年从湖南来到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梁军。曾记得刚分到医院工作时间不长,有一位本场职工桑国海,因外伤而致腰椎间盘突出,求诊于他。桑国海经过扎针、拔罐、按摩及心理交流、沟通等多方面的精  相似文献   

2.
<正>梁军,1968年出生于湖南,1992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中医针灸专业,告别了养育他20余年的美丽家乡和父老乡亲后,千里迢迢来到边疆农场,投入到屯垦戍边的战斗中,一晃就是19个春秋。记得当初刚分到哈管局红星二场医院时,映入眼帘的是那简陋的医疗室,光线昏暗的病房,住的是那碱土分  相似文献   

3.
《世纪风采》2007,(8):I0002-I0004
近日,由中国针灸学会主办的中华特种针法与特色埋线疗法临床学术交流大会在江苏扬州市瘦西湖畔举行。在会议期间,国内外享有盛名的耳穴疗法和穴位埋线疗法专家、中国第一个埋线医学组织河北老科协埋线医学分会副会长、石家庄埋线医学培训学校客座教授、扬州市西湖医院针灸科创始人高德荣副主任为大家作了穴位埋线绝活,只见一招一式,尽显过硬功底,赢得了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和与会代表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14,(11):F0002-F0002
王刚从事骨科及疼痛科临床工作20多年,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技术协作组专家成员,中国针灸学会吉林省分会常务理事,宣蛰人软组织疼痛医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医院疼痛科主任,兼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附属医院(胜利医院)疼痛科主任.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8):81-83
17年前,20岁的小木匠车建新磨破了嘴皮子才借到姨父准备盖房的600元钱,做起了生平第一笔家具生意;17年后,他的中国红星家具集团已经成长为年销售额36亿的民营企业集团。在实现第二个十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红星集团的规模超过了2004亿;在全国各地拥有40家连锁大市场。车建新距离他的家具连锁“巨无霸”梦想,似乎越来越近了。  相似文献   

6.
农十三师红星医院与哈密地区维吾尔医院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共建协议,于4月24日在红星医院礼堂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 红星医院新一届党委在认真贯彻融合各方优势、促进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优质服务的原则,加强两院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根据维吾尔医院的要求,红星医院有计划地为维吾尔医院培养人才,除需较多的耗材项目外,一般培训免收培训费,并且建立了会诊制度,根据病人病情需  相似文献   

7.
星光之美     
正我在上小学之前,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因为经常发烧,医院就成了我常光顾的地方,爸爸的脊背则成了我的"温床"。从家里背到医院,再从医院背到家里,在迷迷糊糊中,始终有个熟悉的旋律从爸爸嘴里哼出,成为激励我战胜病痛的良方。"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那个闪闪的红星,宛若我  相似文献   

8.
<正>范新宝,男,48岁,是农十二师红星二场园艺一连职工,家住红星二场六连,他是红星二场招收季节性拾花工的领头雁,是专业性从事招收季节性拾花工的经纪人,他组建了红健拾花队。1996年曾被哈管局授予"红星劳动奖章"。2009年3月他被十三师工会授予"优秀经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Red Star Over China》),作者是被毛泽东赞为"老朋友"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斯诺于1936年6月初赴陕北采访,4个月后返回北平。1937年10月,他的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立刻轰动了欧美各国,西方舆论高度评价:此书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现与描述,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正>8月18日上午,在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医院门诊楼前,红星二场妇联举办了"全国妇联‘母亲健康快车’援助农十三师红星二场受赠仪式"。作为"母亲健康快车"项目执行单位——红星二场医院,肖爱卓院长承诺:将严格按照《"母亲健康快车"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30年代,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用亲切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和奋斗历程.他采访了许多革命者,在他们身上惊奇地发现了一种巨大而独特的精神力量,并将这种力量喻为耀眼的红星,断言中国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红星汇聚了中国共产党的忠贞信仰,汇聚了中国革命的磅礴伟力,汇聚了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坚强意志,以燎原之势,从大西北照向全中国,从战火纷飞迈向和平年代,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古老的陇原大地,在红星照耀下,于黑暗中迎来光明,于沉睡中觉醒,汲取了革命精神力量,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矢志不渝、奋勇前进,继续传承着不朽的革命精神,续写着更加辉煌的革命事业.  相似文献   

12.
在空军沈阳医院针灸科,被患者团团包围的“神针”医生葛书翰已经有近30年的针灸治疗实践了。葛书翰以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发展祖国的传统医学做出了显著成绩。他与针灸专家徐笨人合作出版了10余万字的《快速针刺疗法》和53万字的《临床针灸学》,共有5项科研成果在军内外获奖;1977年至今,撰写并发表论文52篇。目前葛书翰通过针灸能治病98种,许多疑难病、常见病、多发病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慢性前列腺炎、胃下垂、枕神经痛、斑秃等,也能通过针灸治  相似文献   

13.
今年8月,红星医院又传来喜迅:红星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李玉玲同志荣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 李玉玲同志1978年中专毕业后一直从事妇产科工作,她在为妇女姐妹身体健康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干就是30个春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演绎着一场场与病魔作战的场面,一年年岁月积累出她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医疗水平。哈密地区无数个姐妹记住了她的名字,也通过她记住了红星医院。 李玉玲同志在医疗技术上不断钻研,刻苦学习。每做一个手术她都要认真仔细反复研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孙洪勇是红星二场七连的职工,今年40岁。他承包土地13年来,给团场上交利费24万元,交售籽棉200余吨,洋葱90余吨,小麦9.5吨,个人纯收入达32万余元。  相似文献   

15.
红军,多么亲切,多么响亮,多么令人向往的名字!有一首《红军之歌》这样唱道:"红星闪亮,红星照耀,红旗飘扬,红旗飘飘;人民军队,英雄群体,民族脊梁,中华之骄……"军帽上闪亮的红星,是红军的象征;红星给了黑暗中的穷苦老百姓以希望,让他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红星,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陕北苏区采访红军,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星,所以才把自己的书命名为《红星照耀中国》。  相似文献   

16.
陈辉 《党史博采》2023,(11):47-51
<正>开国少将王明贵胸前曾佩戴苏联、俄罗斯、中国八枚功勋章和奖章:苏联红旗勋章、俄罗斯朱可夫奖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央军委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荣获苏联、俄罗斯勋章和奖章说明他为苏联的二战作过贡献;荣获共和国三大勋章说明他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同时参加了国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1988年中央军委颁发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说明他是长寿将军。  相似文献   

17.
顾海凇  李枫 《当代贵州》2011,(19):18-20
"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埃德加·斯诺在评说长征时,忘记了说"以后"。在他去世三十多年后,长征精神仍然像红星一样照耀着中国。  相似文献   

18.
1936年,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寻求东方魅力走到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之滨的一小块红色根据地,在那里他采访了东方巨人毛泽东,并考察了这块根据地的整个情况。一年以后,斯诺根据采访写成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在美国等地出版,轰动了西方世界。它旋即被译成中文本(当时书名为《西行漫记》)在上海出版,又轰动了中国。斯诺的书以优美酣畅的文笔向世人第一次全面展现了红星照耀下的另一种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20.
“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评说长征时,忘记了说“以后”。他去世30多年后,长征精神仍像闪闪的红星一样照耀着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