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发动侵华战争。在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的同时,处在前沿的上海人民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掀起了空前大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八一三抗战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速战速决”的战略部署,否定了“亡国论”者的悲观看法,尤其是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在此建立了丰功伟绩。一、特点(一)高举抗日大旗,号召把抗战进行到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也投入了抗战,改变了九一八、一二八时期所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派了几十万军队在…  相似文献   

2.
70年前,十九路军官兵在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领导下,在民族危机严峻的关键时刻,勇敢地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第一次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侵略战争。在上海和全中国人民的热情支援下,十九路军和由张冶中统率前来增援的第五军将士并肩战斗,屡摧强敌,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震惊中外。 值此纪念“一·二八”湘沪抗战70周年暨蔡廷错将军诞辰110周年前夕,笔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蔡廷错将军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民革副主委蔡绍芝女士,亲聆她回忆了其父蔡廷…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生了一二八和八一三两次大规模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两次淞沪抗战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占怎样的地位?对中国抗战以至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什么样的作用?史学界已有不少论述,本文再提一些粗浅意见、一二八松沪抗战揭开了中国二十世纪大规模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由于这次抗战的结局是既不能够打胜地没有打败,不胜不败,基本恢复战前原状,因此,这次湘沪之战的战略地位被看轻了.对日本发动侵沪战争,或认为是服务并服从于东北事变,是侵略东北的策略手段,一个插曲;或认为是日海军与…  相似文献   

4.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面抗战。虽然此次大战的地点仍在与南京为邻的上海,且规模比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更大、更残酷、更惨烈,但由于这是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引敌南下战略的实现,所以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华侨对十九路军抗战的支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 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1932年1月28 日又在上海点起战火。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 锴、总指挥蒋光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奋 起抵抗日军,这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 海外千万侨胞十分支持十九路军英勇抗战,菲  相似文献   

6.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侵略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揭露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种种侵略,揭示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及上海八一三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经过,表明了国民政府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心路历程,最后郑重声明:"中国绝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相似文献   

7.
杨燕杰 《求实》2000,(1):45
抗日战争始于何时?通常的说法是“八年抗战”。不错,我们说,从日本侵略者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算起,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经过了8年的浴血奋战的。可见,“8年抗战”是站在关内角度来说的。如果包括关内关外的全中国角度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还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围攻东北军的沈阳北大营,受到东北军将士英勇反击的时候,中国人民的抗战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后来东北军将士服从蒋介石的“绝对不抵抗”命令,含恨撤进山海关里,但是属于东北军的马占山旅官兵却继续在黑龙江的泰…  相似文献   

8.
陈公博是抗战爆发后随汪精卫投敌的大汉奸,投敌前曾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政府实业部部长等职,投敌后任南京伪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是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1944年IO月,汪精卫在日本暴率之后,他接替汪精卫任伪国民政府主席,并兼任伪行政院长、伪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及政治部长、伪上海市长等职,成为中国的头号大汉奸。日本宣布投降后,陈公博对将要受到的审判十分恐惧,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他的这种。心态,正好迎合了日本帝国主义推卸战争责任的企图。于是,在日本人的安排下,1945年8月,陈公博及其亲信仓皇出逃,演出了一…  相似文献   

9.
一、开头语 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大战役之一。 战役时间:从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的闸北开始;到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为止。历时整整3个月。 参战兵力:日本方面投入了11个师团、200多架飞机、80多艘军舰、200多辆战车、300多门大炮,总兵力30万人左右;中国方面参战的有6个集团军(70个师)、250架飞机、40多艘军舰,总兵力 70万人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友人帮我从徐家汇藏书楼给上海图书馆去缩影的书刊中,找到我在六十年前编的“石榴半月刊”三本,如获至宝,借来复印,以供回忆和研究。“石榴半月刊”是1933年1月15日创刊的。编辑是皈依,这是我的笔名,发行是施班,是好友周晴的笔名,印刷者吴泰印务局,零售大洋壹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永远难忘的日子。接着日军步步进逼,侵占了我国的东三省后,又窥视华北各省。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发动上海闸北的侵略,国民党十九路军爱国将领与士兵,奋起抗战,民心为之大振。我们当时均热血沸腾.捐献款物,为前方作后盾。但不久国…  相似文献   

11.
华侨与抗日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10多年间,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广大爱国华侨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爱国精神,见重环宇”,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又在上海燃起侵华战火。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旅居世界各地的侨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东北义勇军和上海十九路军抗战,声讨国…  相似文献   

12.
贺伟 《党史文苑》2007,(2):51-54
1937年7月至8月,国民政府在庐山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名流参加的“庐山谈话会”。共同商讨国事。7月17日上午,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谈话会上正式发表《抗战宣言》,拉开了伟大的全民族抗战的序幕。毛泽东指出:《抗战宣言》“确定了准备抗战的方针,为国民党多年以来在对外问题上的第一次正确的宣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之间的关系扑朔迷离,中日战争爆发了4年零5个月之后,国民政府才对日宣战。在公开场合,日本曾把蒋介石骂得狗血淋头,而背地里却又把他当成“迷人的伴侣”,不断伸出诱降之手。抗战初期,蒋介石喊过一些诸如“牺牲到底,抗战到底”的漂亮口号,曾几何时,却又与日本眉来眼去,勾勾搭搭,还干了一些“同室操戈”的勾当,深得敌寇的嘉许。但是,在降日、卖国的问题上,蒋介石又与汪精卫有根本的区别,他最终没有投到日寇的怀抱里。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政府和蒋介石集团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文化教育建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一切为着抗战”的教育方针与政策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如何才能坚持抗战到底并取得抗战胜利呢?国共两党采取了不同的路线和方针,共产党主张全面抗战,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这是关系到抗战前途和中国命运的大问题.而全面抗战必须建立在“全中国人民动员起来,武装起来,参加抗战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抗战教育,把抗战教育作为军民总动员的最有效的措施.1937年7月23日抗战伊始,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  相似文献   

15.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6.
1937年8月13日,淤沪抗战爆发。在日益高涨的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中国空军广大爱国官兵,高举反侵略的旗帜,为求国家的生存,为争民族的自由,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敢以血肉之躯与敌作拼死搏斗,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精神不畏强敌,英勇善战,以寡克众,以劣胜优,历经月余的淞沪长空血战享誉中外,击落敌轰炸机60余架,谱写出了民族抗战的光辉篇章,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振奋了全国民心全气,奠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挑起上海八一三战事时,在湘沪方向投入的空中作战兵力约占其总兵力五…  相似文献   

17.
在日军的炮火中,上海虹桥机场成为一片废墟(见下页中图),闸北一带烈火腾腾,浓烟滚滚……面对日本侵略军的战火,中国军队出击了!他们依托着一切可以利用的地形地物把愤怒的枪弹射向敌军;他们举起大刀,挺起胸膛,勇敢地冲向敌阵(见本页上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组反映60多年前的—·二八淞沪抗战的历史照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为了能取得一个继续进攻中国内地的基地,经过蓄谋已久的精心准备,又策划导演了对上海的侵略.1932年朋20日,上海的日本特务机关唆使数十名日本浪火焚烧上海三友…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5日,同盟国宣布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9月1日,国民党中央社宣布:我国“庆祝胜利日”,业经规定为9月3日。1945年9月3日,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在重庆举行了庆祝典礼,蒋介石在典礼上致词。但蒋介石在讲话中没有宣布将当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相似文献   

19.
八一三淤沪抗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这场战役时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八一三淞沪战役的爆发,迫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改变了对日本侵华的动摇态度,最终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实现。1937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迫使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改变了长期以来对日本侵华所持的动摇态度。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金融和外贸的中心,又是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官僚资本刮益之所在.据国民政府实业部的统计,战前登记的3935家工厂中,50%集中于江浙沪一带…  相似文献   

20.
雷颐 《党史纵横》2007,(7):59-59
1945年8月10日,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日本终于无条件投降。这使国民政府、国民党的威望突然高涨,达到多年未有的高度。然而,就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国民党的威望却一落千丈,并就此埋下了几年后失败的祸根。何以至此,的确令人深思。一切,都源于对“敌产”的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