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基本条件。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稳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极端重要性。他独创性地为我国设计出了一个“寓稳定于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的社会稳定模式,为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径。在当前的形势下,学习邓小平的稳定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以稳定求发展,以秩序求前进。邓小平同志反复要求:“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6页)。他还说:“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4页)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发展就会一事无成。当前,在社会稳定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从我们株洲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相互…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稳定问题,始终强调要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突出的位置。在领导全党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就一再告诫我们: “稳定压倒一切”,“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中国不能乱,这是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前提条件”。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指明了方向。 维护社会稳定,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践证明,改革、发…  相似文献   

4.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形成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理论和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建设会议上提出的"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思想的深化与发展.这不仅对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具有里程碑般的标志.它必然要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相似文献   

5.
保持稳定是我党新时期的基本方针。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局面,从根本上说,需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通过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来实现。另一方面,则必须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坚持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以此作为维护稳定的基本手段,确保安定团结局面的真正实现,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他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不断  相似文献   

6.
王小荣 《世纪桥》2014,(4):21-2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是邓小平党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分析反腐败斗争形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能起到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持久、更有成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全面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更重要的还是为人口提供生活所需要的粮食。我国是一个11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第一位的。邓小平同志曾提醒过我们:如果农业出了问题,多少年恢复不过来。陈云同志1985年就说过“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因此,农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稳定思想蕴含着政治、经济、社会秩序、思想情绪“四位一体”稳定的丰富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稳定思想,前者指明了社会稳定的三大基础,后者明确了新时期的稳定机制。当前,要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社会心态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心态的内涵、特点、主要表现、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一个不曾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在现实中将与资本主义长期共存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里发展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严峻课题,也是邓小平同志多年来殚精竭思、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之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就如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开发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因此,我国社会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社会心态问题。加强社会管理改革与创新,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就及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吹了,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这是他总结近代中国百年动乱的历史和新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平发展四十年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所得出的科学论断。李鹏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当作1989年政府工作的基本经验。稳定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在经历了去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我们更深切地感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顺利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意  相似文献   

13.
关于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十分强调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并就如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提出了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措施。这是他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对建国以来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深刻而全面总结的结果,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也是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 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在它夺取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之后,都要采取各种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基本保障。没有社会稳定,就没有社会和谐。正如小平同志所讲: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也搞不好,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当前,我区维护稳定的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协调者,其心态和谐与否,事关整个社会和谐心态的形成,事关和谐大业的顺利推进。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既要不断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改善不良心态,以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带动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刘东  丁青 《前线》2015,(3):36-38
幸福源于价值的满足,也源于心态的积极与健康。社会心态是社会变革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广义的社会心态包含社会的价值取向。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仅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驱动力。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仅在心理层面有利于消解各种不良的社会情绪,也在政治、法律和道德等层面站在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高点。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培育健康社会心态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稳定的理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提到新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不断发展实现社会稳定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8.
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中,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政治现代化的源泉在城市,而政治稳定的源泉却在农村。”①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社会,农村的稳定就更是整个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农村的基层政权和民主政治建设是农村社会稳定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农村形势总的来看比较稳定,经济发展较快。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发展,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有增多趋势,有些地方、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邓小平指出,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因此,从讲政治的高度,从保持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高度,从巩固基层政权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正确认识这些主要因素和问题,积极采取有效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及问题 1.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实行家庭…  相似文献   

20.
社会稳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和巩固中央权威,保证统一领导;加强法制建设与教育,规范社会行为;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这是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的重要内容。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对当前如何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管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