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捷克政党政治演变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剧变后捷克政党政治演变过程中,有三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公民民主党作为东欧地区不多见的成熟的右翼政党,力量强大,长期主导本国政坛;二是捷克社会民主党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左翼阵营中充当主导力量的重建社会党;三是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坚持不改名易帜,并成为东欧地区在本国政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产主义政党.这三个基本特点,是捷克政治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今日捷克     
1989年11月捷发生剧变时,我恰好在布拉格,亲眼目睹了执政的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在反对派"公民论坛"的频频逼迫下交出政权的经过.从剧变后十多年的情况看,捷和其他东欧国家一样,体制转型基本结束,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开始运行,多元政治体制大体纳入正常轨道.1998年我重返捷工作,给了我一次更加深入了解捷克的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3.
远方 《当代世界》2014,(2):65-66
<正>2013年10月,捷克举行议会提前选举,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简称捷摩共)获得14.9%的选票,在众议院获得33席(共200席),位列第三。捷摩共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沿用共产党名称、保持老党框架并在捷克独立后历次大选中进入议会的政党。剧变以来,捷摩共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将党的奋斗目标确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并通过艰苦不懈的斗争和细致扎实的工作,积极宣传党的纲领  相似文献   

4.
在逆境中求发展的捷摩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捷克和摩拉维亚共产党是东欧剧变后该地区唯一保持老党框架、沿用共产党名称的政党.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捷摩共保住了捷议会众议院第三大政党的地位,其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未来的征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5.
捷克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政党,成立于1878年的奥匈帝国时期,二战后与捷共合并,捷剧变后得以恢复重建,逐步发展成为最大的在野党,并于1998年上台执政,2002年蝉联执政.该党的基本政策以西欧社民党政策为准绳,主张建立"以社会福利和环保为导向的社会市场经济",反对完全由市场解决问题的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目前,捷克社民党已连续执政七年多,是中东欧国家中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左翼党.然而,从去年起社民党支持率一路走低,在总统选举、欧洲议会选举及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如今该党由第一大党跌落至如今民众拥护率仅排行第三,其发展变化及经验教训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6.
剧变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欧剧变后,一批新的共产主义政党在这一地区建立起来。围绕着摆脱历史羁绊、实现党的现代化,东欧共产主义政党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经过艰难复苏,逐步融入到现行的多党竞争的议会体制中。剧变20年后,东欧共产主义政党的数量已超过30个,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姜琍 《当代世界》2018,(3):74-78
在2017年10月和2018年1月,捷克先后举行了议会众议院选举和总统选举,是其政治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议会大选引发政坛地震,导致捷克面临组阁困境。泽曼总统获得连任对捷克政局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政党博弈进入新阶段。今后捷克的外交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在欧盟内争取民族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议会选举中,匈牙利和捷克延续了以往的左翼政党格局,斯洛伐克的政党格局则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三国左翼政党或胜或输,表现出不同的起落轨迹.左翼政党格局和地位的变化与其所在国家的政治发展、经济形势、对外关系乃至各党自身的条件和努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东欧中亚地区曾经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最为活跃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苏东剧变,使各国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政权,多党制风潮席卷整个地区,党派林立,分合频繁。1991年苏联和南联邦解体以及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使这一地区国家数量由剧变前的9个(包括东德)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南非共产党的新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非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反帝反殖斗争的长期考验和苏东剧变的冲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并在近十年实现了从非法政党到合法政党、从在野党到主要参政党的两大飞跃。作为非洲地区最活跃的共产党,南非共产党继续坚持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并结合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努力使南非的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斯洛伐克剧变后,由斯洛伐克共产党演变而来的民主左派党迅速实现了向社会民主主义政党的转型。然而,在斯洛伐克政治发展中,民主左派党仅仅获得了有限的成功,未能成为本国主导性政治力量。经历了2002年大选的毁灭性打击后,民主左派党一蹶不振,最终被合并到方向党中,结束了作为共产主义后继党的历史。民主左派党的命运是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苏联剧变后的10多年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崛起、迅速发展到面临严峻挑战的不平常的发展历程。目前俄共在俄罗斯国家杜马中占110个议席,为议会第二大党,它是俄罗斯组织最严密、人数最多、对广大群众影响最大的政党,有30%以上选民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1990年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成立,1993年联邦解体,1999年捷克正式加入北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诸多变故的捷克军队面对新的形势也任力求转型……  相似文献   

14.
刘淑春吕薇洲马细谱纪要之三:逆境中的保共产主义政党与保加利亚工人党(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政治书记文齐斯拉夫.科尔帕切夫和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党组织书记纳科.斯特法诺夫(索非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原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伊万.斯塔内夫的三次座谈问:苏东剧变后保加利亚共产党是否还存在?文齐斯拉夫.科尔帕切夫答:存在。反革命事件(指苏东剧变)发生后,保加利亚开始进入了一个由社会主义向野蛮资本主义过渡的阶段。1990年4月,保加利亚共产党改名为保加利亚社会党,其性质及奋斗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怀疑和不满。1997年社…  相似文献   

15.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大挫折,也对澳大利亚的共产主义政党造成冲击。然而澳大利亚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党(1996年改名为澳大利亚共产党)及时地对苏联剧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既指出了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的伟大成就,又指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还对苏东剧变的因...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来理论界关于东欧剧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始终关注东欧问题 ,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东欧剧变的深层次原因和历史教训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分析。笔者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其大致归纳为四个方面 :苏联的影响、东欧国家的现实原因、历史文化原因及其他原因。一、苏联的影响与东欧剧变众多研究者认为 ,东欧剧变和苏联有着直接的关系。成也苏联 ,败也苏联 ,这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历史动因。①1.东欧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与苏联息息相关根据雅尔塔协定 ,东欧被划归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这为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带来了先天不足的历史共性。二战结束前后 ,苏联在东…  相似文献   

17.
国外共产党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上约有100个国家127个仍保持原名的共产党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苏东剧变前世界共产党总数是180多个,剧变之初降到120多个.此外,还有20余个从过去的共产党改名或分裂出来的党),党员总人数约700多万(不包括中共),党员人数过万的共产党有30个,执政和参政的共产党约25个.共产党从地区分布看,亚洲29个,非洲8个,欧洲55个,大洋洲3个,美洲32个.从国外共产党力量现状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原苏东地区国家和越朝老古现存社会主义国家的表现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衰落抑或转型,是近年来西方政党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在西欧共产党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苏东剧变后,西欧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强烈冲击,各国共产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被迫进行艰难而曲折的适应性变革。希腊共产党、法国共产党和意大利重建共产党,代表着冷战后西欧共产党适应性变革与组织转型的三种类型:希共坚守马列主义政党的组织特征,属于守成派;意重建共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共产主义组织的遗产,属于激进转型派;法共的变革介于前两者之间,属于部分改革派。本文尝试构建一个涵盖政治价值取向、政党组织建设、选举表现的指标模型,对西欧共产党的适应性变革与组织转型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9.
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种剧变只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决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共产党,还是目前正在执政的共产党,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20.
自1989年剧变以来,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多党制的确立阶段,特点是中右翼政党执政,政党关系紧张,政党分化、对峙现象普遍;二是多党制的巩固阶段,特点是形成了由中左、中右翼政党主导,左翼、中左翼、中右翼、右翼阵线分明和结构稳定的政党格局;三是民粹主义政党兴起阶段,特点是标榜超越左右的民粹主义政党冲击原有政党格局,甚至成为执政党。剧变30年来,作为第三波民主化的样板,中东欧基本上完成了对西欧政党政治模式的移植,但是国情的多样性又为各国培育新的政党政治模式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