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翠静 《新长征》2009,(11):64-64
品行,这个词可以分为“品”和“行”两个部分。品,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行,则是指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行为中的表现。品是内心的、看不见的。通常,个人的品行是用看得见的“行”来体现看不见的“品”的。“品行”两个字合起来理解。就是能够体现一个人道德修养的行为。品行,其表在“行”,其质在“品”;品和行的统一,才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品行.  相似文献   

2.
宛诗平 《党课》2011,(8):71-71
做人要讲“人格”,在党内要讲“党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党格”则是共产党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共产党员理想理念、道德修养、价值追求、立场气节的综合体现。共产党员讲不讲“党格”,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威信和尊严。  相似文献   

3.
文子 《党员文摘》2009,(2):36-36
“神秘人士”常来消费 长沙市芙蓉南路一家名叫“千般秀”的会所,专门推出了为官员进行商务形象策划的服务项目.内容几乎囊括了官员所有的外在形象策划设计和服务。尽管收费不菲,依然没有阻挡住一些官员追求良好形象的脚步,不少“神秘人士”上门寻求服务。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会所的形象策划服务一般针对级别较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4.
修饰形象     
金正昆 《学习导报》2010,(14):46-48
作为公关人员,除了精明强干、应对得体、落落大方之外,其出众的个人形象,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可识别标志。所以,公关人员仪表的修饰,化妆的规则,首饰佩戴得是否得体,应该说就是一个公关人员的形象修饰。形象修饰是公关人员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5.
修饰形象     
金正昆 《新湘评论》2010,(14):46-48
作为公关人员,除了精明强干、应对得体、落落大方之外,其出众的个人形象,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可识别标志。所以,公关人员仪表的修饰,化妆的规则,首饰佩戴得是否得体,应该说就是一个公关人员的形象修饰。形象修饰是公关人员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个“什么样”的外在表现,就是党的作风和形象。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今年2月他在海南考察工作时又强调:“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好,带领群众不断开创改革和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塑造良好的领导形象是一种高超的艺术,主要有领导品德形象、学识形象、才能形象、风度形象塑造的艺术。品德形象是现代领导的首要形象,其塑造技巧是:在学习理论中转化,在政治活动中强化,在严于律己中净化,在道德修养中深化。学识形象是领导形象的生命之泉,其塑造技巧是:善学,善思,善讲,善写。才能形象是领导形象的核心,其塑造技巧是:掌握知识,健康心理,分析环境,努力实践。领导风度是领导形象的外在形式,其塑造技巧是;强化风度意识,宽宏大度的胸怀,控制自己的感情,整洁庄重的仪表。领导形象塑造的艺术是一项综合的整体艺术,需多种技巧结合及多方面协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曹操历来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为“奸雄”形象,其奸险狡诈令人生畏;在《三国志》中,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的人物: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辉煌的一面。作为小说,《三国演义》以曹操的历史形象为原型,突出了其“奸雄”的一面,塑造了一个新的人物形象,与《三国志》分别体现了曹操的文学形象和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9.
领导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是领导者的内在素质和外在仪表、言行举止的统一。领导形象如何,与其仪表、举止紧密相关,但具有决定意义的,还是其内在素质及实际行为表现。古人云:“形之于表而源于内”,“腹有诗书气自华”。徒有其表,而无好的人品才华,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敬重,因而很难有好的形象可言。  相似文献   

10.
谈“官态”     
领导干部的“态”,说的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和形象问题,也就是说领导干部要有“官态”。“官态”是什么样的“态”?笔者认为,这种“态”应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在行为举止、态度上的表现,是内心世界与外在形象的统一。具体说来,就是领导干部应具有良好的心态、适合的仪态、超然的姿态。  相似文献   

11.
衡洁 《廉政瞭望》2009,(10):14-16
一个时代接一个时代,中国官员在政坛上走完了一个甲子。 60年风云激荡,中国官员的形象变迁是中国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投影。本刊特梳理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官员形象变化的几个侧面,以纪念时代的脉络和节点。  相似文献   

12.
一、对“农信文化建设”的认识 “农信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农信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农信的意识形态,是农信在不断发展中和发展后的一种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是农信本身的一种文化色彩和文化氛围.是农信主体留给外界的一种自身形象。加强“农信文化建设”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四)在身份意识方面,美国人比较淡泊,中国人比较浓重。也就是说,二者相比较,中国人的纵向性大于横向性。世界上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庞大的社会大金字塔之中。这种必要的秩序是社会健康存在与发展的前提。但是,就不同国家的人们心态而言,有的非常看重自己在金字塔纵向结构中的位置,有的则认为内在的价值比外在的价值更为重要。所谓“内在价值”包括知识素养、智力水平、个人才干等;所谓“外在价值”指职位职称、荣誉头衔等等。社会金字塔结构是纵横交错式的。纵向体现的是地位权力,横向体现的是平行、平等。农耕文化形成了人们的定…  相似文献   

14.
团以上领导干部位高权重,身上有千斤重担,身后有千军万马,能否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大力解决“做不好样子带不好头”的问题,努力树立好自身形象,既是党性所在,更是职责所需。团以上领导干部在部队中的形象,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近几年,省军区先  相似文献   

15.
“事后诸葛”与“事后曹操”任小燕在外部形象显示出来。领导者的风度形象若能给人美感、使人愉悦,就能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领导者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仪表是指服饰、容貌、体形以及气味。其次要注重举止风度。在坐立行走、举手投足、...  相似文献   

16.
《天津支部生活》2013,(2):41-41
近日公布的一份学者报告认为,“性丑闻”“露巨富”是2012年影响官员形象最突出的两大因素,也正住成为反腐工作的新突破口。这份由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官员形象危机2012报告》,对去年媒体公开报道的近200个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公权”何以私用  权力腐败是有条件的,只能发生在具有支配社会公共权力的“公权”所有者身上。公款支出、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很多事要经过政府决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理、厂长及部门领导们也是一种“政府官员”,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的人,都在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具有相应的权力。这些人中谁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谁就有可能私欲膨胀,搞权力腐败。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腐败带来的损害就越大。  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商品化。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把党和人…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的外在形象是多元的,如整洁大方的仪表、合适得体的衣着、昂扬饱满的情绪、灵活的动作及优美的姿态等。尤以服饰为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将服饰问题提高到维护领导形象、维护组织形象与维护国家形象的高度上来充分认识和认真对待。外在形象体现在服饰上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宁夏新形象是一个“地区形象”问题。地区形象是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其文化意蕴,就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质在于它是宁夏人追求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宁夏的实践过程,反映了宁夏人思变、求新、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65-66
党的作风,是党在政治、思想、组织、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一个有良好作风的政党,既可以表现出其内在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政冶品质、道德修养的纯真和崇高,又可以为其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形象,提高党的领导效能。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