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关于贸易便利化的议题最早是从1960年欧洲经济委员会所着手的研究开始的,多集中于通过相关的指标与数据来佐证这一议题的合理性以及影响贸易便利化的因素分析;国内关于贸易便利化研究起步较晚,既有规范分析,也有实证分析。在对长江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研究领域里,焦点主要集中于影响长江经济带贸易便利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在追求贸易便利化目标进程中的对策与措施的研究。这些措施中以实现通关一体化为代表,贸易便利化设施建设则必须充分体现于关键领域与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以协同治理理念为指导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对加强全流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跨省区流域生态廊道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珠江—西江经济带生态廊道建设作为复杂巨系统,其多样性和层次性、开放性、涌现性和演化性的特征,要求构建更为有效的多元主体、更富包容和更具价值共识、更具应变性和改革性以及更加有序和更为完善的协同治理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协同、制度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民主理论,对推进生态政治治理具有积极作用。协商民主有利于培育生态政治治理主体,为生态政治治理提供制度保障,实现生态政治善治。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现协商民主与生态政治治理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都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在综合研判成都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明确了成都在长江经济带中的发展定位及主导功能,并提出了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七大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无疑为陆地与海上新丝绸之路开辟了通道。如何依托长江经济带建设皖江示范区新支撑点,变沿江为沿海,促进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带,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深入研究,课题组成员,分别对沿江马鞍山、宣城、铜陵、滁州、池州、芜湖、安庆等城市进行调研和走访,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基础上,重点分析皖江示范区融入与竞合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寻其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战略定位。从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协调机制共生共荣、转型升级分工协作、创建自贸区等不同层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皖江示范区融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的机理和途径服务。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影响力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三驾马车中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总额、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近年出现相对下滑的态势;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且朝着转型升级的方向发展,农业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占全国的比重呈下降的趋势,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低于全国的占比;区内四大板块各有千秋,11个省市之间差异明显,合作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7.
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云南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实现自身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重大机遇。推进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必须着眼国家战略和云南实际,推动创建跨省市协调机制;推动云南与相关省市沿江区域基础设施、沿江产业、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探索和推动国家出台"云贵交通与信息走廊区域规划"以发挥云南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的接驳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无论其生态绿色发展还是创新驱动战略等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解放思想、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的契机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总结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经验,在地缘位置、区位协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战略战备等四个方面对辽宁经济新增长点进行探索,以期促进辽宁以及东北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生态政治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可理解为一种运动,即对生态环境破坏的抗议和反对,没有公众参与就没有环境运动。本文介绍了我国环保公众参与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推动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总体上找到了相对合理的价值生态位,但发展中不协调、不平衡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政治生态视角出发,静态稳定和价值混乱是引发群体性事件两个重要原因。传统的静态模式通过强制方式维护社会的稳定,采取进行单向度管理和一元化统治,呈现出异化状态;价值混乱导致价值"诸神争斗",人们没有可持续的价值系统建立生活目标,会失去对行为和观念的约束。构建良性生态系统是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具体表现为系统内部诸要素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协同进化、有机联系和互动互通。动态稳定是系统追求目标,处理好政治增量与存量的关系,维护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公平正义是系统核心价值,借助于民主化的决策机制来协调利益,促进社会的匀质化,培养生态主体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实现其自身价值,激发系统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接踵而至的生态危机向人类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物质化的生活方式已经陷入了泥潭,人们亟需建构一种生态型的生活方式。深生态学相较浅生态学而论,它提供给人类一种焕然一新的思维方式,促使哲学范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深生态学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深生态理论、深生态实践思想底蕴。以生态生活的视角,重新解析和阐发奈斯的深生态学,旨在深入挖掘和梳理其对当代生态生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长江经济带检务协作,应当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绿色发展的生态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为价值目标,牢固树立检务协作意识,以三大城市群为基础加强资源和信息共享,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搭建技术协作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14~2020年数据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分布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2014~2020年均保持稳步提升;全流域内部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整体和下游地区内部非均衡性不断上升,而上游和中游地区内部非均衡性先上升后有所下降;低水平类型省份极易向上转移到中低水平类型,高水平类型省份有向下转移到中高水平类型的风险。最后,提出重视数字经济底层技术研发,支撑数字经济稳步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新基建,缩小长江经济带各省份间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各地区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积极培育数字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生态利益在地方政府、社会、企业之间的适度均衡与共享是区域生态治理的关键所在。基于协同视角考量区域生态环境这一公共事务治理问题,强化共容意识,致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努力形成一种"综合决策、联合执法、组织激励、信息共享"的生态治理协同机制,是生态资源特性的内在要求、政府治理创新的实践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然要求,也是实现区域生态共容利益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由网络舆论环境、网络舆论主体和网络舆论规则体系所组成的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人造社会生态系统.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与人造社会系统双重特点,网络舆情主体之间、网络舆论主体与网络社会环境、体制外网络舆论主体与政府、网络社会环境与网络舆论秩序四重互动机理决定网络政治舆论生态的运作.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运作机理的不平衡是严重的网络舆论生态问题,其治理的关键是提升政府网络话语能力,增进政府与网民的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16.
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就是要对构成营商环境生态系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主要子系统,进行符合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社会重塑——新型“政―商―社”生态系统。在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下,作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重要内容和政策工具的区域化党建,恰恰能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治优化与生态治理的社会支持功能。根据营商环境优化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充实和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平台和机制,拓展和提升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内涵结构和治理效力,理顺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激发潜力、释放动能,使区域化党建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经济政治社会工作动力枢纽。  相似文献   

17.
县域政治生态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县域各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探索,当前县域政治生态治理取得明显效果,呈现出新气象。调研表明,县域政治生态还存在微腐败案件多发,懒政、怠政现象蔓延,执纪监督薄弱,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重新抬头,地方先进文化引领功能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需要从重视微生态治理,创新激励手段,强化薄弱环节执纪监督,转变工作作风,弘扬地方先进文化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稳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18.
肇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探寻当代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解决途径,为我们解答生态安全问题提供了全新理论视角。由日本地震诱发的全球核危机让人们在为核泄露而惊恐的同时引起了诸多的环境伦理思考。解决生态问题,必须冲破技术异化的牢笼,摆脱“人类中心主义”抽象价值争论,走出狭隘的资本利益圈,超越偏执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重新审视制度的正义性,把发展成果服务于人类整体利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生态学的角度观察,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巩固根本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发展、支部的创建、干部的成长基本上都遵循了一元化思想指导下的多样性原则,以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实现政治系统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设迫切需要民主党派动员党外知识分子广泛参与。针对当前党外知识分子结构复杂,参政议政的制度和机制不健全,参与能力不强,自治组织规模小、力量弱等问题,应该建立赋权授能机制,建立利益表达、利益整合与价值整合机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相互嵌入机制,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增强政治体制的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