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是司法的价值目标,司法权的运作离不开法官,法官的道德倾向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法官只有对法律真正信仰,把法律作为社会公正的衡量器,作为社会行为的标准,作为可以依托的最后屏障.正义才有了最根本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2.
当今,法律日益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主要的调控手段,如何把抽象的法律规范,准确地运用到具体的司实践中,司法干部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司法干部各方面的素质,以实现法律的公平主义。  相似文献   

3.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政法工作提出的目标任务,司法机关应当以此作为活动准则和行动指南。司法实践中,司法活动应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推进为民司法、阳光司法、公正高效司法、清廉司法,筑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防线,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主体价值感、亲近感、神圣感、信赖感、美誉感,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4.
1997年以来,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一个包括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多法域国家,即出现“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格局。随着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经济贸易与民事交往的增多,跨法域的民事案件层出不穷,并引起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建立完善的区际司法协助体制成为解决当前司法冲突的重要途径,而民事判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作为诉讼程序的归宿,毫无疑问成为司法协助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宪法能否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进行司法适用。本文认为宪法的适用是必须的,从宪法的法律的地位,宪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宪法司法适用的法律意义,宪法的适用将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使宪法真正走入公民的生活,融入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感受到宪法的切实存在。最后谈关于宪法适用的建议,完善法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司法适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作为主管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政府组成部门,重庆市司法局主要履行法律保障,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教育三大职能。全市司法行政队伍共有18000人,包括司法行政公务员,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及职-V、法律服务三支队伍,此外,还有人民调解员11万多人,队伍庞大、结构多元、素质参差不齐是这支队伍构成的特点,因此,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工作压力大,队伍教育管理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7.
司法能动性是法官在审判案件的过程中,要秉承一定的法律价值,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然后充分地总结以往的司法经验,能动地创造性地适用法律于个案当中,从而对案件事实和法律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法律的滞后性、僵硬性决定了能动司法的必然性,社会矛盾凸显与和谐社会之间的矛盾需要能动司法,司法公正的开展和实现需要法官的能动司法,司法效率的实现也需要法官能动司法,通过实践研究表明,能动司法必将成为我国司法审判中的一种司法理念,是我国司法要走的一条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帮助。作为司法行政机关,应积极参与其中,并充分发挥普法教育和法律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宪法能否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进行司法适用。本文认为宪法的适用是必须的,从宪法的法律的地位,宪法的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宪法司法适用的法律意义,宪法的适用将保障和实现公民基本权利,使宪法真正走人公民的生活,融人公民的生活,使公民感受到宪法的切实存在。最后谈关于宪法适用的建议,完善法律,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和宪法诉讼制度是宪法司法适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信力是司法的金字招牌,凝聚着民众对法律的认可、尊重和遵守,体现着法律的威严、神圣和公正,彰显着法治中国的魅力、担当和气魄。针对目前司法公信力的现状,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以期对推进和打造法治中国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都是具体的、现实的,先进性要体现在提高执政能力上,要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工作实践中,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成果上。我们特别是司法行政的各级党员干部,尤其要把提升自身执行能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强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提高执政能力融入到具体的执行水平中。  相似文献   

12.
司法与民意不是对立,更不可能决裂,只是存在一种距离。法官需要对民意进行灵活地识别,有针对性地回应。民意的识别与回应需要建立正当程序和采取不同的策略。运用法律解释手段回应法律文本中的民意;运用事实方面的民意还原事实真相,节约司法成本;思考结论性民意背后的推理逻辑,但不直接采纳结论性的意见;将制度建设的民意作为日后司法改革的参考资料。建立科学合理的媒体交流平台,需要媒体在民意与司法之间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与姿态,避免媒体不当报道加剧司法与民意的矛盾。改善司法的运作模式和法官选任机制,降低日后回应民意的司法成本。  相似文献   

13.
《学习月刊》2010,(3):37-37
如何认识当前国情,进而根据国情实施司法改革,是实务部门与理论界必须回答的问题。在我看来,当前的国情十分特殊也十分复杂,并非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但能够反映国情的社会现象却显而易见,比如,法律未能被普遍信仰。法律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司法权威尚未树立,在众多解决纠纷的渠道中,司法并非人们的首选或者最终选择等等。  相似文献   

14.
加强人民法院司法管理工作水平,是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司法水平的高与低,司法形象的好与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息息相关。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必须按照“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队伍”的要求,把全面推进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15.
严峰  方剑磊  魏杰 《当代党员》2009,(12):44-46
在刺骨的“经济寒风”中,法院面临了一次“守门员”的抉择:是主动出击,把防守范围扩大到“禁区”之外,还是被动地在球门线上高扑低挡?这是一个亟须给出答案的现实课题。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市高院的指导下,主动出击,用“司法智慧”筑起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法律高墙。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人》2005,(14):F004-F004
近年来,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以司法为民为基点,以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基层建设为基础.以司法改革为动力.确立了突出“公正与效率”一个工作主题,狠抓“强化审判和执行工作、推进法院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审判与诉讼环境”四件大事,增强“七项司法能力”的一、  相似文献   

17.
李文章 《共产党人》2006,(24):20-2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确保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自觉接受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是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司法行政工作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地坚持司法行政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确保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切实端正执法思想和服务理念,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司法行政工作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使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和理性构思,实现社会和谐可有多种途径,如政治途径、经济途径、伦理途径、法律途径等,在这些途径中,法律维度下的司法手段以它特有的外部保障的强制性、纠纷处理的公正性、司法意志的人民性、适用法律的普遍性和平等性使它成为社会和谐最权威的路径。对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研究起初是一种手段与目的或过程与结果的研究范式。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物质向精神的进化过程,当法律权威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从实践操作的层面转化到理性精神的互动时,我们应注意加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性研究。这种研究超越了手段服务于目的、过程导致结果的简单推导,  相似文献   

19.
公司僵局是在公司运作机制失灵无法完全在公司内部解决时,出现的公司运作瘫痪现象。提出司法介入公司僵局,介入一个私法自治的领域,不仅不与我们在私法中所提倡的权利本位背道而驰,恰恰是保护股东、第三人以及公共利益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手段,也是公司社会责任司法辅助和司法承担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分析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的规定入手,以公司社会责任承担的司法辅助这个法律分析为突破,基于公司僵局形成的不同原因对司法介入以内部力量平衡为标准做一个总的介入分类法则,并区分形式僵局和实质僵局对司法介入的情形做一个二级分类是司法破解公司僵局的要点所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变,各种矛盾冲突转化为案件纷纷涌入法院寻求司法解决,司法民主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人民陪审制度作为实践司法民主的具体形式在新形势下亟需完善.有鉴于此,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共20条,自2005年5月1日起实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制度的单行法律.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同志认为,<决定>的颁布和实施,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新起点.这部法律的实施,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审判制度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