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轼(1037-1101),宇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为文纵横恣肆,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诗歌题材广阔,清新雄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风豪迈,以诗入词,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工书善画,在书法史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相似文献   

2.
<正>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等。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双槐里,14岁始读书,30岁中举,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弘光政权建立后出任东阁大学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王铎以原官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顺治九年王铎病逝,享年61岁,谥号“文安”。  相似文献   

3.
苏轼不仅是北宋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也同样是中华历史上名垂千古的大艺术家。在书法上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各名书家之长,并将名家的技法、艺术风格融会贯通,最终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隔山 《党课》2007,(5):102-105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曾经流失海外的国宝也在纷纷回流。北宋米芾的传世墨迹《研山铭》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秋季,这幅书法手卷以2999万元人民币成交,收归国有,创当年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最高价。此卷共39字,平均每字价值百万,堪称稀世之珍,价值连城。  相似文献   

5.
<正>怀素,唐代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怀素幼年好佛,十岁出家为僧。少时在念经参禅之暇研习书法,因贫穷无纸墨,为练字种了一万多棵芭蕉,以蕉叶代纸,勤学精研,写废笔头无数,埋为“笔冢”。怀素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其草书被称为“狂草”,与唐代另一位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自叙帖》是怀素草书的代表作,纸本,纵28.3厘米,横775厘米,共126行,698字。《自叙帖》书于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6.
陈竟 《党的建设》2011,(12):13-14
通渭是陇中文化沃土,书画源远流长。这里有“人间繁华在长安,世上书香数通渭”的美誉。1993年,通渭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05年,被评为“全国书画产业先进县”;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类)”,被甘肃省命名为“甘肃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书画类)”。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一代大儒,是躬身实践的倡导者,他将自己的家乡——辽宁义县视为“桃花源”。他就是明代理学家贺钦。少年成名,无意仕途归田园明正统二年(1437),贺钦在义州(今锦州义县)出生。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中被蒙古瓦剌俘虏。虽然一年之后,明英宗获释回宫,但被其弟弟明代宗囚禁在了皇宫中的南宫。明景泰八年(1457),太上皇明英宗“南宫复辟”,重新夺回了皇位,明代宗则暴病身亡。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年末,北京保利“中国古代书画”秋拍,赵孟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1.2亿元起拍,最终以1.909亿元成交。此件《心经》为纸本,册页5开,单页尺寸为28.6厘米×11.9厘米。据悉,这件国宝级书法作品最终是被甘肃天庆博物馆竞得。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书法和绘画成就尤其高。在绘画方面,赵孟頫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在书法方面,他篆、籀、分、隶、楷、草诸体皆能,  相似文献   

9.
米芾是宋代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在诗、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艺术怪才。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米芾还是一位受人崇敬的清官廉吏。据史料记载,米芾为官的一大特点是"用文雅为治,尚礼教,祛淫祠"。北宋绍圣四年,米芾出任江苏安东县(今涟水县)知县,主政两年,多有惠政。期满离任时,乡绅百姓略备薄礼为他送行以示感念,  相似文献   

10.
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迁居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米芾兼擅诸体,尤以行草见长,为“宋四家”之一.长于临摹古人书法,几可乱真.工山水,以书入画,善以水墨表现云雾迷漫的江南景色,人称“米家云山”.晚年曾任书画博士,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相似文献   

11.
老六月雪 《党课》2011,(10):107-110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官至宰相,封荆国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少好读书,青年时期便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l‘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0,(1)
王安石变法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主持的“熙宁改制”本来已经初步改变了宋初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 ,却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变法最终还是流产了。北宋三大发明公元11世纪前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项———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都发生在这个期间 ,可以看出北宋时期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达程度。这些技术的发明和传播虽然对北宋的强大似乎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但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在某种意义上是个自立为王的篡位者…  相似文献   

13.
“三汤”巡抚汤斌吴子胜汤斌(1627-1687),清代河南睢州(今睢县)人。历经顺治、康熙二帝,官至江苏巡抚,礼部、工部尚书。汤斌为官清廉,洁净简朴。康熙称赞他“素行谨慎”,“洁己率属,实心任事”。江苏人则誉之为“二汤”:为官清正如豆腐汤,除弊去害如...  相似文献   

14.
邓晓 《思考与运用》2007,(1):F0003-F0003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其貌为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清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上河是河南当时的民间风俗,形如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各种商贸活动。该作品手法写实,描绘工细,堪称现实主义绘画的珍品;同时,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京都汴梁(开封)的工商行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而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5.
<正>北宋诗人欧阳修(1007—1072),是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典范,被朱熹评价为“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他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务高言而鲜事实”,主张“为政宽简”“心系百姓”“与民同乐”,被世人所称赞。为官:铁面无私金不换天圣年间,朝廷举行科试,  相似文献   

16.
朱湘平 《湘潮》2023,(4):24-25
<正>文物源起浏阳市博物馆展厅内完整地展示了一面红军标语墙,它长275厘米,高146厘米,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及“国民党十大罪恶”两部分文字,字迹清晰可辨。该标语墙被发现于官渡镇兵和村兵山片金元组(原周家祠堂),于2016年5月18日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被称为金元苏维埃政纲标语。  相似文献   

17.
“杨家将”的故事在华夏大地可谓家喻户晓。北宋年间,我国北方形成宋辽对峙局面,今大清河、海河一线成为“界河”。为抵御辽兵,北宋以杨延昭(名瑕,人称杨六郎)为巡检使,坐镇距今天津不远的河北省高阳县境内的高阳关。而今日天津静海一带,则是当时的抗辽前沿。  相似文献   

18.
肖茜 《湘潮》2022,(11):22-23
<正>文物源起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内,有一个略显破旧的公文包,长32厘米,宽23厘米。公文包的主人是曾任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书记的刘晴波。这个公文包因装载过长沙市“迎解联”(长沙市各界迎接解放联合会)党组向人民解放军传送的进城方案,而成为长沙和平解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2019年4月,刘晴波之子刘士明将这一公文包捐赠给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  相似文献   

19.
谢静 《湘潮》2023,(3):26-27
<正>文物源起湖南博物院收藏有一台烈士郭亮爱妻李灿英的缝纫机。这台“SINGMAI”牌缝纫机,机身高72厘米,长104厘米,机板为木制,机头和机架为金属制。因常年未曾使用,机轮皮带已断,机板已大面积腐黑,机体已多处生锈。机头上还缠绕着李灿英当年做缝纫时未用完的缝纫线。1955年,衡阳市妇联将其捐献给了湖南省博物馆(现更名为“湖南博物院”)。  相似文献   

20.
曦石 《新湘评论》2014,(16):33-33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谢之光、陈瑟真的作品《做好红旗献英雄》,作品尺寸72.5厘米×49.6厘米,创作于1960年。那个年代,宣传年画是“最富战斗性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直接为政治、为生产、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形式之一”。《做好红旗献英雄》正是以其鲜明的主题、精致的笔触、浓郁的风格成为当时的年画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