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渌江书院、濂溪书院、安陵书院、石山书院……一座座书院,如闪烁的繁星,点亮湖南历史长河的苍穹;如星星之火,燃起湖湘文化的熊熊大火。在这绵延千年的书院,我们仿佛能听见张栻、朱熹开坛会讲,弦歌历经千年而不绝;仿佛能看见近代以来,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2.
日一夫 《学习导报》2014,(21):54-56
发源于罗霄山脉西麓炎陵县枝山的水河,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源自炎陵,绕茶陵,穿攸县,于衡东新塘镇水河口流入湘江。在水河上游的炎陵县城西北角,有一座建于宋代的古书院,因为它位于江边,故名为泉书院。就是这座普通的千年古书院,却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演绎出了促成两位历史巨人第一次握手的红色传奇。  相似文献   

3.
朱祖希 《前线》2011,(6):62-63
什刹海,原是数千年前在永定河变迁过程中留下的一片天然湖泊。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中,给这座古老的都城增添了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4.
一篇脍炙人口的《爱莲说》,千百年来让世人难以忘怀,也让周敦颐为官著说、传承理学的湖南汝城多了座近千年的书院——濂溪书院。经过千年风雨沧桑,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而建的濂溪书院,至今仍保存完好。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座以泉闻名的城市,南靠泰山,北临黄河,兼得山水之形胜;这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津浦和胶济两条铁路在此交会,可谓战略之要冲.济南,这座齐鲁大地上的千年名城,纵观其历史文脉,不仅有儒家礼乐文化,还有兵家的征伐奇谋.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一场大规模的城市攻坚战即将在这里上演,济南一时间成为国共双方战略棋盘上争夺的重要棋子.  相似文献   

6.
都江堰这座古老的城市在千百年风雨的洗礼中愈加生动、愈加挺立。2000多年前,这里诞生了闻名于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000多年后,经历了一场生死浩劫,这里重获新生。这座城和城中的人们从来不缺乏创造的梦想、勇气和毅力……快铁,带领梦想起飞  相似文献   

7.
古镇横山桥镇北临长江,南靠京杭运河,坐落于常州市东郊,占地37.2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现有本地人口3.5万、流动人口1.5万。横山素以胜迹众多著称,虽历经千年沧桑,青山依旧,孕育着厚重的文化底蕴。进入新世纪以来,横山人民继续发扬“和衷共济、大胆开拓、敢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横山精神,又一次为古镇横山的辉煌写下了绚丽的篇章:现已形成农业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周玉宝 《党建》2012,(9):34-34
2010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优势,依托千年石鼓书院这一传统文化品牌,创办了石鼓书院大讲坛,打造高端学习载体,增强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大讲坛坚持立足本土,充分发掘衡阳作为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底蕴。围绕衡阳历史文化、风土民俗,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主讲话题,由衡阳日报、衡阳晚报每周各推出一版文章介绍衡阳名人名景名篇,  相似文献   

9.
万宇  徐雁平 《唯实》2014,(5):84-86
<正>中国书院是一种历时近千年的独特教育机构,始于藏书之所,之后自然成为读书之处。在士人们聚而读书,相互质疑问难,释疑解难的过程中,讲学之风勃兴,读书讲学、教授课徒,逐渐发展成为书院。清人有言:"交友以自大其身,造士以求自身之不朽。"交友造士的适宜场所首推书院。两宋时期见诸于史载的书院有203所,可谓书院的始兴时期。自宋以后,历元、明、清三朝,书院不断得到发展。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明谕"改书院为学堂"。在近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制度完备、影响深远的中国书院  相似文献   

10.
周婷 《湘潮》2023,(2):46-47
<正>南岳衡山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书院——邺侯书院,该书院门口一处石刻上,刻有《登衡山邺侯书院》诗一首,其中最为人称颂的是尾联:“犹有邺侯遗迹在,寇平重上读书堂。”诗中充分展现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抗战豪情和决心。而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名扬四海的郭沫若。  相似文献   

11.
走进这座村     
这是一座饱含着历史记忆的村落。嘉庆年问赐造的牌坊场,经过历史千年的激荡和印染,在1949年12月广安解放时,牌坊村首次命名出现。  相似文献   

12.
治理城中湖     
城中湖像一面镜子一样嵌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区,很宽阔,很美丽,是自然界赐予这座城市的灵气。20年前,中心区的区领导们来到湖边现场办公,看着湖水,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么好的一个城中湖,就这样被污染了,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个湖一定要好好治理。"  相似文献   

13.
谢红 《支部生活》2004,(11):44-45
一座自然万象的古城,一首悠扬流畅的天籁,一掬晶莹剔透的清泉,一份上苍赠与的厚礼。山水相依的丽江古城,之所以成为中国99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惟一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自有它胜人一筹的缘由。这就是它的少数民族城镇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4,(2):84-84
这是一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镇,这是一座有着传奇故事的卉镇,这是一座传扬慈悲精神的古镇——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古镇,“沉睡”千年,如今醒了,散发出醇厚而迷人的芬芳。  相似文献   

15.
位于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的衡山县,不仅有秀丽的山川,而且有“文明奥区”的美誉。那源远流长的千年佛道,那驰名中外的寺观书院,那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那独领风骚的民间艺术,那别具韵致的衡山方言,那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构筑了独特的衡山县域文化。(一)名山文化。衡山县以山名为县名,境内的南岳衡山是“三山五岳”之一,自古就是一座名山。除自然景观外,衡山最有名的就是宗教文化。东汉末年道教传入衡山后,仙坛道观遍布山间,不少信士在这山里炼丹修行,而且名道辈出,被尊为紫虚元君的东晋魏存华(魏夫人)在此布道,创立了上…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长河中,古代书院曾经对社会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铁岭银冈书院是东北地区清代建院最早的书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东北地区的文化历史中发挥了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经典等学术贡献。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铁岭银行书院在当代发挥的作用呈现式微态势,存在着书院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缺乏传承国学文化的学术氛围、书院文化的德育价值尚待开发以及研究书院文化的科研人才紧缺等发展问题。鉴于此,从凸显书院的东北地域特色、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挖掘书院精神的德育价值以及推动书院的内涵式发展四个方面探索铁岭银冈书院发展的转型路径,这对于促进书院的文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古代书院的复兴具有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余姚城内原有一座古老的书院,即创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的“姚江书院”,它是明清之际浙东地区传播阳明学说的大本营。 “姚江书院”是由明末余姚的一群学术观点一致的学者为传播阳明学说而创立的一个教研活动基地,并因讲学该书院而形成了影响卓著的“姚江书院派”,它与绍兴的“蕺山派”、嵊县的“石梁派”鼎足而三,是明末清初浙东阳明学术的支派,成为明清之际传播阳明心学的主要场所。正如清代著名学者邵廷采所说:“姚江讲学之盛,前称徐(爱)、钱(德洪),后称沈(国模)、史(孝咸)焉。”(《思复堂文集·姚江书院传》卷一)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岳麓山下,坐落着一座始终让人魂牵梦绕的岳麓书院。当代大儒饶宗颐先生曾为岳麓书院题“斯文在兹”,可谓恰如其分。岳麓书院得此美誉,其实并不是因为其背负的秀美灵岳,也不是因其面朝的碧水湘江,更不是书院建筑的古朴和环境的幽静,而是因为千年以来书院培养的人才影响大,是矢志兴学的士绅百姓的顽强毅力令人惊叹,是问道求学的师生们秉持的理念散发的摄人光芒。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麓书院,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湖湘文化与湘学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岳麓书院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这一重要论断,立意高远,精辟深刻。这一方面为认识书院、研究书院打开了一条重要门径和通道,另一方面大大提升了书院的价值和地位,拓展了书院功能作用发挥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李士恩 速写     
鲁西聊城是座名城。这名城不乏名胜——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体,是注过册的“江北水城”、“江北第一水城”:城中有光岳楼、山陕会馆和宋代铁塔,是国家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两年城南面又多了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姜堤乐园。这名城也不乏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