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说起美味可口的韭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顺市普定县产的韭黄。而仅在几年前,普定县许多村子的村民对韭黄还一无所知。“早些时候,我们村许多村民都不知道韭黄是什么,更别提专门种来卖钱了。”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支书曾加胜说,以前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湾寨村种植韭黄,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2.
正他朴实憨厚、待人诚恳,在服务群众中赢得掌声;他勇于担当、认真负责,在干事创业中追逐梦想。"小王为村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我们都愿跟着他干。"永年县宋寨村大学生村官王卷朝在真心付出、踏实肯干中赢得了群众认可。2015年1月,在宋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王卷朝高票当选村党支部副书记。  相似文献   

3.
听说篾厂乡老门寨村委会绿塘子村有条河流,河水湍急、河面较宽,由于没有过河的桥梁,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建桥的愿望十分强烈。2012年9月11日,我们来到该村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当时正值丰水期,只见混浊汹涌的河水里,几个村民正试图趟水过河,我上前与他们搭话,得知这条河流河面宽8米、丰水期水深2米,有4个村民小组的约  相似文献   

4.
李文勇 《当代贵州》2014,(17):48-49
正为早日打通连接山外的道路,自2013年10月份以来,毕节市七星关区大银镇石营村两合岩组的7名村民一直为通组的最后两公里半路忙活。他们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感动邻寨村民和当地干部纷纷自发加入到修路队伍中。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6,(10)
2004年2月,徐勇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被选派到涡阳县城东镇刘寨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2005年2月,刘寨村与刘旮旯村实行并村,徐勇担任了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旮旯村有3500多人,4400亩耕地,以前村集体收入是空白,曾多次发生群众集体上访,干群关系紧张。徐勇通过调研走访,很快理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目标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伟川大学毕业后,跑运输、办砖厂,很快成了旺苍县嘉川镇庆寨村的“致富能人”,随后又当选为村支书。过去的庆寨村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庆寨村小楼林立,公路宽阔,村民安居乐业。谈及庆寨村几年来的发展,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还是刘伟川有本事!”  相似文献   

7.
有着35年党龄,在村支书岗位上整整干了28年的巴中市巴州区三汇镇洞子寨村党支部书记何元道,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带领群众与贫穷落后作斗争,使本村成为全镇第一个通电、第一个通路、第一个通自来水,第一个通沼气的村.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拓荒牛".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3,(6):19-21
<正>在梨树县孟家岭镇马家油坊村,提起村党总支书记刘万军,村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帮助和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有口皆碑,他为当地建设和谐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累累硕果远近传扬。刘万军出生于1973年,2006年加入党组织,2004年村委会换届选举时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2007年和2008  相似文献   

9.
<正>上访告状多、干群矛盾多、班子问题多……过去的香河县蒋辛屯镇岭子村,是十里八乡出名的乱村。可现如今,岭子村不仅摘掉了上访村的帽子,而且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处处鸟语花香,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他,就没有岭子村的今天。"谈起岭子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无不称赞村党支部书记常仕忠。岭子村地处廊坊市香河县蒋辛屯镇西北,和北京通州区相邻。8年前,岭子村上访告状、越级访时有发生,部分村民常年奔走于中纪委和国土资源部;村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7月,李红冈和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五台沟村。当时的五台沟村散、乱、脏、差:没有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活动场所;"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严重阻碍了村民致富的脚步;3.26公里长的河道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因地处偏远,村民就医困难……李红冈和工作队驻村后,短短的一年时间,五台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邻村羡慕的幸福村,他们都知道,这一年,五台沟村来了  相似文献   

11.
《当代贵州》2012,(7):66-66
在“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的乡村,“万村书库”工程为村民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农家书屋”有了万卷图书。邓金文是遵义县新民镇惠民村青山寨村民组的村民,高中毕业后就去浙江打工。为了办婚礼,他回到了老家,没想到这里的变化让他有点惊讶一“村里变化可真大!今年我就不出去打工了,在老家干吧。”把邓金文“留”下来的除了新婚的...  相似文献   

12.
正我叫崔驰聘,是沿河自治县电视台驻黑水镇杨寨村"第一书记"。自2016年4月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我帮助村民办了许多实事。看着大家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我心里很高兴。刚到杨寨村,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走遍全村19个村民组,走访精准扶贫户119户,非精准扶贫户145户,对全村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我多次找村支"两委"和村里的党员谈心,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大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08,(10)
"自打红兵来了以后,村里形势稳定了,人心重新聚起来了,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起色。"一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红兵给村里带来的变化,毛寨村村民脸上就乐开了花,群众都争着抢着夸奖他们的硕士"村官"王红兵。  相似文献   

14.
<正>锦屏县华寨村以推进"合约治村、产业富民"为载体,在大力实施5152工程(食用菌亩产值5万元,好田土亩产值1万元,山坡田地亩产值5千元,旅游户均收入2万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绿化苗圃基地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工程,基本实现"煮饭不用柴、走路不湿鞋、钱袋鼓起来、家园美起来"的目标。夯实发展基层基础华寨村将弘扬法治精神与推进村民自治相结合,通过引导群众修订《村规民约》,改善农村社会建设与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15日,中国村民自治展示中心落成仪式在广西宜州市隆重举行。30年前,河池宜州市合寨村村民投票民主选举产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全国率先实行村民自治,开创了村民自治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原先,靳各寨村村务管理乱,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频繁,是北京市挂帐的后进村。从2012年4月至今,经过镇党委的对症下药,干部干事了,村民生活质量提高了,大伙儿心里可乐呵了!"提及靳各寨村一年来发生的大变化,密云县十里堡镇党委书记张明智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17.
?社会自治没有强制性权力,只能说服教育,实行"德治" 记者: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有怎样的特点? 李羚:自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成立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至今,30多个年头过去了,这一制度变革被国家发掘出其价值之后,迅速向全国推广,并以宪法和法律的方式赋以其合法性和强制性.村民自治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     
正支书自述姚波:咬定目标不放松我叫姚波,2018年4月到清镇市站街镇毛家寨村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第一天,我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让村子大变样,让村民收入翻一番。一年来,我深入村组听民声、记民情,并将村民的困难、需求、建议做好记录。目前毛家寨村已顺利实施太阳能路灯安装、机耕道硬化、"五小"工程等五个民生项目  相似文献   

19.
王红兵是一名优秀大学生、法学硕士。自2006年起,作为漯河市干河陈乡党委副书记的他担任了毛寨村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当村官,这事本身就令人关注,再加上是在一个当时全区有名的烂摊子村,便着实让人为他捏一把汗。还好,王红兵不负众望,任村支书一年多,竟奇迹般地让毛寨村变了个样:如山的垃圾不见了,上访、滋事的没有了,展示给世人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繁忙景象。  相似文献   

20.
<正>一百多年以来,册亨县弼佑乡秧佑村在"敬碑亭"碑文的约定俗成之下,村民遵纪守法,和睦相处,过着其乐融融的日子。册亨县弼佑乡秧佑村,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布衣村寨。建国以来,秧佑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这得益于当地淳朴的民风和健全的村规民约。秧佑村的"村规民约",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六年(1867年)。100多年过去,当地村民沿袭着老祖先制定的规矩,在法律的约束下,制定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依托法治社会建设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