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葛剑雄,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专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记者:您曾被媒体评为"两会""炮手"、"葛大炮",意思是您是一位敢于直言的政协委员,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葛剑雄:我在"两会"上递交的提案,不是代表我自己,而是代表公众。其实说真话的人很多,大家都是"大炮",只是这个"放炮"的技巧有差异,有的委员提案几十、上百都有,有的大家都说好,但往往实现不了。所以,提建议不能太超前,我们在这里推动它进步,就  相似文献   

2.
<正>话说福州一中校友聚会,一个北大毕业生和一个复旦毕业生为各自的大学谁更牛争论不休,老师急了,说:"都给我回校史室看看,我们的老校长严复分别当过你们的校长,你们说谁最牛?"用这个段子做引子,为的是引出最近国内学术界悄然兴起的"严复热",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推荐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严复》时说:"我最近接受了媒体关于严复的访谈,我谈了两个多小时还未尽兴。我想向网友推荐我心目中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师,他最后只成为了  相似文献   

3.
正严格划定硬指标"我给葡文老师评分最高,因为他课上知识点虽多,但我都听得特别明白;给数学老师的一项评分稍低,因为他老迟到。"这是巴西PH中学的学生莱昂纳多在学期末对任课老师的评分。在巴西,学生给老师评分是教师职业等级评定的一个程序。巴西教育部官员达尼洛·阿尔梅达说,巴西中小学教师的任免、培训和晋升一般依据公共等级考试、已获学历、职业再培训证书、工作能力等。与许多中学一样,PH中  相似文献   

4.
正初识慕善新老师,瘦高的个子、朴素的衣着,"国"字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话不多,显得十分严肃。但当他提起自己的班级和学生时,笑容就会自然地浮现在脸上,仿佛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心肝宝贝"。良"善"为本,日日求"新"。沈阳市皇姑区向工街第二小学党员教师慕善新在学校是出了名的"救火队员",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问题班"通常会交到他的手上,而他总会在短时间内就将其转变为班风正、学风浓的优秀班级。慕老师说他没什么秘诀,只是坚信"率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怎么能被用来搞笑?怎么能被用来赚取名声和票房?一期电视历史节目中,主讲老师问道:"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接着给出自己的答案:"他有外遇了。"全场笑。家中长辈恰与那人相识,怒斥他恶搞历史,那老师说是电视台让他这么说的。  相似文献   

6.
"别跟我讲大道理!"时下,有不少未成年人把思想道德教育说成是"唱高调"、"哄骗人"的脱离实际的空谈。而部分老师、家长在教育时也时常说:"大道理大家都明白,用不着我多讲。"因此,对大道理有的学生不听,有的老师不讲,许多家长不说。思想道德教育的大道理就这么被敬而远之,不敢理直气壮地讲。其结果是未成年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和信仰在一步一步被遗  相似文献   

7.
正南京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他们学校初一年级某班的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知道屈原的请举手。"在全班30个同学中,只有3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学说,屈原是个医生,大家都管他叫大夫。  相似文献   

8.
<正>"这样说吧,我对整个官制、官场的运转很熟悉。"斜倚在沙发上的周梅森显得很放松,虽是初次和记者见面,却像是个无话不谈的老朋友。他带着助听器,有时一个问题会多问几次,但全程非常认真,说到激动时声音会高八度,甚至还会自个在房间里边走边说。一方面,他很惋惜:"我认识的高官,一半都进去了。"另一方面,可以说他自负,但也是一种豪气:"十八大以后官员落马过程,我可以说了如指掌。"当然,有时他也会吐露些力不从心:"中央纪委两部纪录片,我都看了,很震撼,当时有种失业的感觉。现实远远比戏剧更精彩。"  相似文献   

9.
<正>5年前,在新闻中有"社交媒体时代的首位中共掌舵人"之称的习近平首次同记者见面。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的记者报道:"习近平入场了。在十几分钟内,即将在未来10年领导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他透露了他的议程。简单地说,就是让中国重新变得伟大,解决人民的不满,根除腐败。习近平使用了容易被非党员理解的简单语言。"波士顿大学中国政治专家约瑟夫·菲尤史密斯说:"他似乎的确拥有迅速开始行动并创新的个性和  相似文献   

10.
<正>与彭泽洲自身评价"技术出身""不善拉关系"不同,许多江西地矿系统人士透露,彭泽洲在官场上长袖善舞,比起技术,他或许更热衷于关系。匡仁是北京一家矿业媒体的主任记者,他还记得,时任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彭泽洲落马的消息传出后,自己所在的多个微信群里,几乎都在讨论这件事,话题热度持续了好几天。匡仁说,近年来,各省落马的地矿局一把手不少,但在矿业记者这个圈子里,所引起的关注度似乎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做客上海书展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以地震为例,讲述人和自然应该如何和谐发展。葛剑雄认为,"人定胜天"是经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汪枭枭 《当代贵州》2017,(48):40-41
正1986年,宋长城接手大山里的杉树坡小学,31年风雨无阻。他的"留守"让山里孩子享受到与城里孩子同等的教育。1986年,瓮溪镇杉树坡村村支书雷天寿找到宋长城,希望他接手杉树坡小学,和学校唯一的老师雷朝江一起撑起这所只有三个年级、40多个学生的山村小学。村支书说:"那么多孩子,一个老师照顾不过来。你是村里唯一的高中毕业生,只有你能胜任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13.
庄电一 《共产党人》2010,(11):54-54
现在,全国各地评选活动很多。有些如"十大人物"、"十佳"、"百佳"之类的评选,由于入围的人要多于当选的人,必然会有部分人落选。谁当选,谁落选,充满着悬念。当选与落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差别很大。于是,有的候选人就开始活动了。有人不仅四处活动、为自己造势,有的还打电话给记者,请记者写稿宣传他。一位记者就接到了这样的电话。那位"感动XX十大人物"的候选人就用恳求的语气在电话里说:"如果能在影响大的媒体上报道他一下,他当选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为此,他一再恳求那位记者写写他。应该说,这位候选人确实不易,事迹也足以让一些人"感动",但那位记者还是没有帮他这个忙。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河南一名33岁男子常某,蹲守在街道边,等20年前教过自己的初中老师张某林经过时,将其拦下扇耳光辱骂,并让同伴拍摄了视频。视频中,老师不停说了好几次"对不起"。据常某所言,他当年上初中时,被该老师多次踩在脚底下甚至踹头,对他心灵造成了严重伤害。此事引起网络关注后,有多名同学愿意站出来作证,那老师经常课堂上殴打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四大发明"在古代到底有怎样的江湖地位,这些年没少被翻出来讨论,甚至产生了争议。偏偏电子科技大学的一名老师当着众多学生的屏幕,说"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被暂停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招生资格。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有很多未经证实的"瓜"被抱了出来,有的说这老师自带霸道总裁范儿,留作业必须在规定范围内,学生有不同观点?不行!还有一种说法是,老师被不明身份的学生套了话,  相似文献   

16.
<正>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在"海上博雅讲坛"中指出:今天讨论学术至少应该分两个层面:"学"是学问、做学问的态度,甚至人品,也包括他的思想。"术"就是怎么样把他的"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能够影响社会、能够传至后代,至少能够记录下来的这样一种产品。历史上真正对学问贡献大的人,像司马迁这样,哪怕条件艰苦,他也把所有能写的都写下  相似文献   

17.
<正>记者曾和一名领导聊天,他的会议讲话深受认可和欢迎,经常因为语言本身言浅意深、风趣幽默而被打印成文字稿供很多单位参考学习。记者也看到过他的一些讲话文字稿,不同于有的公文稿严肃刻板的行文方式,文中讲的都是大白话,举的例子也多是身边人身边事,很接地气。说起其中一篇讲话稿,这名领导笑着说:"别人给我写的会议稿,我只做参考,我都是自己写  相似文献   

18.
晓舟  托娅  弓艳红 《实践》2014,(9):31-31
<正>在二连浩特边防检查站,记者见到了内蒙古首届"十大边防卫士"杜团,他的职务是监护二中队司务长,是个不在"一线"的"十大边防卫士"。杜团高挑个儿,敦厚朴实。他带记者来到餐厅和厨房,里里外外洁净得超出记者想像:桌椅排列整齐,灶具、灶台连同地面都光亮如新,没有一点油渍污尘。杜团说:"每次做完饭,我们都要认认真真将厨房擦洗一遍。用餐环境好,官兵的心情才会好。"搞后勤也是守边关杜团2002年入伍,2006年8月自云南士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二连边检站监护二中队,2007年5月开始担任司务长。当兵没能到一线工  相似文献   

19.
苏丹  景伯平 《当代贵州》2012,(25):56-57
"候鸟"刘杰"让你久等了!"近六点半,美籍华人药理学博士刘杰脱下防疫服,匆匆走进贵州省基础药理重点实验室对记者说:"很抱歉,晚上八点还要指导学生做实验。""刘杰老师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实验室副主任陆远富建议,采访改在自助餐的餐桌上进行。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的刘杰博士,每年都要飞来遵义医学院(以下简称遵医)工作3个月以上,研究课题、指导试验、上课讲学。"他几乎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每天6点钟就到实验室,"同院的张峰教授说,"我在美国跟他读博两年,他就是天天如此。"在美长期从事毒理学、药物代谢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一位老汉冒着大雪来到本刊编辑部。他对笔者说:"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决定来找你,提供点儿素材,也许你能用得上。"他说,两年多前,他家的房子被一伙人在深更半夜强拆了。他当即报警求助,却无人出警。从次日起,他开始往返于省市相关部门,据理控告开发商,但接访人"不是推,就是拖"。两年多来,他路没少跑、钱没少花,身心疲惫却一无所获。其间,有人给他支招儿:"把上告信发到互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