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有3个因素,一是人的生理状态,即人的情绪好坏与人得没得某种疾病很有关系。二是环境因素,即周围环境好,其他人的情绪好,那么这个人的情绪也跟着好。三是认知评价,即自己怎样去看待所遇到的事情。有这么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群人分成两组,都注射一定量的能使人血  相似文献   

2.
老尹大名叫尹全福,共产党员。他家住抚松县兴参镇兴华村,今年48岁,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把式。老尹家有8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就他一个劳动力。尽管老尹特能干,可由于人多劳动力少,老尹家日子过得很苦。但老尹怀揣个“绝活”,那就是会种人参。你可别小看这本事,这在林区算是很有本事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个很有名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两种人在一生中注定无所成就,一种人从来不按要求做事;而另一种人,只做别人要自己做的事。 这句话给想获得成功的人指出了一个大致的努力方向,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既要守规则,又不能唯规则。守规则是前提,还要有所创新,追求变化。这看起来很难。其实不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过去对一些历史人物评价上的偏颇得到纠正,其有一定价值的著作得以重新出版,这是对客观历史的尊重,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有益的。可是,有些人还是容易犯形而上学的毛病,要说某个人坏就说成坏透了,即使某个时期某个方面有过贡献也被抹杀;而要说那个人好又是好得不得了,曾有过的错误也被说成正确,甚至把那个人捧上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去年从报纸上看到对《胡适全集》的评论,就给人以走极端的感觉。胡适是一个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出版《胡适…  相似文献   

5.
正聪明有很多种,最高级的聪明是靠谱。巴菲特曾说:靠谱是比聪明更重要的品质。靠谱,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也是最高级的聪明。靠谱的人,讲诚信。看一个人靠不靠谱,要看他是否遵守承诺,是否具有执行力。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人:明明答应得好好的,事到临头却突然变卦;嘴上说得很好听,却从来不行动。这些都是不靠谱的表现。一个不靠谱的人会失去很多机会。不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产权就是老百姓的生存权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产权就是生存权。这在洛克的理论中阐述得非常清楚。他所主张的产权,是一种由人的生存权派生的权利,即是由人的天然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限  相似文献   

7.
列宁说:真理很灵活,所以不会僵化;又很确定,所以人们才能为之奋斗.真理这种强大的力量,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应该掌握而且可以掌握的. 李大钊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真理的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在现实中,每个人都会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接受认同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准则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些思维体系中,处于最核心、最顶端或者具有最根本性的影响作用的那些观点理念,会始终影响一个人行为做事的方式,这也就是一个人所坚持的主义或者信仰.  相似文献   

8.
记者:首先感谢您接受本刊的采访。我们在成都了解到,不论是长期在四川工作的人还是最近到过四川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就是新来的省委书记讲得  相似文献   

9.
王震在江西     
丁明 《党史文汇》2005,(8):38-41
1981年 1月,王震在新疆巡视时,曾经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在"文革"期间的一段往事.他说:"农垦这件事,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也管着.那时把我下放到江西,也是在一个农场.虽然是‘走资派',但我过得很舒服.在那个农场我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走资派',很有权威的场长.直到现在,那个农场的广大工人,仍然和我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往来."  相似文献   

10.
他很忠诚,忠诚得像一头老黄牛,默默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公安事业;他很平凡,平凡得像一丝春雨,用自己艰辛的汗水滋润着素不相识者的心田;他很普通,普通得像一滴水珠,但却能映出太阳的七色光环─—他就是扎赉特旗公安局副局长兼刑警大队长的蒙古族青年韩金贵。 爱因斯坦说过,“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韩金贵就是这样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他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就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了“金色盾牌,热血铸就;身先士卒,除暴安民”16个大字。经过几年实际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七岁入小学,十几岁入中学,二十多岁在大学毕业,没有和人民群众接触过,语言不丰富,单纯得很,那是难怪的。但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现在我们有许多做宣传工作的同志,也不学语言。他们的宣传,乏味得很;他们的文章,就没有多少人欢喜看;他们的演说,也没有多少人欢喜听。  相似文献   

13.
正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儿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这是蚕的悲剧。其实,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得那样罕见,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钱的丝飞舞着。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  相似文献   

14.
曾听一位学者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人同时去牧羊,一个人把羊儿拉到一个地方,告诉它,这里的水最好,草最嫩,然后不由分说把羊头按下去令羊儿吃。而另一位牧羊人把羊儿带到同样的地方,只告诉它,你自己去吃吧。同样是吃,一只羊儿吃得很难受,而另一只羊儿却吃得很舒坦。同样的草,羊儿为什么会吃得不一样呢?这引发了我对校本教研实效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衡量:一是人本身的发展,以人的健康和形而上的文明素质为标准;二是社会的发展,以司法公正、人的生存环境为标准;三是经济发展以GDP、物价、就业和国际收支为标准。而在中国,却出现了一个奇特的“万般皆下品,惟有GDP高”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本质是重物不重人,以一个指标的增长替代全面发展,这种偏颇的做法自然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GDP也难免会陷入困惑和尴尬中。  相似文献   

16.
正鲁迅曾讲过一个笑话: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很辛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过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这就是所谓"贫困限制了想象力"。没见过世面的山乡农妇绞尽脑汁,也只能把皇后的幸福生活想象到这个高度。记得有个小品,扮演穷汉  相似文献   

17.
解放初期,广东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至今50年了。今天召开纪念广东土改50周年座谈会,总结历史经验,很有意义。 对广东的土地改革运动,谈几点个人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一)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作为衡量土改做得好坏的标准与尺度。 对如何开展广东土改?从开始就有分歧意见,争论很大。时隔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回顾、总结土改,应有一个衡量是非好坏的尺度,这就是《土改法》。凡是贯彻执行《土改法》好的地区,就是土改工作做好了,凡是偏离《土改法》的做法,就是不对的。《土改法》是党中央经充分酝酿,征求多方面…  相似文献   

18.
见过他的人都说:伍斌是不幸的,刚刚出生20多天,就因患急性脑瘤导致全身瘫痪;但了解他的人却说:伍斌是幸运的,有一对慈祥的父母42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他,让他在这个家里生活得很幸福。这对伟大的夫妻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团园十二连退休职工伍祥付夫妇。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不爱动感情的人。但有一首歌,却唱得我心里热热乎乎。这首歌名叫《人民公仆》。歌里唱道:"有一个名称很特殊,想一想会让人受鼓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专题片《永远在路上》里,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透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他的儿子和老板搞房地产,周本顺只需出席儿子的饭局,不用任何言语,儿子的事就会办得很顺利。这就是周本顺所谓的"站台"。"站台"的效果源自权力的影响力。权力的含金量不仅在于它对特定范围的人、财、物、事的直接支配,还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