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茂芝 《党史纵横》2010,(8):64-64,26
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又为什么从内地跑到香港去呢?  相似文献   

2.
市县视窗     
《共产党人》2008,(21):19-20
宁影将携《画皮》冲击奥斯卡奖 作为电影《画皮》最大的投资方、第一出品方,宁夏电影制片厂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上映19天,票房突破2亿元。内地的票房已经收回了成本,接下来亚洲市场、欧美市场的版权以及电影后产品的开发就是净赚了。  相似文献   

3.
禾佳  高斌 《党建》2010,(8):34-34
在电影《第一书记》上映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沈浩的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杨立新。杨立新说,接演这样一个角色,确实有压力。因为这是真人真事,演他,就要让人相信你就是沈浩。  相似文献   

4.
石刻 《党建文汇》2011,(4):45-45
电影版《武林外传》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电影版续集又在众人的期盼中上映了。两部电影都沿用了电视剧的原班人马,还未上映就已让观众惦记了好久,都希望到电影院去重温过去的美好回忆。即将面世的还有电影版《奋斗》,据说《潜伏》《士兵突击》的电影套拍项目也在推进中。热门电视剧套拍电影形成了一股新潮流,这也算是中周电影市场空前繁荣的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5.
每逢新战士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都要放映《奇袭武陵桥》这部影片。这是一部由兵演兵,官演官的军事教育片,是沈阳军区献给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不久,便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拍为故事片《奇袭》,以后几乎年年十月份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都上映,在文革期间也没中断过。说明这部电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某个侧面。但是大家看这部片子时,却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更不知《奇袭武陵桥》为什么要改为《奇袭》?漫说今天的观众不清楚,就是当年参加过拍摄工作的大多数同志也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话得从1958年秋天说起,当时总参二部召开部队侦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趁现在很多侦察人员还  相似文献   

6.
郭庆晨 《奋斗》2001,(5):55-55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官至巡抚的于成龙奉旨回乡葬母,马车上的十来个大箱子引起了向来时于成龙不满的同僚索伦的猜疑:平素一贫如洗于成龙。何以会携带这么多的东西回家呢?其中必然是金银财宝无疑,果然如此的话。于成龙的清廉之名便是装出来的了。于是。索伦追上前去,执意要查抄于成龙的行装,  相似文献   

7.
非常凑巧,在2009年元旦前的大档期,先后有两部题材极为相似的影片上映,这两部片均为人物传记片,地域上是一南一北,行当上是一文一武,两个主角同样均由香港明星演出,而且两人在民族危难时期均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最早上映的是《梅兰芳》,随后上映的是《叶问》。  相似文献   

8.
同纪宣 《先锋队》2014,(6):25-25
不久前,由大同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市文广新局承办的廉政文化精品剧目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在大同市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赞中,圆满地结束了在全市11个县区的巡演活动。演出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剧中于成龙刚正不阿的品格操守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百姓情怀使党员领导干部深受教育。观演之后,大家纷纷表示,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4,(5):44-44
近年来,吴子牛、杨亚洲、唐李礼、陈家林等著名导演对景泰都情有独钟,成龙、金喜善、唐国强、倪萍、濮存昕、刘威、陈好等国际国内著名演员也纷至沓来。《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西部热土》、《天下粮仓》、《汗血宝马》、《惊天传奇》、《雪花那个飘》、《神话》等多部优秀剧目在这里拍摄外景.先后被搬上银幕、荧屏,景泰因之走进亿万观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6,(2):16-17
在《封神演义》里,二郎神瞧不上土行孙。可是,任你二郎神有数十种的变化.却唯独钻不到地里面去。别看土行孙只有这一招,但却让八方神圣在关键时候也不得不仰仗他。猫跟虎比起来,可谓万般不如,但就是能上树。这就行了,任你老虎急死也拿老猫没得办法。快乐大叔看电视。看到有记者采访成龙,记者问成龙最怕什么,你猜成龙咋说,成龙说他怕虫子,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先锋队》2014,(33):48-51
吕梁市:强化廉政教育弘扬优秀廉政文化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吕梁市调研考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弘扬我市优秀历史廉政文化,运用历史智慧推进我市反腐倡廉建设,吕梁市纪委和吕梁市委宣传部举办系列活动强化廉政教育,弘扬于成龙廉政文化。一是从9月29日开始在全市13个县市区和市直单位巡回展演28场廉政精品剧目《廉吏于成龙》;二是在吕梁电视台和吕梁日报开设“党委(党组)书记谈主体责任”专栏;三是在吕梁日报开设“纪委书记谈  相似文献   

12.
前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艺术地再现了于成龙自甘淡泊、勤政爱民的事迹。那么,历史上的于成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虽说年已45岁,但仍“英气有余”,想做番事业。于成  相似文献   

13.
明人曹臣所编《舌华录》载,苏轼一日饭后散步,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你们说说看,此中所装何物?"一婢女应声道:"都是文章。"苏轼不以为然。另一  相似文献   

14.
以孔繁森精神演好《孔繁森》彭一“以孔繁森精神演好《孔繁森》”,这是山西省话剧院提出的口号。他们把演孔繁森和做孔繁森式的人统一起来,全院上下,同心协力,拧成一股劲,一心一意地创作、排演。剧组全体同志,尤其是党员和党员干部,都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起带头...  相似文献   

15.
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再现了康熙年间两江总督于成龙迭宕起伏、险象环生的官场生涯和催人泪下、荡气回肠的情感经历。历史上的于成龙曾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在满清王朝腐败成风的官场上卓尔不群,特立独行,引领一股清风,实为难能可贵。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当前全党开展的反腐败斗争中,领导干部们学一学于成龙是很有裨益的。造福一方 百姓拥戴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44岁的于成龙做了广西罗城知县。罗城地处山区,瑶、侗、汉杂居,民族之间械斗频繁,加之匪患成灾,县城只有6户人家、十几间草屋。他带着老家的…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党报研究》2006,(6):35-35
10月25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第39届年会在澳门举行,作为世界华文新闻传媒历史发展的标志性一页——继中国内地知名报纸《经济日报》、《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深圳特区报》、《大连晚报》和《华商报》之后,中国内地又有6家中文报纸正式加入世界中文报业协会。本届年会,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门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匈牙利、美国的百余家华文报纸派代表参加,为近年来参加年会代表人数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7.
电影《智取威虎山》近日上映,再现解放军东北剿匪之历史。然则,在解放战争期间,东北之匪,究竟是怎么回事?东北之匪都是"政治土匪"解放战争期间,东北出现了一些"土匪"。其中让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了。  相似文献   

18.
学芝 《廉政瞭望》2012,(2):58-59
每到年关,贺岁片战场都硝烟四起,2012年元旦春节前后亦不例外:30多部电影争相上映,抢夺票房——来不及等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龙门飞甲》摆罢擂台,徐静蕾的《亲密敌人》就悄然杀人。很快,粱朝伟主演的《大魔术师》也加入血战。 “今年没有贺岁片,与君一起重温那些熟悉的旋律吧。”当《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领衔酣战之时,曾执掌贺岁片大旗的冯小刚却拿起了“指挥棒”,准备了一场电影音乐会与观众“不见不散”。重温的是15年来冯氏电影里的音乐,回顾的却是贺岁片15年之轨迹。看似超脱纷争之外,实则紧扣贺岁之弦。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与当代》2004,(12):48-49
陈泽伟在2004年第43期的《嘹望》上撰文指出:在所有的应激性职业中,警察心理压力最大、心理障碍最多,属于高风险、高负荷、高强度的“三高”人员。警察已经成为一个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之一。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警察是与各种阴暗面打交道最多的群体。警察仅在任职头三年耳闻目睹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生中见到的还要多。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