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公仪休“嗜鱼不受鱼”说起刘向东《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仪休很喜欢吃鱼,当了鲁国的相国后,很多人送鱼给他,他都婉言谢绝了。他的学生劝他说:「先生,你这么喜欢吃鱼,别人把鱼送上门来,为何又不要呢?」他回答说:如果经常收别人送的鱼,就会背上...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连日的绵绵秋雨浸润着古都南京,给在“火炉”炙烤中煎熬了多日的人们送上了丝丝凉爽。然而,刚从高高的省供销社主任“宝座”上跌落下来的周秀德的心情却怎么也冷静不下来,就像这阴晦的天气,糟糕透了。就在这个月的15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他进行了宣判: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捕后,他一直缄口不语,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办案人员无从下手,可他怎么也没料到,判决书会来得那么快,检察官以“零口供”给他定了案。他将在铁窗中度过漫漫生涯……  相似文献   

3.
丁一鹤 《求贤》2013,(6):56-57
“给你几百万元,你给买个副省长吧!”这话口气真大,你敢说吗? 别人可能不敢说,但有人敢说,还敢做。这人就是腰缠万贯的商人王雨石。不幸的是,王雨石委托“玩转组织部”的神人邹焰焰、“平趟公安”的牛人刘军茂,能帮他的两个博士市长朋友买到大官的这两个人,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可靠。  相似文献   

4.
正刘邦无疑是秦末最幸运的"老板",在他的集团中,"白骨精"众多,比如以萧何为代表的前朝白领,以韩信为代表的军事骨干,以张良为代表的谋臣精英,除此,就连他的御用司机,也是个百分之百的锦绣人物。这个人就是夏侯婴。夏侯婴即汝阴侯,又叫滕公,跟刘邦是发小,后来做了刘邦的太仆,也就是专职司机,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给力的御用司机。在刘邦集团里,夏侯婴在职场上实现了其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当然,他的潜能能够被充分激发,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刘邦这个老板的那套用人哲学:让吃苦的人吃香,让实干的人实惠,让有为的人有位。  相似文献   

5.
扛鼎与拔山     
在我国历史上,有个楚霸王项羽。据说他力大无比,一人能打得起一个鼎;他曾打过七十余次仗,从来没有人能胜过他。后来,他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还单枪匹马杀了百人,冲出了重围。他虽然这样勇敢善战,武艺超群,但是他不会团结人,不会使用人。在他手下,人才不少,却什么作用也都不能发挥。如有一个很有才能的陈平,曾提出过一些好点子,然而楚霸王置若罔闻,当成“耳边风”,气得陈平跑到刘邦那里去  相似文献   

6.
适应环境     
孩儿他爸,给娃起个名吧。听说起贱名好养活,长大了有出患,又能发家。 那就叫秃驴或狗蛋吧。长大到城里开个公司挣钱给我花。 真没文化。你咋不盼他当个村长、乡长啥的,俺也没白给他当妈。  相似文献   

7.
正朱买臣在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很大,只因他是一个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在那个年代,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得从小吏干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是个异数。宣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切需要若干通经之人,他欣赏的公孙弘以及朱买臣,正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8.
文章与道德     
清代笔记《啸亭杂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王西庄的读书人,后来做了官;他很会写点文章,却热衷于贪图利禄。人家问他:“先生学问富有,而乃贪吝不已,不畏后世之名节乎!”此公答日:“贪鄙不过一时之嘲,学问乃千古之业。余自信文名可以传世,至百年后,口碑已没而著作常存,吾之道德文章犹自在也。”我喜欢读野史杂记,多少知道一些古代学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穷人,他每天给人挑水以换取一点食品,他总怕自己死后升不了天堂,于是就去问一个修士:“我死后能进天堂吗?为什么我的担子总那么沉重,是不是上帝要惩罚我?”修士说了一句他没听懂的话,他摇了摇头,就走了。  相似文献   

10.
张鸣 《廉政瞭望》2014,(7):51-51
朱买臣存西汉,不算一个大人物,但他的名气在后世却很大,只因他是一个靠苦读做官的模范典型。在那个年代,小百姓要想混官场,一般得从小吏千起,还要有牛人推荐。大把的机会,都给了富人。像朱买臣这样,虽能读书识字,但家贫如洗,最后靠讲经得到皇帝赏识的,是个异数。宣称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急切需要若干通经之人.他欣赏的公孙弘以及朱买臣,正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1.
这个年过得让老梁感到有些窝囊。年前腊月初,老伴胃病突发,送医院动了手术。老梁白天黑夜侍候老伴 20多天。老伴接回家了,老梁自己又病倒了。他昏昏睡了整5天,等他头脑清醒精神稍好了一些已是大年初四, 三天年都已过了。没过好年对老梁来说不要紧,重要的是按常例初六要给领导拜年,那是非去不可的事。从上世纪90年代初林业局就有了这样的规矩,全局职工要给领导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安福县的罗水生给秦和县县委书记写了一封敲诈信,声称他掌握了足以使这位书记身败名裂的照片和资料,要他送交一万元的“保密费”。这位县委书记得知后拍案而起,在信上批道:“我问心无愧,不接受任何敲诈,盼公安机关侦破以正视听!”罗水生落网后,审判长问他:“你怎么会敲诈县委书记?”罗答:“我认为当官的都贪污受贿捞大钱。敲诈当官的,他们会把钱送来,不会去报警。”这位县委书记敢于如此,就在于他“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  相似文献   

13.
晏婴是春秋末期的齐国宰相。有一次,他正在家中吃饭,突然齐景公派人到他家来了,他得知这位大臣还没有吃饭,便将自己的饭分出一半请客人吃,结果客人和他都没吃饱。使臣回府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齐景公。景公昕后,十分感慨地说:“晏婴家里这样穷,我却一点也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便派人送一大笔钱给晏婴,让他作为招待宾客的费用。可晏婴坚决不收,一次又一次地向来者陈说,  相似文献   

14.
被书击倒,很甜蜜也很充实。一生中这样的感觉屈指可数,这次读王重旭的《读书献疑》,又一次体验了被书击倒的感觉。10年前,作者在报纸上开了一个“侃大山集”的专栏,谈人生的各种问题,他本想自己开个路,别人跟上来,他就罢手。路是开了,别人却没跟上来,读者又每期如饥似渴地等着看,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许多人在这个专栏的文章发表时就定期剪报。后来,他把专栏  相似文献   

15.
姜明广 《奋斗》2021,(3):40-40
明天你就走了,我没机会送你;你明天就走了,没机会来看我。……他日,你带着自由回来,我拿着自由迎你。不然,你就要看着一个坟儿说:"我把他给你带来,你却已为他而死了。"这是革命烈士马骏1919年在狱中写给友人的诗中的一段。马骏1895年出生于吉林省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一个回族家庭,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家之一。马骏一生投身革命,是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驱,也是旧军阀的"眼中钉"。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202年,垓下一战,刘邦战胜"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统一中国.2月初三,刘邦正式即位称帝,定都洛阳.5月,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盛大宴会,庆祝全国统一.会上,刘邦让群臣畅所欲言,找出汉胜楚亡的原因.王陵首先说:"陛下平时待人傲慢无礼,动不动就发脾气,但是,赏罚分明,量才授职,能把城邑封给有功之臣,所以将士都愿意为您效劳.  相似文献   

17.
不沾光     
秋时期齐国的相国晏子是一位正直勇敢、不畏强暴、廉洁奉公的贤相。晏子为相,把齐国治理得非常好,然而一位堂堂的相国,家里却很穷。一天,晏子刚坐下来吃饭,齐景公派来找他商量国事的使臣到了。晏子听说使臣还没吃饭,就把自己的饭分一半给他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就把这个情况告诉齐景公,景公很吃惊,说:“相国家里这样穷,我一直不知道,这是我的过错。”马上派人送去一千两黄金和一千石粮食,晏子说什么也不收,送了三次都被晏子谢绝了。又过了几天,晏子乘车上朝,半路上碰到齐景公出城。齐景公让人停车,…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到怀柔区北宅村采访,看到党支部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上写着"扶贫帮困,与民同心"几个金字。我问村党支部书记谢长明是怎么回事,他给我讲了如下的故事:那是2001年10月,一天早晨,该村青年村民魏某来到村委会,声称取一封来信,可是一村干部给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魏就来横的了:"你当头儿是咋当的,你得给我找去!"他吵吵一阵子,就气囔囔地走了。要说这位村民脾气不好是出了名的,他打小妈就死了,不好好念书,终日游逛,爱打架敢下手,拿刀砍过人,因触犯刑律曾"进去"过。"出来"后虽结了婚,但坏脾气不改,还是爱打架,在哪儿也没干长过,所以家里日子也过得不咋样,越过得不咋样他就越没好气,破罐子破摔了。第二天早上,他又来了,还是为头天  相似文献   

19.
美女总裁爱拥抱 老秦快50岁了,没退休,但也不上班。偶尔跟单位几个境遇相同的同事小聚,酒还没喝就骂,逮谁骂谁。以前他不这样,他们都不这样。  相似文献   

20.
吴国安睁开眼,天已经亮透了,懒腰都没伸一下,就起了床.昨晚睡觉前,办公室主任给他交待过,乡党委刘书记今天要去乡下送种子,要他早点把车开到种子站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