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中国的未来取决于官民如何互动。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自下而上启动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假象。在过去30年间,社会并没有成为一个足以对中国社会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力量。事情的变化是在最近这几年。这就是我多次引用裴敏新的话所说的"社会生态已变"。虽然现在还很难乐观地断定民众左右历史进程的力量有多大,民众力量的发挥还需要通过对上层政治的影响才能实现,但必须要看到,民众和社会已经成为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两种力量的互动。能够给中国带来希望的,是两种力量良性互动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腐败不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而且是影响党执政地位的最大隐患。在探索反腐败的措施方面,除了健全现有规章制度外,还应探索在制度外寻求反腐败的动力。抵制腐败,防止公权异化,最根本的动力来自社会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2):28-28
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民主性。既有自上而下的执政党的领导,也有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参与和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认为腐败源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因此,克服腐败的直接有效手段就是国家回归社会。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下建立以党为核心、依靠党的组织和体制推进反腐败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法律地位恢复和权威建立,反腐败工作在政党和政府作用下的推进。由于社会力量缺乏,先后出现了问题。因此,推进反腐败工作,需要建构政党、政府和社会有机结合的反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是反腐败斗争的内在要求首先 ,腐败是公共权力的滥用 ,而权力主体的本质 ,决定了参与反腐败斗争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权力的人民性要求掌权者掌权为民 ,执政为民。而现实的权力嬗变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了人民的利益 ,实质上是对人民权力的剥夺。因此 ,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群众 ,在权力和利益受到侵害 ,掌权者信任度下降的情况下 ,有权而且必须对委托出去的权力实施监督检验 ,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去 ,运用检举、揭发、举报、举证等合法手段 ,同滥用权力的腐败行为作斗争。其次 ,反腐败作为权力的特殊运作形式…  相似文献   

6.
高延 《奋斗》2007,(1):24-25
过去的一年,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治标治本同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中国社会的反腐败斗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独特的监督形式,具有公开性、广泛性、及时性的特点,对腐败现象的公开曝光,广泛监督,及时惩治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影响了其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健全新闻舆论监督机制,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为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创造必要的条件;立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加大新闻舆论监督立法建制的力度;新闻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8.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不仅是政治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反腐败要充分认识社会监督功能在国家政治生活及反腐败中的重要价值,培育打造通过社会监督预防和遏制腐败的社会氛围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建立起全社会先进新型的政治文化观念,还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政治法律制度,更需要培养文明高效的政治实践行为,而这些都需要以反对腐败作为基本的前提条件。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反腐败和发展经济是辩证的统一。然而,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些人把反腐败同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认为加大反腐败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会起到“刹车”作用。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才能够更好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6,(2):28-29
中国反腐败斗争在过去一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目前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中央纪委有关人士将其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在打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权;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在打击高官腐败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腐败;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斗争。最新一期《瞭望》载文称,这五个新的动向表明,中国的反腐败战略正在发生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了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为我们指明了防治腐败的治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反腐败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反腐败方面具有规定内容广泛、强调国际协作等特点,我国作为《公约》的缔约国,应根据《公约》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反腐败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将我国的反腐败工作与国际反腐败工作衔接,加大对腐败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反腐败的五个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败斗争呈现出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的五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是腐败的滋生、蔓延期,九十年代是腐败泛滥的高峰期。由于社会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5.
16.
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严重政治斗争.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把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7.
腐败是寄生在现代国家肌体上的一种痼疾,腐败的实质是公权私用,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制度问题是影响腐败程度的重要因素.反腐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党、国家与社会的有机联动与合作.应当探索当代中国反腐败工作的推进路径,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和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邹星  袁俊 《求实》2006,(3):21-2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通过加强反腐败斗争中的制度建设,使党依法执政有了坚实的基础,才能自觉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杜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20.
黄蕾 《世纪桥》2008,(4):9-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民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腐败现象也时有发生。江泽民深刻地论述了腐败现象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把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提出了教育是关键、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以及标本兼治等系统的反腐败思想,不但将现实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引向了深入,也创新了党的反腐败斗争理论和党风廉政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