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春芳 《行政与法》2007,(10):53-55
浦东要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突破城乡分割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要积极探索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推进"三个集中",探索城乡功能开发一体化;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城乡保障体制一体化;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探索城乡就业体制一体化。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制度性障碍,为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镇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促使乡镇政府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无论是"半自治论"、 "虚化论"还是"取消论"在目前都不适合乡镇政府改革的实际.笔者认为,对于乡镇政府来说,应在保留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监察》2009,(14):F0002-F0002
江西省抚州市纪委、监察局按照省纪委、监察厅提出的“拓展源头治腐领域,推进廉政阳光工程建设”的要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体制、财政管理体制、招投标交易体制、税收监管方式、“三务”公开等五项改革,建立五个监督平台,构建了具有抚州特色的“廉政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4.
司法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三个至上"原则,体现政治性、人民性、法律性,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已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和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我国西部地区而言,在技术落后、人力资本匮乏的制约下发展农村经济,资金要素至关重要。良好的农村投融资体制能够将农村资金高效地转化为农村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村产出的提高。然而,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并不能适应"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造成西部农村发展面临资金短缺与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双重"瓶颈"。从法经济学视角可以发现,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变迁轨有着特殊的演化逻辑与规律,为此,应有针对性地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实现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地区农村投融资体制的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6.
落实"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任务,对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意义重大。深刻领会决定精神,对行政执法和执法体制的概念、当前行政执法的突出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所应遵循的原则、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等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公义 《中国司法》2012,(11):37-43
所谓司法体制,国际上通行有广义司法体制和狭义司法体制之分。狭义的司法体制仅指法院体制,广义的司法体制则包括审判体制、检察体制、侦查体制、裁判执行体制和为保障司法机关正常运营的司法行政体制及其相互关系。本文采广义司法体制的概念,并参照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进行分类,以便于中国人理解并便于与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进行比较。一、审判体制在此广义司法体制语境下,审判体制即法院体制。一般来说,国外的法院体制比较简单,有的简单到就是法院的审判体系。而中国的法院体制比较复杂,除了审判体制外,还包括许多司法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8.
信访体制在中国宪法框架中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之伟 《现代法学》2011,33(1):3-17
在我国宪法框架下,信访属于辅助政制的范畴,在历史上它是我国核心政制效能严重不足时应运而生的代偿性体制。因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信访体制一度在我国宪法框架中居于主导地位,后随着核心政制效能的逐渐恢复,其正义推进功能有所收缩。当信访体制发挥对核心政制的补充效用时,两者会相得益彰,若处置不当则难免造成两者间发生"零和博弈"。过度强调信访体制的作用,试图让它承担明显属于核心政制的功能,从中长期的观点看可能失大于得。我国宪法框架现在和未来的走向,应该是核心政制和辅助政制依宪法精神和法治原则各自回归其本位。从根本上说,消解信访困扰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改革提升核心政制的正义推进效能。有必要改革现行信访处置机制,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消除信访体制运行造成核心政制地位、权威和效能减损的现象和倾向。  相似文献   

9.
杨鸿台 《犯罪研究》2001,3(5):21-24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现行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存在的某些缺陷和漏洞,以及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五风"问题等,是经济腐败现象高发的土壤和条件.采取体制创新举措,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外在根本保证;在思想上筑起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滋生的内在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党政领导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在认识我国党政领导体制发展历程、已取得成果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和谐社会中党政领导体制理想状态的探索可以为我国党政领导体制改革提供方向的指导,以党政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和谐,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司法体制"一词的出现源于司法改革。它应当是指司法机关的设置、领导或监督体制、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具体包括审判体制、检察体制、侦查体制、执行体制和司法行政事务管理体制。司法体制与司法制度、司法程序、司法工作机制既有联系,也有差异,在司法体制改革中应当加以区分。同时,与外国的司法体制相比,我国的司法体制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行政审判上的"无漏洞"之权利保护缘于德国,是"行政诉讼的基本规范",保障人民尽可能享有"无漏洞"之权利保护。实践中,因行政审判体制效仿民事审判体制设计,存在地方化、行政化等诸多缺失,运行欠佳。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又缩小了对公民公民权利的司法救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的大视野下,为公民在行政诉讼中提供"无漏洞"司法救济,是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努力的目标。本文以"无漏洞"司法救济为视角,剖析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现状症结,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就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作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实质,加强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考研究,重点突出"调"、"转"、"查"、"新",全面履行职责,建设廉洁政治,以实际行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调,就是要调整职能、聚焦主业。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握定位、聚焦主业、调整职能,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相似文献   

14.
方法论视角下的治理理论与中国乡村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乡村治理理论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它立足于农村社会实际,寻求以历史和现实资源解决问题.乡村治理主要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中心,但又涉及到现实中国各方面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社会产业结构、利益实现、社会结构、区域协调等问题.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问题应包括乡村治理体制的创新、乡村治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乡村治理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司法》2004,(9):1-1
最近,司法部在辽宁大连召开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张福森部长在会上表示,今后将继续深化司法行政体制六项改革,进一步促进司法行政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完善。“深化司法行政体制改革”堪称本次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的主题词。当前,司法行政体制六项改革主要包括:继续推进监狱体制改革试点、社区矫正试点和公职、公司律师试点,深化公证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推进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改革。张福森部长指出,这些改革目前都处在关键时期,有的需要巩固成果,扩大试点;有的还需要理清思路,克服障碍。在2004年底以前,监狱体制改革第一批6个试…  相似文献   

16.
公证体制问题,是研究和破解诸多公证问题的一个基础性命题。现有的多元化的公证机构及管理体制的发展前景问题,并未因200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施行而有定论。从理论视角深入探究和剖析这一命题,对于推进当前公证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研究建立中国特色公证体制的考量因素公证体制,包含公证机构体制和公证管理体制两个方面。纵观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各国公证机构体制各异,即便同为大陆法系国家,相互间也有较大差异。与之相对应,公证管理体制亦呈现多样化。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公证体制,需要综合考量以下因素:…  相似文献   

17.
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紧紧围绕监督执纪问责,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是中央纪委落实中央关于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的重要决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是党中央从当前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出发,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如何通过深化"三转"工作,加强新形势下反腐  相似文献   

18.
孙畅 《河北法学》2011,29(6):127-134
有效的国际气候体制安排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途径。气候变化与发展的冲突是国际气候体制构建中的核心"张力",负担的分配与公平、率先减排的利弊得失以及不确定的发展进程都会影响国家参与气候体制的意愿。国家制度惯性以及国家转制的代价则是制约国际气候体制构建的瓶颈。唯有通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府的"智能型"决策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将发展融入气候变化问题之中,国际社会才可能逐渐走出气候治理方法和手段上的僵局,构建起有效的国际气候体制。  相似文献   

19.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2020,(5):153-160,F0003
2019年12月17日,全国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会暨第二届"羊城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少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龚稼立,广东省委政法委、广州市委政法委负责同志,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各高级人民法院分管司法改革院领导,部分中基层法院院长,部分专家学者、第二届"羊城杯"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征文活动获奖作者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专题研讨环节共设4个专题,与会代表分别围绕"完善审判权和审判监督管理权运行机制""健全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法院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深化互联网司法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专题发言和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是在传承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传统的基础上,在苏联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司法体制面临着进一步现代化改革的课题。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体制,应当正确处理党委、纪委和司法机关的关系;以审判为中心,理顺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关系;推进司法体制去地方化影响的改革;探索法官、检察官依法独立办案;法官、检察官分类管理;统一刑罚执行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