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蓉 《四川党史》2003,(2):22-25
权利与义务作为既矛盾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多种关系。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有利于在实践中正确把握和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而确保权利义务价值的实现。一、权利与义务的一般关系(一)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与具体关系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是对特殊和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抽象化和普遍化。因此,权利义务的一般关系概括了所有特殊或具体权利义务关系的现象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利义务主体的广泛性。凡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主体都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即权利义务的主体。所以,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刘玉红 《求实》2006,(Z2):105-106
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是指取得夫妻身份的男女双方基于该身份依法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在有的教材中被称为配偶身份权,或称为配偶权.尽管男女双方是自愿而结为夫妻的,但由于这一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系涉及到社会伦理、道德等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所以不同时代的各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对夫妻人身关系的立法规定.各国、地区的婚姻立法均规定夫妻之间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夫妻这一特殊的法律主体进行法律调整.而且,婚姻立法关于夫妻身份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强行性规范,不能由当事人通过契约予以排除.但是任何一方配偶均不得通过强制行为实现这些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3.
杨旭东 《党史博采》2009,(6):50-50,53
以人民币结算业务、代理业务、银行卡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成本低、风险小、收益好,已经被各家商业银行放到了重要战略地位.由于中间业务产品往往是不同金融产品的组合和衍生,因此在法律关系上表现为多重法律关系的组合,不同权利、义务的衔接.  相似文献   

4.
权利设计是一种分配社会资源的制度安排,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这种安排。法律以权利为本位设计权利机制,传统礼制以义务为本位设计权利机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比较法律与传统礼制两种权利制度的安排,我们有可能得出一种新的视角。在这种视角下,我们把法律社会中强调天赋人权和个人自由的权利分配机制称为空间性分配机制,而在礼制社会中则是一种与空间固化的社会秩序相适应相互补的时间性权利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益是法律产生的基础,法律对利益的调整表现为:表达利益要求、平衡利益冲突与重整利益格局;法的价值是主体要求在法律中的一种表达,反映了法律作为客体对主体即人的一种属性;权利、义务是法的基本内容,它贯穿于法律现象逻辑联系的各个环节。利益、法的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三者的关系体现为:利益是法的价值和权利义务的"物质化"基础,法的价值是法的利益的抽象化存在,法律权利义务则是利益的法律化表达。  相似文献   

6.
环境人权的本质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而产生的环境人权理论陷入矛盾的困境之中,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已有人权体系相冲突,另一方面环境人权与当今世界民族国家的分立事实不相适应.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的特质及其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应对环境危机的要求格格不入,造成环境人权困境的最根本原因在于认识论的矛盾.当前,各国有关法律所规定的环境人权在本质上都是对各主体的环境义务的确定,伴随着全球性环境危机对"权利"话语的打破,只有"环境"与"义务"的结合才是摆脱环境人权矛盾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7.
《前线》1993,(17)
什么是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同公民的义务和权利是什么关系?所谓公务员的义务,是指国家法律对公务员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即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公务员所应该履行的某种责任。其涵义是:第一,国家规定公务员的义务,是为了保证公务员在国家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模糊不清,权利和义务不界定,致使双方经常会因权利和义务之争发生法律冲突,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厘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界定高校与学生在不同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对加快高校的法制化进程,实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文明的法治校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婚姻家庭,是男女两性以爱情为纽带结合组成的。我国的法律规定,在婚姻家庭中,男女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法律上男女权利的真正平等并未完全实现。一、婚姻自由权在妇女的众多权利中,婚姻自由权是一项主要的权利,它能否实现是妇女有无独...  相似文献   

10.
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认识和把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切实做到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积极履行公民义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它们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610页)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保护…  相似文献   

11.
筱萍 《奋斗》2001,(9):48-49
权力和义务是什么关系?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还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可见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具有统一性,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新《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双方主体既是一种保障,又是一种约束,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古代法律,其服务的核心对象不外乎是家族主义、集体主义乃至国家主义。这些法律在本质上是义务本位的,是为利益集团说话的,几乎看不到权利本位法的影子。究其原因,以人治精神为宗旨难以确立权利本位法,为自然经济所束缚难以发展出权利本位法,维护封建统治的法律体系难以衍生出权利本位法,传统文化中维权意识的缺失抑制产生权利本位法。  相似文献   

14.
维权·保障     
正如何确定劳动争议受案主体?确定劳动争议案件受案主体应以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为依据。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下列条件限制:(一)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所谓劳动权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或能力。所谓劳动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  相似文献   

15.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自身特殊的本质,法律的本质是构成法律现象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诸要素中权利、义务和国家强制力的矛盾运动是法律的本质表现,同时其他社会现象通过这种矛盾运动对法律产生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淑娴 《党史博采》2009,(12):32-32
新《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双方主体既是一种保障,又是一种约束,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对人工智能所涉及的法律问题的理解要走出具象化、拟人化的误区。遍布于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交易平台、社交平台和订制新闻平台之中的机器学习算法才是对社会关系和相应的法律关系冲击最大的人工智能形态。智能化平台的涌现,一方面带来了新的国家安全和主权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公私关系以及防卫国家权力的权利保障机制面临着挑战。本文从安全、发展、创新与个人权利三个维度及其相关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智能化平台的治理结构,为比较、理解和评价智能化平台的法治化路径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实际上同时具有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两种不同的法律身份,因而与学生实际上构成了行政和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我们只有认清这两种法律关系的性质,才能对高等学校与学生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作出明确的界定,才能更好地规范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和行政行为,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19.
悬赏广告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是悬赏广告的法律效果.当悬赏广告合同有效成立之后,在广告人和行为人之间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即版权法)是确认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某些特殊权利,规定因创作、传播和使用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制定著作权法,建立著作权保护制度,从法律上保证了作者对其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和经济权利,也保护了为作品的发表与传播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传播者的合法权益。我国1990年制定的《著作权法》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及主要法律渊源。新闻出版业与著作权法有密切关系。新闻媒体及其成员是新闻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新闻产品的传播者。新闻产品传播过程中,作者、传播者及社会受众相互发生密切社会联系和利益关系。为了维护作者、传播使用者及公众之间利益平衡,调动广大作者创作的积极性,著作权法不断调整三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规范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