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情绪是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以往文献中关于讯问中犯罪嫌疑人情绪的研究,包括分析情绪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作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情绪特点,犯罪嫌疑人情绪的外显——非言语行为,以及影响犯罪嫌疑人情绪的方法,以帮助侦查人员有效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进而推进侦查讯问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郑谊英 《湖湘论坛》2004,17(5):49-50
犯罪嫌疑人虽然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 ,但犯罪嫌疑人也是人。把犯罪嫌疑人当作人看 ,尊重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的人格尊严权 ,这是犯罪嫌疑人享有权利的基础。因为一切人权都源于人类固有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上的公民权和人权是以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的 ,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权 ,也就是承认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3.
犯罪嫌疑人是侦查阶段有证据说明其可能涉嫌犯罪并将可能受到刑事追究的人。从地位上看,犯罪嫌疑人是刑事案件的当事人;从属性上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不确定性;从行为表现看,犯罪嫌疑人具有人身危险性;从权利上看,犯罪嫌疑人是权利同时受到限制和保护的人;从犯罪信息上看,犯罪嫌疑人是一个刑事犯罪信息源。了解和把握犯罪嫌疑人的这些属性,有助于推进侦查,降低侦查风险, 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4.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因素,探讨了控制和制服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战术的组织与实施方法,并针对当前公安民警在对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的执法战斗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公安民警在执法战斗中能更有效地控制与制服持凶器的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6.
犯罪嫌疑人的财产权是其基本权利之一,侦查程序特别是搜查、扣押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财产权利。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存在滥用搜查、扣押侵犯犯罪嫌疑人财产权利的现象。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赋予犯罪嫌疑人相应的权利,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财产权的保障,以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宪法权威,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有较强的对抗讯问的意志。在面对是否供述罪行的动机选择中,犯罪嫌疑人自身存在的期待得到从宽处理的优势需要,与讯问人员使用的恰当的讯问方法相结合,即可以促使其产生供述动机。对犯罪嫌疑人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讲明主动供述罪行可以得到从宽处理,同时结合亲情感化和唤醒良知等方法,对有从宽期待的犯罪嫌疑人具有较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审查起诉中倒签期日与预借期间侵犯犯罪嫌疑人期限利益,讯问形式化侵犯犯罪嫌疑人诉前申辩权利,滥用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及退回补充侦查的规定变相延长羁押期限,限制律师与犯罪嫌疑人会见侵犯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强化人权保障的立法工作,为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提供规范保障;强化司法者现代法治理念教育,为犯罪嫌疑人权益的保护提供主体保障;强化部门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做好犯罪嫌疑人权益保护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钱丈亭 《公安教育》2003,(8):45-45,44
审讯犯罪嫌疑人是侦查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成功的审讯是犯罪嫌疑人如实、彻底地供述所犯罪行的必备条件。但是在审讯工作中,犯罪嫌疑人拒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决心相当大,侦查人员在审讯中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分析犯罪嫌疑人拒供的原因,进而研究相应的对策,对于指导审讯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审讯受挫的原因(一)个别审讯人员在审讯中非法使用刑讯逼供。刑讯逼供对犯罪嫌疑人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嫌疑人知道刑讯逼供是违法的,知道侦查人员不敢打伤、打死人,从而继续对抗执法机关的审讯;二…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法使用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来指称处于不同诉讼阶段的被追诉对象。在立法上,被告人身份的起止界限是明确的,但对于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与撤销法律却未作任何的规定。明确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立和撤销无论对于被追诉者的权利保障还是刑事诉讼程序本身的操作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犯罪嫌疑人身份的确认应当在侦查立案制度改革的前提之下,区分现行犯案件与非现行犯案件来进行:对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可以在其到案之后以口头的方式完成;对非现行犯的犯罪嫌疑人身份确认则应当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对现行犯,在经过及时的讯问与调查之后,如果其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及时以口头方式撤销其犯罪嫌疑人身份;对非现行犯而言,如果侦查终结证明其不构成犯罪的,应以书面方式撤销,如果在法定的期限内案件无法侦查终结的,非现行犯可以申请撤销其犯罪嫌疑人身份。  相似文献   

11.
在新《刑事诉讼法》实施的新形势下,侦查审讯工作需要转变观念,将审讯模式转为对嫌疑人心理操控和强制为主的新模式。供述中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是嫌疑人在供述情境下必然产生的心理现象,对其进行正确的解读和引导是必要的。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关于自我服务偏见这一心理现象的研究发端早,形成的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完善。要研究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的诊断与引导,需要先以社会心理学对自我服务偏见已有的研究为基础,将其纳入犯罪嫌疑人供述心理研究范围内,明确供述中犯罪嫌疑人自我服务偏见现象的特殊性及其作用形式,然后在具体审讯实例中对其进行准确诊断和正确引导,以达到顺利讯问,获得真实供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审讯的过程是为了克服嫌疑人被认为有罪的预期的阻力,获得法律容许的供词。因此,审讯的目标就是制造和增加犯罪嫌疑人的焦虑和绝望,减少其否认和沉默,以获取口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侦查人员采取的战术,包括隔离犯罪嫌疑人,然后采用正面或负面的激励。该文通过理解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情形下如何做出决定,然后描述虚假供述中的存在问题和外在因素,什么情况下会把无辜的人处于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3.
从侦查讯问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犯罪证据状况和犯罪发现概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计算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具有侥幸心理强烈、畏罪心理不突出的特点。对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要采取“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运用以使用证据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为主、辅以利用矛盾的侦查讯问方法,并应注意侦查讯问言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立法的完善和受贿犯罪规律的变化,以往那种强攻硬取口供的侦查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侦破受贿案件的需要。检察机关应当将侦查受贿案件的工作重心前移,在传唤犯罪嫌疑人前全面细致地收集证据,同时运用各种审讯技巧突破犯罪嫌疑人口供,并固定各个环节的证据,如此才能顺利侦破受贿案件并确保案件质量。  相似文献   

15.
碎尸案属于危害大、社会影响大、破案难度高的恶性案件。在破案过程中,法医只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得出有利于破案的信息,才能有效地推断犯罪嫌疑人的特征,从而使案件的侦破取得突破性进展。推断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可以从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左右利手、职业、经济状况等几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使用武器控制并实施抓捕,是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对暴力犯罪嫌疑人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合理地运用武器控制、最大程度地限制罪犯的行为,是保证人民警察安全地接近、顺利完成抓捕任务的关键。文章从实战的角度研究如何在最后的接近中,有效控抓犯罪嫌疑人的技战术方法,以便提高人民警察临战处置能力,并有效地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7.
新《刑事诉讼法》已经颁布实施,其中规定的“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被许多学者认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出于追诉犯罪的需要,侦查机关不可能在讯问中放弃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努力,而犯罪嫌疑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不可能毫无阻抗的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在这样一对矛盾体中,如何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就成为侦查机关在讯问中首要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许多案例表明,如果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将给侦查破案造成不利的影响,最早确立沉默权的英国从多年的司法实践中发现沉默权规定不利于查明案情,于1994年对沉默权制度作了重大修改.美国对实施了30多年的"米兰达规则"也提出了疑问,并通过判例规定了"米兰达规则"的若干例外.我国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坚持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19.
关于“沉默权”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政策的精髓在于鼓励有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坦白认罪,允许其进行无罪或罪轻的辩解,但不承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沉默权。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其实际意义就是限制警察的讯问权。我们不主张沉默权,并不意味着警察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虽然在某些案件中,口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但我们必须严禁刑讯逼供或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逼取口供。刑事诉讼证据较之民事诉讼中的证据要复杂得多,如果再赋予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则无异于为侦查工作设置障碍,将造成案件久侦难破。  相似文献   

20.
对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交通事故案件,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要实施讯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讯问,是一项严肃的执法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保障讯问及时、有效地进行,保障被讯问人客观、全面地提供有关事故的真实材料,对于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明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概念与要求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讯问的技巧,目的是为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业务部门和办案民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