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加坡,人们虽然对政府也有不满意的地方,但从未听到有人议论政府官员有贪污腐化行为,这是新加坡人最引以为自豪的地方。他们把新加坡政府的廉政.归功于被称为“现代新加坡之父”的前总理李光耀。早在五六十年代,东南亚一些国家独立之初,政府官员道德沦丧,贪污腐化,被某些西方国家称为“东南亚之癌”。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一位总理李光耀,立志要在新加坡根治这种不治之症。李光耀多次声明:我是政府总理,我可以造就出多个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我自己绝不能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1997,(10)
与顺德人谈话,常常会听到“香港”、“新加坡”这两个词。尤其是官员们,在谈到某项措施、某个改革时,常常不知不觉地谈到香港如何,新加坡如何,而我们又应如何。甚至在某些机构的设置上,也往往能看出来自海外的影响。这或许是顺德成功之谜的又一答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教授,2005年7月到10月,应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之邀做访问研究,得以对新加坡的制度亲历考查。回国后,他撰文总结考察成果,认为国内官员、学者所推崇的所谓新加坡经验其实存在很大的偏颇和误解,对人们了解新加坡产生了相当大的误导。为此,本刊专访蔡定剑先生,请他谈谈他所了解到的新加坡经验。令人困惑的新加坡《南风窗》(以下简称《南》):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都对新加坡推崇有加,大量的中国干部被送到新加坡学习考察,你作为一个法学家对新加坡的兴趣是从何时产生的?蔡定剑(以下简称蔡):过去…  相似文献   

4.
“问责”一词,近年屡见,大概是从“问罪”一词衍生而来。“问罪”太锐,“问责”舒缓,对那些并非直接肇事而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听来比“大兴问罪之师”一类语言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5.
双周·锐评     
《南风窗》2003,(13)
[反馈]什么样的“低薪”导致腐败王东京教授《“官改”三问》一文(载于《南风窗》2003年6月下)是篇深入浅出的好文章,但文中对“公务员加薪为何久拖不决”的解答令我疑惑。王教授论证公务员加薪的必要性,先肯定一个前提,即“高薪虽不能完全养廉,低薪一定导致腐败”。但恰恰这个道理我不明白,其一,现实生活中公务员的“低薪”已足相对棍念,王教授也注意到“现在党政官员名义工资虽不高,但实际  相似文献   

6.
现在我们都知道,无条件地实施“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往往会有缺陷和局限——在这个原则下,非主流的声音常被斥为异端邪说,少数派的权利往往受到漠视、压抑乃至践踏(据报载:在一个人人“各顾各”的村里,学雷锋做好事的复员军人被村民们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其结果,是人人都在自觉或不由自主地选择随大流、选择“中庸之道”——一个常见而又意味深长的小例子是:单位部门年终“评先”时,十几个、二十来个人坐在一起,评出的“先进人物”往往不是技术骨干,业务尖子,而是那些平时默默无  相似文献   

7.
高薪养廉行不通 现代人都知道,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要建立和完善公共权力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但由于监督者和被监督者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概念,因此引出两个新问题: 1.不能设想每个公职人员身后站着一个监督者; 2.谁也不能排除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合伙腐败的可能。 实践证明,以为高薪就能养出“廉”的思路行不通。目前,我国经济发达、人均收入水  相似文献   

8.
看了贵刊2005年12月上发表的《公共舆论时代的问责革命》一文,颇有几番思索。当上级官员赶赴出事现场并严厉责问下级官员的场面令很多传媒深受感动之际,该文作者却从中看出这是“自古以来的君王问责制习惯”;总结历史经验,作者认为,这种“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问责而非公众对政府问责的所谓‘问责制’,其实还不是什么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制”。只有真正达到“天权自我民权”的境界,亦即权力来自人民的授予,那么,“权力由谁授与,就应由谁来问责”的问责制才可能切实产生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功效。鉴于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都是从“公共舆论”的出现而…  相似文献   

9.
眼下,当很多手握高学历毕业证书的大学生正在为找工作四处奔波时,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却“高枕无忧”.多家企业到学校争抢人才,不少毕业生早已被企业高薪预订. 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中职生已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早已被企业预订一空.然而,由于社会上普遍存在“唯高考至上”的观念,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愿意选择中职学校.  相似文献   

10.
宋协峰 《工会博览》2006,(19):63-6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正在酝酿一场变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随着 TCL 集团聘请著名职业经理人吴士宏担任属下公司总经理的新闻被媒体“炒作”之后,广东华帝集团也提出了“只要你干得比我好”,就出高薪聘请你。而面对国内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境况,中国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能否早日发展壮大、成熟起来已成为更加迫切的问题。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社会阶层,他们通常需要运用全面的经营管理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独立对一个经  相似文献   

11.
高枫 《法制博览》2011,(1):65-65
高薪无法养廉,同样低薪也无法养廉,历史上大多数时期官员都是低薪,但贪腐行为并没有减少。甚至历史上有一段时期,当官是没有工资的。  相似文献   

12.
一家贸易公司高薪招聘业务员。在众多应聘者中,一位年轻人条件最好,毕业于名牌大学,又有在市外贸公司3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他坐在主聘官面前时,非常自信。 “你在市外贸的具体业务是什么?”主聘官问。 “做山野菜。” 主考官又问:“山野菜中,蕨菜主要是出口日本,以前销路非常好,可是近  相似文献   

13.
巴黎圣母院上空晨曦微露时,找寻住房的人便已匆匆四出活动。他们揣着各种证件、支票本和打电话用的零钱,争相拥向各个报亭,察看《费加罗报》上的房地产广告栏,然后奔往最近的电话亭去,因为那广告栏上的住房,很快便会被人租去了的。这样的情景,在西欧各大城市里都可见到。在罗马,一位美国石油公司总经理抱怨说,他找寻一间合适的房屋竟花了12个月的时间:“在新加坡造一间房子还比在这儿租一间容易得多。”在慕尼黑,德国居民发觉自己已被那些高收入的外国人挤出了世代居住的老住地。在米兰,那些交不起飞涨的房租的老寡妇被无情地赶出门外。在欧洲各处,那些让人租得起的住房似乎已不复存在了。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一场“世  相似文献   

14.
夏吟 《法制博览》2010,(4):52-52
过去,人们大多称州县一级的地方官为“父母官”,不过,在那个“十官九贪”的社会,真正配得上这个称号的并不多。只有那些公正廉明、贴近百姓的基层官员才配称为“父母官”。因为这一称谓,是从为百姓办事、受百姓拥戴的汉代的“召父(召信臣)”和东汉的“杜母(杜诗)”开始的。  相似文献   

15.
舆情     
《南风窗》2014,(8):17-17
舆论漩涡中的男女关系 中国有很多价值观色彩浓厚、经常成对出现的词语。“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跟官员艳情搭配存一起,仿佛官员应该并且能够做中国的道德楷模,而“女性”则跟“被玩弄”联动出现。好似她们是全无反抗能力和自我意志的孱弱羔羊。另外,当“富二代”还仅是显得“嚣张跋扈”时,一些嫩模已经被骂成了“绿茶婊”。“妻子智斗小三”的戏码更是从古装剧、近代戏一商演到现实中的风雨娱乐圈。  相似文献   

16.
王江雨 《南风窗》2013,(9):98-99
李光耀曾经指出,如果条件只能许可人民在面包和自由之间择其一,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面包。如果这个理念放在新加坡初建国时期一些年内还讲得通的话,现在的新加坡社会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阶段。"我只对可以行得通的有兴趣"新加坡以奉行实用主义著称于世,实用主义在新加坡不仅体现为政府政策和官员的工作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影  相似文献   

17.
“牙防组事件”和“欧典地板事件”,让那些被视为“第三部门”的中介组织,被讥为商业机构潜伏在“第三部门”的“第五纵队”。  相似文献   

18.
走过西华路金花直街,人们往往被一幢大楼的几块白底黑字的招牌所吸引住——“金花街税务所”、“金花街财政所”、“金花街工商所”、“金花街房管所”、“金花街人民法庭”。街道设立“四所一庭”,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那么,光靠原有的“办事处”进行管理就不行吗?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对于街内的居民百姓来讲,大小是个“官”,但又有谁知道,在过去,仅是小小的金花街,那些不甚怕“官”的个体户就让办事处伤  相似文献   

19.
携带股权、期权上“岸”的他们,如何摆脱作为监管者的官员却持有被监管者的企业股权的尴尬?  相似文献   

20.
颁奖辞如该网站自我介绍中所说,它是“为中国政府官员和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信息库、一间阅览室、一个交流站“。与天益学术网等诸多冠以学术名号的社科类网站相比,选举网可谓“不唯学术,锐意争鸣“,其读者之间互动性强,往往主文一本正经的官腔或自我标榜,被几篇跟帖调戏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