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佚名 《廉政瞭望》2010,(21):70-70
据手头资料,辑录雍正的一些朱批,可见其与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有些读来让人不禁莞尔。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党课》2013,(18):106-107
闲来读书,读到了一些有关宋太祖赵匡胤的逸闻轶事。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做了皇帝,定都汴梁(开封),建立了大宋王朝。他不仅是一代开国明君,而且还是一个倡导节俭并以身作则的皇帝。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出生以后,一般都以乳名(小名)唤之。成年以后,或是在进学校读书的时候,都起一个正名(称官名、大名)。在旧社会,凡是有点身份的人,尤是文人和官吏。他们又往往要给自己起一个或多个别字和雅号。这种文化现象,在地方建制的取名中也同样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4.
一记者到某企业老总童年生活的乡村挖掘素材。 村民:“那个大头(老总小名)啊,小时候就是孩子王,整天和一帮淘气鬼胡闹,搞得村里鸡飞狗跳。”  相似文献   

5.
齐夫 《学习月刊》2012,(7):49-51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从东京汴梁到安徽亳州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万人空巷,热闹非凡.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地跑去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生在应天府书院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几个要好的同学跑来叫他:“快去看皇帝啊,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  相似文献   

6.
魏运亨 《党课》2012,(14):118-119
明主昏君 各有才华 人们在欣赏帝王书画作品时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一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不仅治国有方,而且书画造诣也很高;另外一些大众眼中昏庸无能的皇帝,虽然治国无方,但在写字绘画上颇具才华。  相似文献   

7.
对崇祯皇帝自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体君 《唯实》2000,(6):69-70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崇祯绝望地自缢于万岁山(今景山)下一棵树上,明王朝宣布灭亡。崇祯的自缢留给史学家们无限的思索,人们以此为鉴悟出了发展着事物的规律,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一、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一个过程, 矛盾的运动促使事物走向灭亡 朱元璋推翻元朝,1368年创建明王朝,至1644年明王朝的灭亡,历经227年的统治,其间有16位皇帝,他们各自自称“万岁”,美好的祝愿也只能是个祝愿。16位皇帝各自有自己不同的治国之道,有圣明的、也有昏庸无道的…  相似文献   

8.
忌妒     
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百分之九十几与常人无异,您的生理构造与功能与常人无异,您的吃、喝、拉、撒、睡与常人无异(如果不是更差的话),您的语言文字与国人无异,您的喜怒好恶大部分与旁人无异。您发火的时候也不怎么潇洒,您饿极了也不算绅士……人们把您当成普通人看,是您的福气。您把别人看成与您一样的人, 是您的成熟。越装模作样就越显出小儿科,人家就越不"尿"你。再别这样了,亲爱的!  相似文献   

9.
再说安祥     
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百分之九十几与常人无异,您的生理构造与功能与常人无异,您的吃、喝、拉、撒、睡与常人无异(如果不是更差的话),您的语言文字与国人无异,您的喜怒好恶大部分与旁人无异。您发火的时候也不怎么潇洒,您饿极了也不算绅士……人们把您当成普通人看,是您的福气。您把别人看成与您一样的人, 是您的成熟。越装模作样就越显出小儿科,人家就越不“尿”你。再别这样了,亲爱的!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12):91-94
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最有趣的,当属“公务员”(即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们看来,封建社会的公务员是吃皇粮的特权阶层,他们的住房问题皇帝当然也管。这种想法,只对了一半。  相似文献   

11.
李伶 《党史博览》2009,(4):36-38
在西安南郊的杨虎城烈士陵园里,安葬着9位烈士:杨虎城及其夫人谢葆真、19岁的儿子杨拯中、6岁的女儿杨拯贵,副官张醒民、阎继明,以及9岁烈士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徐林侠。这个宋振中(小名森森),就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原型。小小稚童,为什么与杨虎城同葬一陵?也许有人会说,“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的秘书,他们同赴国难后,两家人也就埋葬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2.
笑蜀 《党建文汇》2007,(6):44-44
斯大林的母亲叶卡捷琳娜出生于农奴家庭,她干过洗衣工、裁缝和女佣,长子和次子都在幼年不幸夭折,丈夫在一次酒后斗殴中被人用刀捅死,最小的孩子索索(斯大林的小名)成了她生命中的一切.  相似文献   

13.
汤雄 《世纪风采》2010,(6):32-36
唐人是长篇历史小说《金陵春梦》作者严庆澍的笔名。严庆澍(1919—1981),号雨苍,小名鹿生,江苏苏州吴县(今吴中区)东山人,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新晚报》负责人。严庆澍是一个革命的作家,一个多产的作家。他除了以唐人笔名发表《金陵春梦》、《草山残梦》、《北洋军阀演义》等长篇纪实小说外,  相似文献   

14.
华枝 《党课》2011,(16):63-63
因脑袋上小下大,状若笔头,北魏大臣古弼被皇帝取诨名作“笔头奴”,百姓则称之“笔公”。似性子也和笔杆一样,笔直,原则性极强。古弼一心为公,认理不认人,即使“一把手”乱作为也敢硬顶。有一次,皇帝一时兴起,先大阅兵,后大围猎,下旨征用好马。结果“笔公”不高兴了,索性抗旨,  相似文献   

15.
第二章葡萄牙人来了(下)二、经过两次真刀真枪的较量,葡萄牙殖民者不敢在中国沿海轻举妄动了皮莱资没有等来好消息。明武宗颁下诏书,指示广东官员按贡所值付钱,打发葡萄牙特使回国。对于这样的结果,皮莱资实在是心有不甘。使命没有完成,他也不肯离开广州。可是,怎样才能让中国皇帝接见自己呢?这时候,跟随他身边的通事(即翻译)火者亚三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个火者亚三本来是中国人,但能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于是谋得通事一职。火者亚三告诉皮来资,明武宗身边的宦官江彬深得皇帝欢心,如果能买通他,就不愁见不到皇帝。皮莱资是…  相似文献   

16.
“试”与“闯”──求实和创新的统一刘丽"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试"与"闯",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特有的个性和风格,也是他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1644年4月25日(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城、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今景山),明王朝覆灭。大顺政权在北京只存在了43天,李自成功败垂成,留下千古遗恨。  相似文献   

18.
梅桑榆 《唯实》2010,(8):189-190
中国自秦以降,称皇帝者数百人,但能冠以“好”字者不多,大多数非昏即暴,或是极其平庸,让臣民认为,换谁干都一样,或是换谁都比该家伙强。而纵观历史,好皇帝的出现,有极大的偶然性,许多昏暴、平庸的皇帝的产生,却是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众多皇帝之中,唐玄宗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位。他执政44年,一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他亲手开启了“开元之治”的盛世,同时也是他一手酿制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几乎丢掉了江山,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唐玄宗之所以“先理而后乱”,其在用人上的变化恐怕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合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拥立其父睿宗李旦即位,即表现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才干。两年之后(公元712年),李隆基受禅即位,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此时的李隆基踌躇满志,励…  相似文献   

20.
邬吉成,中央警卫局原副局长。从延安的核心警卫到北京的中央警卫局,在3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一直担负着党的领导核心和来访高级贵宾的重要警卫工作。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他接触到了一些常人接触不到的人物,与闻了一些常人难以与闻的事情,并留下一部名为《红色警卫》的回忆录。这部书凸显了一个老警卫战士的耿耿忠心,记录下中国政坛的风风雨雨,也保留了许多重大事件中被忽略的细节,其中就有一块手表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