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乐山林业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以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为总动力,围绕"生态兴产业、产业促生态"的工作思路,走"大生态、大林业、大产业"的发展道路,推进产业化、实施标准化、提高组织化,促进了乐山林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员生活(武汉)》2009,(5):F0002-F0002
近年来,咸宁市林业局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并重,发挥特色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家园,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林业建设进入了“生态明显改善、产业提速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要继续坚持走"生态兴产业、产业促生态"的林业发展道路,切实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三项林业重点工程;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林板、林纸、林化工、生物能源四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统筹区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期间,乐山市要继续坚持走“生态兴产业、产业促生态”的林业发展道路,切实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三项林业重点工程: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林板、林纸、林化工、生物能源四大林业支柱产业发展;切实做好统筹区域发展、实施科教兴林、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等重点工作。坚持把兴林富民贯彻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中产阶级群体的增加,互联网、节能、旅游、体育、环保、养老等成为大有发展的新兴产业,随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打造大健康产业潜力无限。铜仁最大的价值、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生态。铜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与健康产业等多角度探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关注生态、重视生态,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挖掘政策红利,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习总书记于2005年8月任浙江省委书记在湖州  相似文献   

6.
贵州具备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条件,协同推进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是贵州实现绿色发展的科学性、必然性选择。这既不是生态与产业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考察生态与产业,而是要凸显出生态产业化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产业生态化正外部性效应的生态产业链条形成和壮大过程。具体实现路径是贵州五大新兴产业集中发力,以大数据为抓手融入三大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延边的生态县(市)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林业建设及绿色品牌建设,都因地制宜地点燃了生态经济建设的一个个亮点,为延边州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富有创新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模式。在未来延边生态经济发展中,应该着力培育和壮大生态产业,应把绿色GDP与领导政绩挂沟,还要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碳汇林业的战略意义 (一)碳汇林业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所谓碳汇林业,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将森林碳汇明确纳入林业发展目标,通过森林培育和森林保护等活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充分发挥林业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实现森林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交易活动或产业.  相似文献   

9.
针对乐山市森林资源和林业产业的现状,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乐山,要加快用材林资源培育,提高综合利用的水平,开发林业生态旅游,盘活森林资源,实现由森林资源大市向林业经济强市的跨越,增加林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林业产业是资源限制性和可再生性的产业,同时兼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针对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全面部署,全省上下很快掀起了实施退耕还林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高潮。为切实巩困退耕还林成果,推进全省林业产业发展,秦光荣省长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  相似文献   

11.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云南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上游或源头,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活立木蓄积量多、发展基础好。全省山地面积占围土面积的94%,林业用地面积2424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62%,其中,集体林地1942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集体商品林地义占集体林地的83%,是全国重点林区和林业用地最多的省份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和把林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扬生态之长,补产业之短,充分发掘"生态财富",释放更多"生态红利",成为林业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伊春市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也是最大的森林城市,在林业资源型城市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以伊春市为样本,通过生态经济化的视角,运用市场化手段,围绕"山水气"这条发展主线,提出林业资源型城市念好"山字经",写好"水文章",叫响"好空气"的具体措施,为我国林业资源型城市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党员生活(武汉)》2011,(9):F0004-F0004
谷城县林业局围绕构建“生态大县、林业强县”的发展目标,突出“真情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主题,以“讲政治、讲发展、讲党性”的工作理念,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提升林业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推动了谷城林业事业科学发展。近五年来,通过生态立县、造管并举、产业兴县,全县宜林荒山、荒滩、荒沙已全部绿化,  相似文献   

14.
走生态产业之路,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绿色经济,是渝东南片区二区四县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与现实选择。渝东南片区生态产业发展面临产业转型难度大、重大交通项目布局偏少、配套机制体制尚不健全、承接周边能力逐渐弱化的困境。渝东南片区的生态产业体系应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这三大产业缺一不可,不仅各自形成产业链,而且相互之间也存在互惠共生、相互依赖的关系,由此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完整系统和生态产业网络。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乐山市林业工作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四川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项目落地年"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改革发展、创新强林、产业富民的有机统一。一是立足资源培育,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绿化造林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实施好灾后生态修复重建项目。二是立足资源保护,夯实林业发展基础。依法治林,突出林木采伐管理和林地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林业发展的方向和主题。城市森林建设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探讨研究云南省普洱市现代林业的发展与森林城市建设的互动,推进普洱从林业大市向林业强市跨越,对塑造生态普洱的良好形象,最终提升普洱环境生活品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沐川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为方向,以建设全省现代林业产业深化提升县为契机,着力打造"立体、循环、品牌、科技、活力"林业,推动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8.
发展林业碳汇,是实现国省“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乐山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乐山市不仅有发展林业碳汇的资源优势,更有产业碳排走高、亟待发展林业碳汇实现降碳的现实需求。未来,除晶硅光伏外,林业碳汇最值得作为乐山绿色低碳发展的新优势加以谋划培植,也值得作为乐山服务国省“双碳”战略大局的新亮点加以规划打造。当前,乐山前瞻布局和发展林业碳汇主要面临方向路径不明、体制机制不全、主体要素支撑不力等制约因素,亟须尽早搭好专家库,尽快科学明晰林业碳汇发展方向路径;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林业碳汇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全力强化主体要素支撑,夯实林业碳汇发展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林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生态产品和林产品已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发展的产品。我国农业用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而我国林业的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的用材问题和生态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林业生产关系不适应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江西是全国最早开展林权改革的试点省之一,成效显著。明晰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了经营权,落实了处置权,保障了收益权,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林业生产关系适应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激发了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西林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排头兵作用,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乐山市林业工作在乐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四川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项目落地年”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改革发展、创新强林、产业富民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