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资治通鉴·卷一》记载,齐威王听到了对地方官员即墨大夫和东阿大夫不同的评价后,没有偏信一面之词,而是派人到两人所管辖的地方进行了调查。结果,实际情况与一些人的传言大相径庭,截然相反。于是,他首先召见了即墨大夫,对他说:“自打你主持即墨地方的政事之后,攻击你的流言蜚语几乎天天传到我的耳中,可是我派人视察了即墨,发现荒地都开垦出来了,老百姓生活富足,官府没有什么纠纷要处理,咱们齐国东部因此太平安定,你的政绩斐然却遭到诽谤,这是因为你不会收买我身边的人来帮你说好话啊!”  相似文献   

2.
赵超 《党课》2011,(13):127-128
《资治通鉴》记载,齐成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井然。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  相似文献   

3.
战国初期,一次齐威王同左右的人谈起主管东阿的大夫和管理即墨的大夫,左右的人都赞扬东阿大夫,夸他政绩如何如何好,而对即墨大夫却极力贬损,说他把即墨弄得怎么怎么糟。齐威王听了这些议论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暗暗地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4.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事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相似文献   

5.
力戒浮躁     
弄臣是祸的观点,是齐威王执政的经验教训。起初他任命了两个地方官,一个即墨大夫,一个阿大夫,不久就不断听到阿大夫好、即墨大夫不好的反映。威王即位之初委政于大臣,连续九年遭到外来侵犯,严峻的形势迫使他改弦更张,就准备从这里入手整顿吏治。派人慎察,即墨耕地扩大,人民丰足,没有积案,社会安宁;阿大夫那里土地荒芜,百姓贫苦,赵国来犯时他没能力救援,卫国来犯时他干脆不理不问。为什么官场里的评价与实绩恰恰相反呢?原来,即墨大夫不搞歪门邪道,阿大夫贿赂威王身边的人替他说好话。弄臣是祸啊。齐威王褒奖即墨大夫,诛杀阿大夫及同党。干臣…  相似文献   

6.
《资治通鉴》记载,齐威王时期即墨大夫和阿大夫,一个善琢磨事,一个善琢磨人。社会舆论对前者是“毁言日至”,对后者是“誉言日至”。但齐威王并没有简单地凭“公论”定夺,而是派人实地考察。考察的结果是:即墨这个地方耕地得以开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秩序安全。而阿这个地方田野荒芜,百姓饥寒,邻地被进攻而坐视不理。根据考察结果,齐威王当即赏了即墨大夫,活烹了阿大夫及那些因受贿帮他说好话制造“虚假公论”的人。当前,正值各级党委换届之际,注重“群众公论”可以比较真实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德才情况。但是,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也会出现“公…  相似文献   

7.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是个较有作为的君王。有一次,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时对他说:“你到即墨上任后,我天天能听到诽谤你的话。可我派人去即墨了解调查,看到你管辖的领地田野被开辟种粮,百姓生活富足,官吏也无扰民之事,  相似文献   

8.
战国初期的齐威王,是位擅长治国的明君,他家政处事、确有独到之处.有个大夫到即墨任官后,每天都有指责他的话传来.齐威主便派人去家看,但见田土开辟整治,百姓安居乐业,东方十分安定.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说;“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便封赐他享用一万户的奉禄.另一位大夫在阿地领守,每天都有称赞他的话传来.但派人去察看,只见田地荒芜,百姓贫困饥饿……齐威王又召见阿地大夫,一针见血指出:“是子以币厚吾左右以求誉也”.于是,下令煮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从此,臣僚们不再敢弄虚作假,都尽力做实事,齐国因此大治,成为天下最强盛的国家.(《资治通监·周烈王六年》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师,在于善视听。有两个例子可为证。齐国的即墨大夫名声不好,人们总对齐威王说:即墨大夫不好好治理即墨,是个不称职的人。齐威王想:“人们都诋毁他,我从而也低毁他,这样做是不可以的。应当去看看,那儿究竟治理得如何?”齐威王派人视察即墨。视察的人回来向齐威王汇报;当地大治,百姓快乐。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说过:“自从您担任即墨大夫以来,我总听到人们诋毁您。但是,我派使者到即墨去,看到那里田野开辟,人民富足,官府没有积压的案子,社会安定。这是因为您一心一意地尽职尽责,不把精力放在事奉我身边的官吏以求名…  相似文献   

10.
梁继璋 《党课》2012,(10):80-81
我儿,写这备忘录给你,基于三个原则: (一)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二)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没有人会跟你说。  相似文献   

11.
老臣救贤     
边鸿基  杨自明 《求贤》2008,(4):45-45
春秋晋国平公时。老臣祁奚是一位以正直无私闻名的人。当时范宣子在晋国权势显赫。大夫栾盈与范宣子争权,结果事败.奔逃楚国。范宣子认为大臣叔向也是栾盈的同党,就把叔向投入监牢。叔向是晋国的贤臣,为人称颂,这次蒙冤,很多人想救他。朋友们在探监时说:“现在只有大夫乐王鲋可以救你。他在国君面前的说的话没有不被采纳的。”叔向说:“《诗经》上有句话‘优哉游哉.聊以卒岁’,坐监也是一种清闲的生活啊!可是真能救我的.只有祁奚大夫,乐王鲋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①,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②,官无事③,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④。召阿大夫⑤,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⑥。昔日赵攻鄄⑦,子不救;卫取薛陵⑧,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  相似文献   

13.
战国时,齐威王执政初期,每天都听到左右侍臣指责即墨的地方官员,同时赞扬东阿的地方官员。于是齐威王派人专门来到这两个地方考察。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专员将了解到的情况向齐威王做了如实汇报:即墨的荒地都开垦成了农田,农商兴盛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衙役清闲无事。地方官员也没有花费金钱贿赂齐王身边的侍臣,为自己的政绩唱赞歌。而主管东阿的地方官员自到任以来,搜刮百姓,赋役沉重,造成民众逃亡,田野荒芜,  相似文献   

14.
王银峰,河南省尉氏县人,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任重庆市江津区委书记(正厅局级),被尊称为学者型官员。今年8月5日,王银峰说了几句精彩的话,引起了媒介的高度关注,使之成了名人。“你懂不懂风水?在这个地方你的建筑起来了,就挡了政府的办公楼。这里是衙门!”“要想跟政府玩的人,我们陪到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坚持早动手、早准备,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确立了机关作风集中整顿年、服务发展保增长、基层组织建设年三个活动载体,彰显了鲜明的即墨特色。”即墨市委书记郑明辉介绍说。  相似文献   

16.
我第一次见到周总理,是在1949年。我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住在北京(当时还叫北平)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第二天一早服务员给我送来一杯牛奶、两个鸡蛋,并说:“这是周副主席特意关照给你的,他听说你在;日社会生过肺病,让给予照顾。”作为一国总理,如此关心一个地方戏演员的健康,怎么不使人感动呢!几天后,在接见政协会议代表时,周恩来同志见到我,亲切地和我握手,说:“我早就认识你了。”这番话,使我忆起了往事。1946年5月,我们“雪声剧团”在上海演出了根据警迅名著(祝福)改编的(…  相似文献   

17.
(寓言三则)殊途同归在鱼篓里大鲤画同红鲤鱼相遇了。红红鲤鱼奇地问:"鲤鱼老兄,你怎么也到这个地方来了?"大鲤鱼悔恨交加叹道:"说一干道一万还是怨自己哟!我本来在湖里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可经不住美味的诱惑,结果,咬上了人家的钩饵。可你是咋进来的呢?""唉...  相似文献   

18.
在内蒙古医院,只要你说起吕龙大夫,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认识他的患者,都会这样对你说:“吕大夫不仅是一位技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好医生,而且是一位心系患者,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院长。”与他一起共事相处的医院领导也这样评价他:“吕龙同志在医术上以白求恩为榜样,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在为人上以雷锋和孔繁森为楷模,追求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境界。”人们是这样评价他的,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1951年吕龙出生在伊盟准格尔旗一个农民家庭,6岁随父母迁到包头市固阳县。勤劳憨厚的父母从小就教育他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能为老百姓…  相似文献   

19.
吴非 《唯实》2010,(5):93-93
评论家张鸣转述熊丙奇教授说过的一个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初,艾森豪威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时,曾邀请该校教授拉比(Rabi)作演讲。拉比是194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艾森豪威尔在开场白中客气地说:“在众多雇员(Employee)里,你能够获得那么重要的奖项,学校以此为荣。”拉比却回答说:“尊敬的校长,我是这个学校的教授,你才是学校的雇员。”艾森豪威尔“二战”期间任欧洲盟军总司令,统领百万大军,  相似文献   

20.
格言     
《当代贵州》2011,(13):20-20
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德国作家、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