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来的。他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一九八四年,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中,对这个“基本结论”的历史必然性作了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全面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人成就和新鲜经验,作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根据这个基本结论,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规定了经济、政治、精神文明三个方面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我们党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个科学结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伟大纲领。它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证明,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革命才取得了胜利;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必须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①这一重要论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点睛之笔。它不仅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向我国理论界提出的最重大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精辟地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若干重大关系》一文中,紧密联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提出了解决现阶段新问题、新矛盾要正确处理的“十二大关系”。该文是深入阐发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8.
从党的十二大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十三大,到十三届七中全会概括出十二条原则,表明我们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总原则,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原则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党的建设实践、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的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贯彻的好坏对党的路线,对党的巩固,对党的战斗力关系极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愈加认识到民主集中制在执政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十二大党章明确地指出,“民主集中制”同“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坚强核心的三项基本要求。这几年来,我们党不仅在实践中认真坚持,而且进行了许多重大理论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作出了新的贡献。这方面的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72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是由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的,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理论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从而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近年来,我们改革和建设的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条路线的正确性。但是,王若望、方励之等,却欣赏“全盘西化”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他们在这个根本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问题上挑起了论争,搞乱了一部分人的思想。因此,很有必要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重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年奋斗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 ,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这十条基本经验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与规律的认识的高度凝结和集中体现 ,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这些基本经验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基本依据和伟大指针。  相似文献   

13.
林宗吉 《创造》2004,(11):57-57
实践性.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伟大,之所以宝贵,正是这一理论是实践的呼唤、时代的需求."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是走老路?还是走苏、东之路?社会主义的中国需要理论指导.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向世界宣布:"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随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那么,什么叫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我想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经验和教训谈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党,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江泽民同志集中全党智慧,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4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40年后,江泽民同志又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简称《论十二大关系》)。从《论十大关系》到《论十二大关系》,反映了党的第一代和第三代主要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历史连续性。正确认识这两篇文章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于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意义。一、《论十二大关系》是《论十大关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条基本经验主要有三个要点:第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二,要走自己的道路;第三,革命和建设都要有中国的特包。本文就上述三方面的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党的代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就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他号召全党新老干部都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积极探索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新问题。那么,为什么说有马克思主义信念就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这个优势?现就这个问题谈些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高中毕业班的学生在政治课总复习阶段,要注意结合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的学习,深入领会十二大文件中的以下几个问题。一、学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实际相结合的历史。70多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绎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