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活动兴起于清末甲午战败之后,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漫长而艰难的旅途中,教育翻译始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教育翻译,就不会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如果没有教育翻译,就不会有西方教学内容在中国的引入和传承,就不会有西方教育制度在中国的导入与借鉴,就不会有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就不会有西方教学方法在中国的借入与实践,就不会有中国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从翻译目的论视角来研究近代中国留学生教育翻译的动机模式及演变、翻译内容的选择、翻译方式的选择与演变对中外教育交流史以及翻译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从理论和政策上看,一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一国具有充足的教育投入及良好的办学条件。要落实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就必须对教育实现高投入。源源不断的教育投入是教育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础。教育投入既包括人力资源,也包括财力投资。②一国教育资源的  相似文献   

3.
梁瑜华 《传承》2008,(2):90-93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西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中国教育重政事,西方教育重自然;中国教育重和谐,西方教育重竞争;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从文化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的差异进行比较论析,我们可以探讨21世纪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罗玉明  肖芳林 《求索》2007,(6):220-222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曾国藩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虽然他并没有象李鸿章、左宗棠等直接创办过近代学校,但他通过阅读西方科学著作,认识到西方新式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组织国内一批精通西学的人才翻译西书、传播西方科技知识,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创办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并试图处理传统教学内容与西方近代教学内容的关系,对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栽体,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西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中国教育重政事,西方教育重自然;中国教育重和谐,西方教育重竞争;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从文化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的差异进行比较论析,我们可以探讨21世纪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姜运仓 《人民论坛》2011,(12):48-49
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不断加强,中国出现了多元的信仰、价值,由此也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条件的必然选择,同时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西方文化影响的不断加强,中国出现了多元的信仰、价值,由此也给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展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条件的必然选择,同时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教育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众所周知 ,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其智慧和能力是以科学技术的形式来体现的 ;同时 ,对社会进步起决定作用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前提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状况 ,阐明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 ,并由此提出科学…  相似文献   

9.
李勃 《中国青年研究》2012,(4):105-107,113
在青少年的礼仪表现方面,西方国家与我国存在着因民族差异性和个性差异性而表现的种种不同。就教育根源而言,西方传统上奉行绅士教育或称贵族教育,着重于培养社会精英;而我国几千年来奉行君子教育,惠及大众。本文拟比较中西方礼仪教育的经验,希望对当代青少年礼仪培养和实践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再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灌输"思想是人类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之初,"灌输"思想就被确立为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在巩固社会主义思想阵地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伴随着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影响和社会条件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原则在当代受到一系列质疑和挑战。必须认识到西方道德灌输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本质区别,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原则的实质,从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灌输原则,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春波 《前沿》2009,(9):134-136
邓小平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就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内容以及主要途径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其主要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历史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与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建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沈庆会  ;孔祥立 《前沿》2014,(23):192-194
在近代西学的冲击下,教育小说承载着"开启民智"、"救国图强"的历史使命被大量译介到我国。晚清教育小说的译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思想的折中与糅合,呼应了小说启蒙、教育启蒙的社会诉求,不仅为时人开启了迥异的阅读视界,也将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以文学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在中国传播,从更易读者接受的角度为当时的教育思潮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虽然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但他在引进西方警政思想,举办警务学堂,推动中国近代警察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袁世凯的警察教育思想,能够从中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朱雪波 《求索》2013,(9):215-217
中国和美国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文化的两大教育体系,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人们的教育体系观念异同。本文从受教育者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中美公立与私立学校教育体系进行了比较与思考,深入论述美国的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观念不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在教育市场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封闭而低质的教育是无法在世界竞争中取胜的,教育的好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如何改进我国的教育体制特别是高等教育制度,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5.
田海洋 《求索》2011,(9):231-234
民初公民教育兴起同当时国内教育思想与社会现实状况,以及西方公民教育思潮勃兴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民初政治共和理想之下,一批有强烈忧患意识的教育人士大量导入与传播西方公民教育思想,并结合国内社会现实与教育需要积极探究。由于特定的历史境遇以及受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德国公民教育思想尤其是凯斯泰纳的有关思想成为了当时中国教育舞台上最活跃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正>李政道在给方毅的信里说,中国不应该收缴留学生从国外获得的奖学金,邓小平批示后,国家改变了做法。从互派交换生到单派进修人员1972尼克松访华之后,中国开始重启与西方的教育交流。只是,连续多年都属交换性质——互派人员到对方国度留学,留学期间的费用由对方支出。由于西方国家很少有人来华留学,所以中国派出人员规模极小,且多是学语言的。1977年8月8日,第三次复出、分工主管全国科教工作的邓小平在科教座谈会上提出,"接受华裔学者回国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具体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教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海艳 《传承》2008,(6):42-43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然中国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仍是个普遍问题,农村教育问题依然严峻。进一步促进农村教育的改革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机制保证其落到实处是发展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刘强 《前沿》2008,(11):194-197
丑和荒诞艺术在西方发达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周来祥先生分析它的同时提出在中国应补上审丑、审荒诞教育这一课,有它的合理性。但丑和荒诞艺术在激发意志深化认识的同时对人的感性有一定危害性,特别一些无度的、极端的丑引起的分裂和变态观念是我们学习西方过程中必须警惕的。应注意在学习西方艺术的矛盾对立特征的同时认真发扬传统文化和谐统一的思想意识,只有这种艺术才有利于人的精神的和谐完满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浪潮已成为21世纪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因此,对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也应将其置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进行考量。同时,也应从中西方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寻求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教育旅行不啻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中西方悠久的教育旅行传统将为省思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发挥教育旅行的功能并与常规学校教育相配合,构筑更符合新世纪新要求的"大教育"提供灵感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属性。科学技术进步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有力杠杆,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学技术创新工程,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