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吴汉全教授的新作《中国现代人物专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立足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程,在古今中外、学科交融的视域中探微求圆、探寻新知,对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著名人物展开专题研究,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及中共党史研究添列了新的成果。中外史学研究的人物研究历来是重点,但现有的人物传记大多是记述历史人物的生平、行事,重在"求全",对于历史人物的思想与学术的分析尚显不够,存在着平铺直叙、问题意识不强的毛病。  相似文献   

2.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合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本刊是中共党史和党的文献研究者的专业学术园地,主要面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各级党校、各级党史和文献部门、各级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共党史、党的文献、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关注有创新性及争鸣性学术观点、史料扎实的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3.
正李庆刚,1973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等专业刊物以及《人民日报》《求是》等报刊发表论文与文章百余篇。出版《"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中国革命时期开明士绅群体研究》等著作。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革命家党性修养研究》。本刊编辑部(以下简称"编"):近年来,您对党史中的人物群  相似文献   

4.
姜华宣 《世纪桥》2002,(5):11-13
中共党史研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中共党史人物和中共党史事件是构建中共党史的最基本的内容。中共党史人物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并且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评价党史人物功过是非的依据和标准是党史人物研究的关键环节。党史人物研究任务是长期的。现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以供讨论。  相似文献   

5.
一、《中共党史人物传》的文体形式 《中共党史人物传》编撰之初,在一次传记写作会议上,著名党史专家胡华教授根据何长工会长提出《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编撰计划。在体例上,建议遵循司马迁《史记》的写作要求。完成一部中共信史传记丛书。由于人传的人数多,完成任务的持续性长,承担写作的作者水平不齐且不固定,送交《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委会的传稿,不止是信史传记,还有反映社会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不同体例的传记。  相似文献   

6.
《湘潮》1991,(9)
湖南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自1980年10月成立以来,组织会员和联络省内外党史工作者310多人参加研究、编写党史人物传的工作,为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和吴玉章历史科学基金会一等奖的大型革命历史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1—50卷撰写了140篇党史人物传记(其中,本省组织撰稿87篇,与  相似文献   

7.
《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是由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李力安主编、陈志凌主持编撰 ,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该书汇集了 2 6 3位杰出党史人物的传记 ,全书分编为领袖篇、先躯篇、英烈篇、模范篇、军事篇、民运篇、隐蔽战线篇、政治经济建设篇、文化篇、科技篇、统一战线篇、国际友人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方针指导下 ,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应运而生。一大批志愿肩负重任 ,责任感很强的党史工作者 ,集合在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这个社会群体中 ,开始研究中共党史人物并编写传记。…  相似文献   

8.
《中共党史人物传》的研究和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任务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党领导下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胜利发展。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就是在这一大好形势下成立的。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在去年党的70周年生日前夕,完成了《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本、1270多万字的丛书的编辑出版任务。中共党史人物传记如何写?这是中共党史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为着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水平,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于1991年9月在西安召开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五次学术讨论会。党史人物传记作者齐集一堂,交流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经验,探讨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在高校思政课的重要部署中,我们党始终把历史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在课程设置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课程有“联共(布)党史”“世界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和“党的建设”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课程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课程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相似文献   

10.
据1985年4月5日《信息汇报》报导,美苏等许多国家翻译出版《中共党史人物传》:“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后,引起国际注目”,美国、苏联、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朝鲜等许多个国家先后翻译出版了这套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入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省委常委以上、红军师级以上的领导人,内容翔实、具体,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计划写五百人,分五十卷出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8,(7):118-119
200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在叙述参加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人员中,俞秀松的名字紧列陈独秀之后,从而明确了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的地位。然而20世纪30年代末期发生在俞秀松身上的国际冤案,一度使他在中国革命史中毁誉参半,导致数十年间对这位中共党史绕不开的人物的生平和事迹研究不足。有关专家指出,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遗感,也是关于那个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据成都《文摘周报》1985年4月26日四版摘录转载4月5日《信息汇报》报道:由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出版后,引起国际注目,美国、苏联、法国、联邦德国、日本、朝鲜等三十多个国家先后翻译出版了这套丛书。《中共党史人物传》编入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省委常委以上、红军  相似文献   

13.
真实性是党史人物传记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党史人物传》100卷,拟收入传主1500名,其中湖南籍人物有500余名。我为《中共党史人物传》写过几篇传记,也是湖南《中共党史人物传》审稿组成员,对写作党史人物传记有几点感受,录于下。80年代初,《中共党史人物传》写作工作刚刚铺开,湖南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分配我写一篇黄  相似文献   

14.
继《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出版之后,我们又看到由研究民主党派史的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彦奇教授担任主编、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各民主党派史人物传》(多卷本)的陆续出版。这实在是一件大好事。《中共党史人物传》中虽然也收入了若干在中共党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和有过重大影响的爱国民主人士的传记,但究属少量。《中国各民主党派史人物传》的陆续出版,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如果这两套书出得比较齐全了,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五四”以后的历史上是如何一种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是必备的参考书。《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是信史,秉笔直书,评价客观公允。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内容,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提供了大量原汁原味的素材,对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重视《中共党史人物传》丛书的研究,加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也要继承胡华、彭明等老一辈党史党建工作者的治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合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本刊是中共党史和党的文献研究者的专业学术园地,主要面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各级党校、各级党史和文献部门、各级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共党史、党的文献、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关注有创新性及争鸣性学术观点且史料扎实的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合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本刊是中共党史和党的文献研究者的专业学术园地,主要面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各级党校、各级党史和文献部门、各级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共党史、党的文献、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研究与教学工作的专家学者,关注有创新性及争鸣性学术观点且史料扎实的在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历史人物讲评不仅有其必要性,而且在坚持正确的历史人物评价基本原则基础上的教学讲评,对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实效性,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实现育人的功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人物研究繁荣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中共党史人物的传记、年谱、回忆录等著作大量出版,尤其是领袖人物研究成为热点;党史研究不断深化,一些疑难问题得到解决;中共党史人物纪念性研究的特点明显;研究主体不断多元化。进入新世纪以后,为进一步发挥党史人物研究"资政育人"的社会职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朝着更加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胡华(1921~1987),原名胡家骅,我国著名中共党史研究专家,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他毕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从中共党史研究原则、中共党史研究方法、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特点四个方面,对胡华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