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只说出来,没有写下来就不能流传久远。领导干部作为治国理政的"关键少数",不仅要会讲、会干,也要会写。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1948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中,要  相似文献   

2.
孙玉仁 《理论探索》2011,(1):120-123
财产申报制度是推进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是国家发展政治民主的必然要求,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称。建立有效的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必须完善各项配套制度:推行财产申报资料公开制度,以便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财产举报制度,及时发现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线索;建立"抓一把手"与"一把手抓"相结合的制度,促使"一把手"以身作则,并管好分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财产申报工作;积极推行并严格实施领导干部财产申报问责制度,以确保财产申报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3.
建立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关键所在。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是解决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的一个重要举措。2002年6月,省、市委组织部把我县确定为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县。我们按照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选定县国土资源局为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要"管好身边的人",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使领导干部"管好身边的人",既需要在党内教育、民主生活会、党性修养制度等方面继续努力,更需要以极大的改革勇气,在相关的公开制度上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赵子平 《求知》2001,(6):20-22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教育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形成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才能永葆…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干部工作整体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市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对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重点阐述了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的意义和基本内涵;运用综合评价理论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力求解决整体性判断、真实性考察、可比性要求的基本思路;建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的必须坚持导向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项基本原则;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四个方面20个子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不同的权重,提出了实行100分制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及评价结果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4,(4):64
<正>领导干部瞒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小节"潘洪其在2013年12月30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领导干部瞒报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不是无伤大雅的"小节",而是必须严加追究的政治失信失德行为。不难设想,一个干部如果不敢向组织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多半是自己有见不得人的东西,担心泄露出去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在健全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基础上,将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境)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和探索,领导干部个人事项从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上级部门内部掌握,发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黑龙江垦区各项重点工作正处于攻坚期,社会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新形势、新任务对垦区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垦区各级党员干部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为民之心、务实之行、清廉之举,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推动北大荒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上进一步解决考什么、怎样考、谁来考的问题,对于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道德既有作为"好官"的职业道德维度,又有作为"好人"的个人道德维度。领导干部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特征,特别是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政治制度,赋予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之外鲜明的个人道德特征。领导干部存在职业性"经济人"与角色性"社会人"之间的价值冲突,组织结构中职位规则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价值冲突。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必须立足于职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统一,坚守职业道德底线,提升个人道德自觉,强化对领导干部道德的社会评价和监督。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求知》2014,(10):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为新时期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思笃行。严以修身,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是广大党员干部从政为人的根本。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用时下的一句普通话来说,其中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要“干实事、干成事、不出事”。这一要求,讲明了领导干部素质建设上的高标准,指出了领导干部执政风范上的高姿态,严明了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高素养。  相似文献   

15.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领导干部适度淘汰机制,确定适当的淘汰比例,定期淘汰领导干部队伍中的非优分子,不仅是实现干部能上能下的一个突破口,而且是优化领导干部队伍的一个有力措施。淘汰非优领导干部,涉及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应采取既积极又慎重的态度。一般来说,领导干部中的“优”与“非优”没有明确的界限之分,只是个相对概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继承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监督思想的基础上,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监督思想:既"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又"要有监督,有制约";"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执政党与参政党"互相监督",但"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监督的重点是领导干部;"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要"形成监督合力".  相似文献   

17.
正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在下达任务,布置工作的时候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我不管过程,只问结果;不问怎么干,只看干的怎么样。"乍一听,似乎有几分道理。的确,只问结果能够较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部属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基于效果的实践化应用。但这种只提任务要求不管执行过程的做法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3,(5):66-66,F0003
天津市东丽区采购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要求,把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规范采购行为,完善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确保东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廉洁自律是对领导干部为政清廉的基本要求。党中央早在1993年就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要带头廉洁自律,为了不断加强和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中纪委对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充分说明在反腐败斗争中,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是直接关系到反腐斗争成败的重要环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及廉洁从政的各项制度和要求,只是在客观上为领导干部的“自律”创造了一定的氛围,这些制度和要求能否为领导干部自觉消化、…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领导干部道德素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道德素质是领导干部道德原则和规范在领导干 部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领导干部的一系列行为中能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其构成要素包括领导干部道德 认知、领导干部道德情感、领导干部道德意志和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它具有整体性、稳定性、转换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