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丽 《农村青年》2013,(9):26-29
他用一条腿蹬三轮车捡破烂,让人看着心酸。 尤其让人心酸的是,他还带着老母亲。 记者采访那天,看到老太太坐在一堆烂棉被和塑料袋中间啃苹果。 有人以“纯爷们,别趴下”为题,把拍他的视频传到网上,立马感动无数网友。  相似文献   

2.
公民谭英万     
农民工谭英万身高只有1.57米,他戏称自己为“谭矮儿”。 有人在背地里骂他“刁民”。他正色说:“我不是刁民,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此,他特地给自己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谭英万”的名片。他眉飞色舞地对记者说:“我想开一家‘谭矮儿法律咨询服务公司’!”  相似文献   

3.
羡慕     
有位开出租车的同事,辞职后买了一辆“捷达”车,出租车的生意很好,每月有八千元左右的进账。我很羡慕,八千元的收入几乎是我一年的全部工资收入了。有次清早去上海,凑巧搭乘了他的车。他对我说:“我真的羡慕你。”我说:“我每月只有八百元的工资,买不起房子,买不起高档用品,还要担心下岗……你有什么可以羡慕我的。”他说:“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会留在原单位,不会辞职出来开出租车的。”我以为他是要开玩笑。他却认真地说:“开租车风险大,  相似文献   

4.
幽默长廊     
偏方两位夫人在谈论她们的丈夫:“每次参加宴会我都让他老老实实地坐在我的身边。”“我与你正相反,每次社交活动我都让他坐在两个美女中间。”“你对他那么放心?”“不,只有这时他那双‘斗鸡眼’才好看些。”并非单纯一对恋人在月下私语。比尔:“一看你就很单纯,肯定是第一次坠入爱河吧。”蕾丝“……”比尔:“你怎么不说话?”蕾丝:“我正在回忆第一次‘呛水遇险’时的经历呢。”担心两位短跑运动员在谈恋爱。汉斯:“如果有人偷了你的钱包,我会立即追上去抓住他。”莱尔小姐:“这倒提醒我了,  相似文献   

5.
傍晚,街坊王老汉与儿子的吵吵声震顶房盖,只听老汉大喊大叫地说:“你这样‘啃老’下去还能维持多久,等我死了看你怎么撑起这个家。”老汉只有一个儿子,是地道的“80后”。老人一辈子土里刨金,省吃俭用供他大学学业,又为他娶妻生子。并在一家民营企业找到了一份工作,一月能挣一千多块钱。做老人的心疼下辈,  相似文献   

6.
心中有花     
一天,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办事的人,大概是第一次到这种地方来,那个人显得有点局促。他没有找到要找的人,站在原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搬了张椅子让他坐下。他问旁边一位胖胖的女同事:“我要找的那个人去什么地方了?”“不知道。”胖同事冷冷地回答。“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不知道!”胖同事明显地不耐烦起来。“那……您能不能转告他一句……”“我不管!”胖同事终于大声冲那人嚷嚷起来。那个人尴尬地走出去以后,我问胖同事为什么冲那个人发火,她说:“我看他的一举一动就很烦人。”可是,我回想了半天,也没有琢磨出那个人到底有什…  相似文献   

7.
何鹏出狱     
《时代风采》2010,(3):22-22
1月16日凌晨零时,云南版许霆案的主角何鹏踏出了云南省第四监狱的大门。在3名狱警的陪同下,他回到了阔别8年之久的家乡陆良。8年未归,他甚至找不到自家的厕所。对于8年的牢狱生活,始终认为自己只有错、没犯罪的何鹏说:“我不想再记起这段日子。”他说,现在他看见银行卡都会头晕。谈及是否还要申诉,他称自己需要考虑一段时间,先适应一下生活,努力让家里的条件改善一下。  相似文献   

8.
临军 《农村青年》2013,(8):32-34
他在朋友家偶然看到一种只有拳头大、能喷射出浓郁麝香气味的珍稀乌龟,爱不释手。对方却以这个品种在野外濒临灭绝为由,拒绝出售。他三番五次纠缠,最后“砸”下10万元才算如愿以偿。从此在当地就流传开了“一栋别墅换3只小龟”的笑话,大伙儿都说他不是疯子就是“超级傻瓜蛋”。  相似文献   

9.
待夫如子     
王希财 《重庆工运》2003,(10):58-58
一位朋友和她的丈夫从“蜜月”起开始吵架,一直吵到孩子20岁。近几年,年逾不惑的他们突然变得“恩爱”起来。问及朋友,她说:“我以前对丈夫总是这也看不顺眼,那也看不惯。那天儿子和他爸在一起吃饭,我望着家里这两个几乎一般高的男人,回想我们共同经历的过去,突然,心中闪过一道亮光,在养育儿子的20年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容忍了儿  相似文献   

10.
竞争与生存     
街口有两家烤鸡店,相隔只有十几米。同行是冤家,在生意场中,表现得更为直露。两家店老板都在暗暗较劲,今天你推出了葱油鸡,他马上跟上,你有了酱板鸭,我也学着做。有一段时间,城里流行吃炸鸡,甲家买了炸鸡机,乙家也买了一台。过了几年,甲家店旁造了一间公厕,虽然大门是对向大街坊的,对烤鸡店是没有任何影响的。但这成了乙家店主的攻击对象。有人到他那买鸡,他会小声对人说:“你到我这儿买,甲家店靠近厕所。”其实大家都知道,但他这么一说,心里面别扭起来,下次路过,真的不敢到甲家烤鸡店去了。过了一段时间,甲家烤鸡店的…  相似文献   

11.
何家票 《时代风采》2014,(15):26-27
在案子结束后,熊智明专程来到云南省总工会,他说“在最困难的时候,是云南省总工会给了他们信心,有云南省总工会这个‘娘家人’的后盾。他们从来就没放弃胜诉的希望。”在离开省总工会前。熊智明还提出了一个心愿:“通过这个案子。我感觉到‘娘家人’就是不一样,我现在已经退休了,如果省总工会有需要。我愿意义务为权利受到侵犯的农民工去服务,只有大家共同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个社会才和谐。”  相似文献   

12.
“那个小段到底是谁呀?”“他家里一定很有钱吧?”“不,我猜他长得一定很帅!”……2011年6月的一天,看到杜小夕拿着暖水瓶去打开水,室友们就又议论开了。  相似文献   

13.
《时代风采》2013,(11):27-27
问:我的丈夫老李原是一名机关人事部门的行政干部,后提拔调入物资局任副局长。任职三年后物资局改为企业,老李改任物资集团副经理。后来他在下基层工作时遭遇交通事故,不幸身亡。在处理待遇等问题时,我提出他是国企领导,应以公务员因工死亡办理,有关部门告诉我,他的身份已不是国家公务员而是企业管理干部,只能按工亡办理。请问他的情况应该按“因公受伤”处理,还是按“工伤”处理,两者待遇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4.
西门 《时代风采》2013,(4):17-17
1月26日,距离过年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在昆明温暖如春的阳光下,记者在康乐茶城接到了农民工罗传开,这位憨厚老实的农民工看上去一脸沧桑,但却抑制不住激动而高兴的心情。刚上车一他就掏出电话打给远在昭通市永善县黄华乡的亲人:“已经拿着丁资了,我明天就可以回家了。”  相似文献   

15.
《农村青年》2008,(6):29-29
郑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人武部部长,他的家乡就在地震灾情最为严重的北川县。迄今为止,他在北川的36名家人只有7人获救,20多人下落不明,而他却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这位羌族汉子朴实真挚,虽遭受震灾磨难,他却感动于全国人民的支援:“我虽然失去了部分亲人,但全国人民都是我们的亲人.”  相似文献   

16.
唐洪 《农村青年》2007,(3):15-17
事发2005年10月,官司打到2006年年中。至今,他依然沉浸在悲痛当中。 那天夜里,他的妻子和儿子蹊跷身亡。由于传言他在外面“包二奶”,警方将他定为“杀人疑凶”。从此,他经历了人生当中最为难熬的一段岁月。 2005年12月30日,他把一个谁都想象不到的“杀人真凶”告上法庭。2006年5月30日,他终于替自己洗清了“罪名”。讨回了公道。然而,妻子和儿子再也回不来了……  相似文献   

17.
阿友 《农村青年》2014,(10):30-32
25年前,他穷困潦倒生命黯淡,一个与他萍水相逢的北方汉子拿出一年积蓄一千元帮他创业。孰料世事沧桑,创业失败,他们几度失联。20多年后,感念陌生人的那次相助,激励他在海外创业成功。“我要找到你,我最亲爱的北方大哥,当面说声谢谢你!”这个朴素念头成了他功成名就后最动情的企盼!  相似文献   

18.
曹旭峰 《工友》2007,(9):8-11
近几年,本刊曾多次报道职工伤残后被老板赶出厂,或是老板用威胁、欺骗手段签订“霸王条款”,使伤残职工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件。这些伤残职工为了追讨自己的“工伤”待遇,经历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心酸历程。本文主人公张克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一次工作中受伤致残后,用人单位在其伤未痊愈时,就将其“一踢了之”,致使他一家人生活陷入绝境。在辗转追讨“工伤”待遇无果的情况下,他悲怆的喊出了“请锯掉我的左脚!”  相似文献   

19.
郝大石,197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的农村,身高只有1.18米,曾经流落广州街头乞讨为生,是一个没有尊严的乞丐。一个偶然的机会,篆刻家荆鸿先生收他为徒,他因此走上了一条新的人生道路。通过几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广州有名气的篆刻师。他的一枚印章曾卖出6000元的高价。几年来,他独自在广州市文明路打理着一间“荆鸿篆刻工作室”。一年前,他还出版了自己的作品集《大石印谱》——  相似文献   

20.
安徽合肥。 60多岁的余文斗居住在百花井附近的一条小巷里。这是2007年8月的一天,一个年轻人抱着鲜花敲响了他的家门。 “余叔叔,您还认识我吗?13年前,是您把我送进监狱的呀!”来人说完,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经过仔细辨认,余文斗惊呆了。“你,你是……我做梦也想不到啊!” “我今天是特地来谢恩的!”说完,年轻人热泪盈眶地把鲜花捧到余文斗面前。余文斗的眼睛也湿润了。 除了鲜花,年轻人还给余文斗带来另外一份礼物——公安机关颁发的见义勇为证书。他告诉余文斗,自己也成为一个捉贼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