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考你     
《法学》1984,(12)
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①就是②原则上就是③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①政权组织形式之一②人民的群众性组织形式③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考考你     
《法学》1984,(7)
(1)列宁在《——》中指出:“如果没有政权,无论什么法律,无论是什么选出的机关都等于零”。(2)马克思主义法的基本原理,概括起来就是——。(3)孟德斯鸠用——方法写成了《论法的精神》,又称为《——》。  相似文献   

3.
考考你     
《法学》1984,(8)
(1)马克思在(《》一文中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褒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2) 在普赫塔的《》书中提到:“民族精神产生了国家,也产生了法”。(3)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____和德国的____。(4)“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艺术”,是①洛克②赛尔苏斯③康德④罗伯斯庇尔讲的。(5)“国家产生前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象狼一样”是①苏格拉底②卢梭③奥古  相似文献   

4.
考考你     
《法学》1984,(10)
(1)在原始公社制度下,用来调整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世代相传的习惯法。①不正确②正确③部分不正确。(2)法是社会关系的唯一调整者,统治阶级总是要制定各种法律规范来调整有利于  相似文献   

5.
考考你     
《法学》1984,(9)
1.马克思说:“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____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____。2.十七____十八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家吸收了历史上有关____的思想资料,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古典自然法学派。3.①亚里士多德②柏拉图③格老秀斯④孟德斯鸠认为:“法律不但对于已发生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法第153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脏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  相似文献   

7.
中午,刘市长下班回到家,看到儿子刘飞正坐在书桌前咬着钢笔苦思冥想,一副一筹莫展的样子.看样子,又遇到难题了. @@ “儿子,又有啥难题了?让老爸看看.”刘市长边脱外套边说.@@  相似文献   

8.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处罚”。很显然,该条是对二百六十三条的必要补充。笔者认为,对此条中“当场”理解的正确与否,是能否发挥该条法律作用的关键。 “当场”有关学理解释的,是为指犯罪嫌疑人尚未离开进行盗窃、诈骗、抢夺犯罪当时所在的现场,或者刚一离开现场就被人发觉追捕。如果在完成盗窃、诈骗、抢夺犯罪之后,时隔多日在其他地方实施暴力或暴力威胁,则不属于本条处理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陈凌 《政法论丛》2006,3(3):68-72
我国<刑法>第263条和第269条规定了抢劫罪必须具有"当场"性.以普通用语的规范化方法和刑法用语的相对性为视角,明确抢劫罪中"当场"的内在含义,并得出构成"当场"的几种情形.这对于以区分抢劫罪与其他相似的侵犯财产型犯罪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玫昆仑 《政府法制》2014,(16):19-19
报载,4月23日下午,陕西省商南县广场问政活动上,因县疾控中心私设小金库,中心主任华中央当着众多群众的面被当场免职,随后他掩面而泣.  相似文献   

11.
贾万宝 《经济与法》2003,(12):106-107
在公安机关执行任务尤其是追捕犯罪嫌疑人过程中,“当场击毙”是一种虽不常用但也并不鲜见的执法手段。实践中,“当场击毙”主要适用于突发案件、犯罪嫌疑人拒捕、严重暴力犯罪等情况中。其适用目的主要在于防止暴力犯罪进一步扩大、确保社会治安的稳定。但是,由于这一手段的特殊性以及法律规范的不严密,使其在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不少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毅  哲文 《政府法制》2008,(16):20-20
日前,披上嫁衣的唐敏(化名)在北京东城区鸿运大酒楼设宴8桌,迎来近百亲朋参加婚礼。可临近饭点时,酒楼大厨及其他员工突然宣称:因老板欠薪,定好的饭菜根本没做。唐敏及其母亲当场昏厥,被送往医院。原本热闹的婚礼现场,突然陷入混乱。据酒楼一女服务员介绍,该酒店老板共拖欠员工5万元工资。目前,东城警方已介入调查。  相似文献   

13.
黎海龙 《法制与社会》2011,(16):273-274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相继挂出"XXX当场击毙"的横幅在社会上和学界都引起了较大的争论,现阶段我国的"当场击毙"还存在一些列的问题。"当场击毙"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在适用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14.
多些人道,少些“当场击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9日,《深圳商报》报道:1月8日下午5时许,深圳公明派出所民警在某小巷设伏时,发现两名青年男子将一名女青年的黑色手提包抢走。伏击民警立即冲上前去,要求劫匪放下凶器就擒。两名歹徒发现警察后企图逃跑,警方立即鸣枪警告,但劫匪置之不理继续逃窜。“就在劫匪快要逃脱的情况下,民警果断举枪射击,当场将一名劫匪击毙,另一劫匪被击伤束手就擒。”在犯罪嫌疑人拒捕的情况下,警察动用武器法律似乎并未禁止,但是否在任何情形下警察都可以对犯罪嫌疑人拒捕的行为开枪“当场击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对警察的一种严峻“考验”。如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第153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150条抢劫罪处(?)。”在司法实践中,对这类先侵财后施暴的案件(其中绝大多数是盗窃)如何正确适用第153条尚有不同见解,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如何理解和把握第153条中的“当场”二字。笔者试就实践中发生较多且争议较大的盗后施暴案件的定性问题,谈谈自己对“当场”范围的认识。我国司法界对“当场”的范围基本上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当场”仅限于罪犯实施盗窃的现场,离开了就不属“当场”;二是认为“当场”不仅指罪犯盗窃的现场,还包括其盗窃后窝藏赃物、抗拒逮捕、毁灭罪证的其它场所和时间;三是主张“当场”主要指罪犯实施盗窃的现场,但也包括在现场发现  相似文献   

16.
17.
近来媒体上频频出现关于对抢劫拒捕者等“当场击毙”的新闻与争论,“当场击毙”出现的频率很高,民众支持率不低,说明警方释放这种严厉警告的做法具备一定的习惯性,也有一定的民意基础。但是,警察使用枪械是非常严厉的执法行为,当场击毙更是非常极端的手段,在强调生命权高于一切,强调依法执法和约束公权的今天,审视警方的一切语言表达和行为表达部是具有现实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8.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8岁.2008年3月10日晚,李某翻墙进入某区移动公司,撬开防盗门,扯断基站内的备用电源连接电缆线23米,携带电缆线铜芯离开山上的现场.走到山下马路边离基站约3公里处,被正在外出办案的民警发现,即对其进行盘间并欲抓捕.李某强烈反抗,并从裤兜内抽出一把匕首威胁民警,抗拒抓捕后逃离现场.  相似文献   

19.
去年连续发生的二起警察当场击毙犯罪嫌疑人事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争议。当犯罪嫌疑人丧失继续犯罪的能力或无确切证据证实其具有现实危险性时,警察将其当场击毙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某日凌晨3时许,张某等人携带手铐、铜管来到一加气站内,自称治保人员检查驾驶克隆出租车问题,手持钢管追赶在场出租车司机,将何某、蔡某等人塞进车中,并使用手铐将蔡某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