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形成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理论和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建设会议上提出的"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思想的深化与发展.这不仅对推进我国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对党的建设具有里程碑般的标志.它必然要求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政党.  相似文献   

2.
创建学习型社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新世纪的发展新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意义。学习将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因此,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及其相关的实践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内涵意义和应注意的有关问题.提出只有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创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等各具特色的学习型组织,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加速实现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和做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新任务,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社会的理论来源于学习型组织,法国人保罗·郎格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美国人彼得·圣吉博士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我国要创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提高人的基本能力,构筑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国社会持续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构建学习型社会必须运用学习型组织管理理念,在实践中进行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领导创新。  相似文献   

9.
郭心礼 《学习论坛》2005,21(9):79-80
创建学习型社会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增强危机感;二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三是要建立健全学习的规章制度;四是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五是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创建学习型学校是落实十六大要求、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早在2002年3月,我校就提出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办学理念。3年多来,我们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加强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观念决定出路。创建学习型团组织,首要的是全校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进而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11.
理解当代民主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建锋 《探索》2003,(3):41-43
当代民主的含义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那么,什么是民主?民主政治的目标是什么?所以,界定民主的含义就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三个层面来理解当代民主的含义是一种可以探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人发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宣言,这标志着"和谐"成为一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分类的标准载入史册.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稳定与党的现代化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社会稳定是执政党的基本功能,而执政党自身的现代化程度及其相关变量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只有把党的现代化与社会稳定双向互动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充分认识执政党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探讨我党在中国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和中国社会稳定对自己提出的挑战,由此使我们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地思考和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人与自然、资源和谐相处的思想也闪耀着理性之光。这些经验教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5.
先进社会生产力要从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动力、生产力主体———劳动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考察。要使先进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必须把结构升级作为阶段目标 ,把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保证 ,把改革开放作为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必须在执政的指导思想上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论 ,在执政的实践上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自身建设上 ,始终适应生产力发展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灵感概念的历史考察以及对多种灵感思维观的比较分析 ,认为灵感思维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一样 ,是客观而又普遍存在的人类思维的基本类型之一 ,它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普遍地起着作用 ,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技术发明等创造性活动中更是有着自己卓越而独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非常重大.和谐社会内涵丰富,构成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具体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依靠人民共同建设,实现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为始终追求的前进方向与理想追求。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与理论旗帜,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纽带,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其价值取向主要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牢牢把握住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等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张正德  喻中 《探索》2004,(3):135-139
宪法是社会变革的一只晴雨表 ,社会变革的模式直接影响到宪法的模式和宪法自身应变的方式。在阶级对抗处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革命时期 ,宪法表现为革命宪法 ;改革年代 ,宪法呈现出改革宪法的特征 ,宪法规范与改革实践的冲突常常出现。因此 ,清醒地认识当代中国以修宪为主要方式的合宪性社会变革、以“良性违宪”为表现形式的违宪性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及其趋势 ,有利于把握宪法的与时俱进与保持其稳定性、权威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