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话为人做事须“知”。 何之谓“知”?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可见“知”乃指掌握知识和通晓事理。“知”既如此,那么它对于为人做事可以说是须臾不可无了。首先,“知”对“行”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子语类辑略》)在这里,朱熹把“行”比做足,把“知”比做目。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网络直播平台快速发展,“一切皆可直播,人人都可带货”的发展趋势越发凸显,“直播经济”在满足消费者需求、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直播平台上部分网络主播虚假宣传、知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时有发生,“直播经济”背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乱象亟待整治。为此,应针对其犯罪特点,完善网络直播领域法律体系建设,引导网民参与行业监督,落实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优势,对该类犯罪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将七夕诗单一地理解为“情诗”,我们有必要对七夕诗进行多维度的阐释。如果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将七夕诗加以解读,可以发现,七夕的重要仪礼——“乞巧”,是当时少女们生活希冀中对爱情的价值认同;七夕诗中表达得最丰富的爱情,其实是妇女求得身份平等的情感承诺;而男女不同诗人所作的七夕诗,在视角转换中可以明显看出男人和女人眼中的“女性”有别而情有所同。  相似文献   

4.
社会层级结构与以人为本——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社会必须确立的一种先进理念,要在中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还得经过一个艰苦而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实现以人为本,必须改造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高低有别、金字塔式的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公正为基,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形成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5.
古今"德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广 《理论前沿》2001,(10):17-17
1 .“德”的涵义。无论外延还是内延 ,古今之“德”都有差异。从外延上看 ,古代“德”的内容极其广泛 ,周公和儒家所提倡的“德”包括了一切美好的东西 ,使“德”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融宗教、信仰、道德、行政、政策为一体。孔子在《阳货》中比较集中地提出了“德”的内涵 ,即仁、知 (智 )、信、直、勇、刚。之后 ,历代统治者根据社会的发展都提出了“德”的概念 ,但与孔子所提之“德”大同小异。不难看出 ,古代之“德”深深地打着封建社会的烙印 ,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伦理道德等。但其中也包含着合理成分 ,如对国家要忠、对父母要…  相似文献   

6.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它是属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范畴。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鲁迅先生也曾说过,“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法。”这些经验之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现了一条真理: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性质,离开科学的比较是不行的。自然现象如此,社会现象也概莫能外。那末,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优谁劣呢?站在不同的立场上,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诞生,然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止于知而疏于行或只“知”而不“行”或以“说”替代“做”的“知行不一”的通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由“知”到“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指由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中、高级知识分子自愿组成的具有统战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起着教育引导、桥梁纽带、参谋智囊、培养举荐、维护稳定的作用.发挥“知联会”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功能,要规范“知联会”名称,明确联谊会组成、性质、定位;理顺“知联会”领导体制;完善“知联会”工作机制;加强“知联会”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9.
一、盗窃案件的特点 盗窃案件形式复杂,罪犯作案手段多样。有的先踩点再作案;有的提前潜入现场,伺机行窃;有的别锁破门,席卷钱物;还有“路贼”、”“车盗”,专门在铁路、公路沿线扒车越货或袭击货、客车上的司机、乘客等等。当前,盗窃案件的基本特点是:  相似文献   

10.
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暖民心、听心意,使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管理有提升,组织增活力,是对党员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种种挑战,实质上是知 识和智力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所谓“得人才 者,得天下”,准确有效地挖掘和使用人才,实现人职 匹配,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目 前在许多企业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 的束缚、落后考评方法的限  相似文献   

12.
儒者的智慧     
叔孙通与陆贾都是汉朝创始之初以儒术成就显达的人,这在汉初以兵伐得天下、儒生沦为社会边缘人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但两人相比较,叔孙通似乎更胜一筹,更能“知当世之要务”,且“进退与时变化”。这一点,司马迁也不得不承认他“大直若诎,道同委蛇”。  相似文献   

13.
一、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近年侦办的毒品案件概况 (一)基本情况和现状 2008年,普洱市公安边防支队共办理毒品案件206起,查获各类毒品约202公斤,其中“人货分离”案件52起,在“人货分离”运输案件中查获的毒品数量为43公斤。2009年,  相似文献   

14.
干与“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早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就强调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十打纲领更重要。”列宁也曾指出,衡量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并不是按“言论”,而是要“按实际行动”来评价;“我们需要的不是空话,而是实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也反复叮嘱我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纠正那些说得多干得少、说得好干得差、说得早干得迟,甚至光说不干等现象,要切实强化实践第一的观念,真正做到既说又干、少说多干、先干后说。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大学生学邓小平理论的实际状况来看,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知”的认识,使学生对邓小平理论逐步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熟知,为“真知”打下良好基础。首先,应要求学生本着邓小平同志一贯提倡的“学理论要精,要  相似文献   

16.
洋务学堂的兴起始于清政府创办的同文馆。清政府创办同文馆的主要动因在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对外交涉的需要。1861年清廷在外国侵略者的逼迫下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务。然而由于缺乏外语人才,因此交涉重任不得不假手于通事,而这些人不仅知识浅陋,“所识洋字,亦不过货名价目,与俚浅文理”,而且“惟知藉洋人势力播弄挑唆以遂其利欲”,往往以小嫌酿大衅口。清廷至此深感通事之不可侍,而汲汲于培养外交人才。1862年恭亲王奕 以“欲识各国情形,必先谙外国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2)为由,奏请设立同文馆,…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之“知”是伦理之“善”与认识论之“真”的融合,可称之为道德认识论,具有“合真善而向美”的三维价值属性。如何让“知”达到“合宜”,实现道德认识践履的合理性以及适当性,是先秦儒家一个重要论域。他们在理论与实践中,以对“中”这一方法论原则的阐扬和“他者”即“天”“人”的显明设定,来解决道德认识何以合宜问题。先秦儒家“知”之合宜性规约,提供给我们一种儒家式生活方式,它将为化解个人、社会、自然等方面出现的利害冲突,实现新时代人之美好生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我国13亿人口,约75%在农村,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传统的限制,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会保障相比,不仅建立得比较晚,而且项目不全,保障水平也很低。实行城镇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有别的办法,并不意味着社会保障工作不重要,而是要求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建设。一、搞好社会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体知”的基本特征及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embodiment cognition),即“体之于身”的身体之知,它有别于西方传统的借助意识、借助思维的“识知”或“思知”,其乃为中国古人特有的一种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方式。一种深入的考查将会发现,中国古代的体知之所以成为可能,恰恰在于这种身体之知以一种“思在合一”的方式,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人所理解的一种不无独特的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之中。正是这种现象学式的、本体论化的身体,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的身体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两性交感以及以生为道的身体,而且同时也使其身体之知具有直觉性之知、关系性之知以及践履性之知这三个极为突出的基本特征。因此,由于以本体身体及其生命逻辑为深刻依据并作为其忠实体现,这使中国古代的体知并非流于一种非理性、神秘化的“原始思维”,而是不失为理论上不无自洽、不无成熟的人类又一自成一体的知识论体系。正如该体知思想曾根深蒂固地支持着古老而悠久的中国文明的过去那样,我们相信,在人类业已对唯科学主义深入反思的后现代的今天,它也将以其鲜明的根身性、具身化的特点,并作为对唯识主义的“以身为殉”价值取向的纠偏和批判,与当代西方的人文主义知识论思想合流,而为人类新的文明建设作出自己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建立在以“道”为核心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念之上 ,并以自然的原则为导向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主张热爱自然 ,尊重自然秩序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它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透过“知常曰明”、“知和曰常”、“知止知足”三个命题加以彰显的。其中蕴涵着建构现代生态伦理所值得开掘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