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一季度,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共接到271起食品药品监督举报,有效受理239起,立案32起。"去年全省设立了300万元食品安全举报奖励资金,但公民因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获得的奖励资金只有28万元。"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主任刘震说,消费者对"12331"电话投诉举报知晓率低、自身维权意识不强、证据保护意识较差等问题,导致消  相似文献   

2.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特征、根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的特征是:食品安全的全流程失范、食品安全的多主体失职、发展过程中的多因素影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众多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不力,包括法律法规未涵盖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政府监管未形成"无缝隙管理"的整合模式;制度设计未达到有效防控的科学标准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政策建议是:以周全的法律法规覆盖食品安全的全流程,以"无缝隙管理"模式强化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管理,以前馈式的管理理念贯穿食品安全管理的全局,以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执行食品安全的监控.  相似文献   

3.
<正>华智超在8月29日的《长江日报》上发表文章说,一度被视为服务业明星的"海底捞",近日因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舆情的转折让人始料未及。随着"海底捞"发布致歉信及处理通报,网络口碑飞速从负面反转为正面,还有不少网友与自媒体为其"点赞"。消费者"点赞"的是"海底捞"真诚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增多,说起这个话题人们可以马上想到许多关键词:"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毒胶囊"、"问题牛奶"。如此高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食品生产厂家、卫生监督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不信任与不满。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的健康以及下一代的基本身体素质,甚至决定了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及时规范法规和行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或许几十年后的中国人就会被迫重新背负"东亚病夫"的标牌。因此,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刻不容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是当前我国乃至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制定《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保民生"的迫切要求,是"保稳定"的必然需要,是实现"保增长"任务的重要体现。2009年的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确立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体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统一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建立食品召回制度,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强化了违法生产经营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食品安全问题又一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3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食品安全多头分段管理的"九龙治水"时代正式结束。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却又问题频发,不断触碰公众的心理底线。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再次将目光聚焦在食品安全问题上。"问题食品"带上会场在浙江团小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海宁市斜桥镇华丰村党委书记朱张金做了一个实验:把黑花生投进清水中,水很快被染黑  相似文献   

7.
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政协重点促办提案专题协商会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蔡威的话,让正在发言的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有些尴尬。蔡威说:"对不起,我打断一下,你的发言能不能少讲点成绩、多谈些问题,我们今天主要是来督促完善上海食品安全监督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们将目光聚焦在城市食品安全问题的当下,农村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问题食品的"卸货场"。春节期间,尤其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问题食品、过期食品普遍存在,农村的食品安全现状令人担忧。问题食品扎堆农村,拿什么来保障农村居民"舌尖上的安全"?这样的一道时代考题,亟须找到答案。每年春节前后,"假冒伪劣食品扎堆农村"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但遗憾的是大多仅仅是止于反思层面,鲜见"真刀真枪"对此进行有效的管治。  相似文献   

9.
<正>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如何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切实得到遵守,关键在于执法机关严格执法,加强公众和社会舆论对执法部门的有效监督,从而让执法人员同时具有内在的动力和外在的压力去严格执法。食品安全已经导致人民群众强烈不安,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从三鹿奶粉、大头娃娃到"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等事件频发,人们的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李克强强调,对于侵害公众食品安全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此次修法将建立最严格的监管处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并加重问责地方政府负责人,力求保证人民"舌尖上的安全"。"舌尖上的安全"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提及,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迅速建立监管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只有"说"还不够,后续的行动才是关键。贯彻最严食品安全法,关键要突出三个最严。  相似文献   

11.
孙鹏 《奋斗》2013,(7):54-5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已开始实施,《食品安全法》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作出了全面规定,从机制体制上全方位构筑食品安全法律屏障。但是各地监管部门依旧周期性地曝光问题食品黑名单,在流通领域进行的食品例行检查中,不合格的食品仍源源不断地进入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2.
石康 《先锋队》2011,(6):62-63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全国卫生系统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说,"十二五"期间将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饮用水安全领域内的若干重大公共卫  相似文献   

13.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9):28-29
贵州省"我用良心做食品"活动近日在全省深入展开。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与省文明办下发通知要求,要通过不懈努力,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中,法治手段与诚信教育必须协调使用。治理食品生产销售乱象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并进行大力度的道德宣传与文明  相似文献   

14.
舒勇 《当代贵州》2016,(30):40-41
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始终坚持做到"警钟长鸣",才能确保"警笛不响",在督促基层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时对存在的问题要严肃指出,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查处、决不手软,做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作为食药监人,我们要立足贵  相似文献   

15.
张青松 《理论建设》2013,(3):102-104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食品安全和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也就是要改革和  相似文献   

16.
<正>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更好地为全省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切实维护食品公共安全,为贵州同步小康提供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称"史上最严"食品法典。全省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新《食品安全法》,依法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9日,贵州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全体会议在贵阳市召开,贵州省副省长何力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食安委副主任、省食安办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宋宇峰主持会议,来自省直有关部门以及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省管县代表参加会议。何力充分肯定了去年贵州省食品安全取得的成绩。他说:"2015年,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在国务院食安办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不断深化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会对人的身体、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公信力。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包括未形成良好的诚信体系、政府治理乏力、消费者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等方面。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为食品安全创设良好环境;需要不断加强政府的行政执...  相似文献   

19.
钱理文 《前线》2013,(1):57-57
说到食品安全,想起王岐山在十八大山东团讨论时讲的一件事。王岐山讲:一天,温总理去河南回来跟我说,到农民家里去,老太太捧出来一捧花生说,总理你吃,你放心地吃吧,这是我们自己家吃的,我们自个种的。王岐山又说,这种事情已经不新鲜了,我到北京郊区去,郊区农民自己吃的菜也是单种的。食品安全问题,关键是食品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稳定发展,还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监管机制不健全、行业协会作用发挥不充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为此,全社会成员要共同参与、广泛监督,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协作,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作用、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等途径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以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