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湘西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制定的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条例和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956年5月4日第三十六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一九五六年五月四日  相似文献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湘西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議制定的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組織条例和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会組織条例,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員会于1956年5月4日第36次会議批准,現予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 1956年5月4日  相似文献   

3.
在湘西,说起清代苗族秀才石板塘,苗族人民没有一个不赞叹、不敬仰。时至今日,湘西苗族人民还在讲他的故事、写他创造的苗文、唱他编写的苗歌……。如果说,刘三姐是广西壮族的“歌仙”,那么称石板塘为湘西苗族的“歌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因为他一生中所编写的苗歌,确确实实如同苗族人民说的“比苗山的草木多得多,比苗山的泉水更解渴”。  相似文献   

4.
语言态度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与语言认同。本文通过对湘西地区苗族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了苗族对于母语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及学习、保护母语的行为倾向,解释了不同社会变项对苗族语言态度的影响,并据此对在湘西地区开展民族语言文化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歌文化,而湘西苗族民歌则是其中最为优秀的民歌作品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导致湘西苗族民歌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破坏,湘西苗族民歌的歌手已经越来越少,很多民歌的演唱方法变得世俗化,传统的演唱及表演风格正面临失传的风险。正因如此,希望对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特点,特别是湘西苗族地区的民歌演唱特点及风格进行研究,以求能够把这些传统的音乐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苗族分布很广,有三大支系。从语言上讲,有三大方言区,即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和滇川黔方言区。各支系都有自己丰富的反映民族历史的古歌。属黔东方言的黔东南地区,是苗族最大的聚居区,保存许多古风古俗,流传着极其丰富的古歌。这里,只谈谈黔东南苗族古歌的几个问题。一、苗族古歌和苗族史诗的概念范围已公开出版的苗族古歌,有田兵选编的《苗族古歌》(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和马  相似文献   

7.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开幕了。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又一伟大胜利,是自治州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是自治州170万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标志,从此我州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现在代表中共湘西苗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湘西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将湘西苗族自治州成立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向大会作出报告,并提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今后工作任务,请大会审议。  相似文献   

8.
苗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三世纪,苗族先民就已劳动生息在今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后迁移到湘西和黔东的“五溪”地区。唐宋时期,苗族先民开始进入岭南地区,以后又不断西迁,散布于广西各地及广东西部地区,逐步形成现在的分布格局。在广西,苗族集中分布在融水、隆林、三江、龙胜等四个自治县内。大分散、小聚居是苗族的分布特点。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  相似文献   

9.
湘西苗族传统婚俗众多,婚恋文化丰富,精华与糟粕并存。未雨绸缪,教育为本的婚教观;勇于抗争,捍卫权利的维权观;尊孝老人,知恩图报的孝道观;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和谐观;知荣明辱、同舟共济的荣辱观,构成了湘西苗族传统婚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苗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国内有五百零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黔、湘、滇、桂、鄂、川、粤七省区,其中分布在贵州的就有二百五十八万多人,占国内苗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苗族除黔东南和湘西(包括黔东北和川东南)两片较大的聚居区外,其余都是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批准湖南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8月9日关于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并且决定: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销湘西苗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湘西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古丈、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六县和原由省直辖交自治州代管的永顺、龙山、桑植、大庸四县。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吉首县城。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批准湖南省人民委員会1957年8月9日关于設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报告,并且决定: 设置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撤銷湘西苗族自治州。自治州的行政区域为原湘西苗  相似文献   

13.
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歌与民间长诗.古歌中,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为急待保护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刻道>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保护和研究刻道,时于系统地了解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发掘苗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苗族是东亚南部分布区域最广的民族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学术界对国外苗族的情况一直知之甚少。笔者本着促进苗族研究的愿望,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将国外苗族的人口与分布构出一个粗略的轮廓,供学者们参考。 国外苗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半岛的越南、老挝和泰国三个国家。据法国著名的苗族研究学者恩保羊(Bertrais)先生估计,1975年东南亚大约有47万苗族。苗族进入东南亚的时间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越南学者琳心根据在越北自治区同文  相似文献   

15.
一、从苗语词汇看苗族的历史文化痕迹 (一) 苗族先民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原始游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苗族民间流传的古歌、传说、语言以及汉史中有关的追述来进行探索。有人说,一部语言史就是一部民族史,这就肯定了语言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过语言材料来证实的史实应该说是可靠的。从语言看,有些词语能反映苗族原始社会历史文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勤劳智慧的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而这些习俗又往往与苗族民间文学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成为苗族人民独有的精神财富。探讨苗族民俗与民间文学的关系,对于了解苗族的历史、宗教、文学有一定意义。 一、苗族图腾神话与古老习俗 苗族的图腾神话是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苗族初民在远古时期的生活和习俗。 在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人们为了生存,每时每刻都在同各种植物、动物打交道,人与  相似文献   

17.
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以下简称《古歌),是一部非常珍贵的苗族文化典籍。它概括地记载了苗族先民艰苦创业的斗争经历,生动地反映了他们认识自然、改造社会、发展自己的民族精神,是苗族先民思想文化的结晶。它不仅对于研究苗族族源、风俗习惯、古代历史、文学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对于研究苗族先民哲学思想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更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仅就苗族先民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作一点初步的探讨,以请教于学者。  相似文献   

18.
风俗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椎牛”是苗族的最大礼典之一,它反映了苗族先民远古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对流行于湘西及黔东一带的苗族“椎牛” 风俗作一社会历史透视。 “椎牛”,又叫“吃牛”,苗语叫“ney ie”,苗民凡人得了重病,占卜是因为鬼作崇,或中年无子,认为是中鬼在南天门阻止女阎王送子前来,就得把苗巫请来,烧黄蜡,打锣鼓,许下椎牛大愿。许愿后,如果病人转危为安,或求子得子,就说是牛鬼赐予的,于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对苗族习俗的研究应更深入一步,避免简单的习俗因子现象罗列;苗族的习俗是由若干个习俗因子组成,根据各习俗因子的来源、与当前苗族社会的关系,以及在习俗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残留因子、借入因子、主体因子三类;而各个因子之间又分别结成同根、并存、依附、同链四种关系。只有看到苗族习俗的完整性及苗族社会与习俗的关系,才能弄清其实质。  相似文献   

20.
《新东方》2013,(1):83-F0003
<正>海南苗族民歌主要产生并流传于海南中部的环五指山苗族聚居地区。海南苗族民歌在海南存续约300多年。据清道光《琼州府志》记载:"盖前明时剿平罗活、抱由二峒建东安营,调广西苗兵防守,后营讯废,子孙散处山谷,仍以苗名。"清张隽《琼州志》云:"又有一种日‘苗',几数百家,常徙移于东西黎境。"由此可见,海南苗族是明代迁移到海南谋生的。海南苗族民歌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主要包括: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