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亦越来越多,同传统的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从其构成特征,如犯罪客体、主体、客观、主观等方面来分析,我国对网络犯罪的刑事处罚尚有许多亟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也日趋严重,要想成功打击与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侦查人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犯罪分子常用的犯罪工具和犯罪手法,进而获取电子证据,才能有效遏制和打击计算机网络犯罪。因此,研究、探讨适应计算机网络犯罪的侦查技术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它们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犯罪类型及其概念——“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两者的关系如何,我国学界一直争议较大。从刑法学和犯罪学论域来看,“计算机犯罪”和“网络犯罪”的概念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许多方面的变化,网络技术正打破、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的主要学科之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已步入网络技术的时代,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正迎接着网络技术的挑战。本文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着眼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影响,最后指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犯罪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犯罪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犯罪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 ,文章对计算机犯罪的趋势进行了具体分析 ,以期对计算机犯罪的发展态势能够准确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化,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实践面临的一个难题。对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等犯罪未完成形态是否惩罚,或者惩罚到何种程度,反映了一国刑事立法技术以及价值取向问题。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预备、未遂以及中止,是否需要全部犯罪化?对其全部犯罪化能在何种程度上起到防控网络犯罪的作用?中外刑法在此问题上是如何规定的?文章通过对各国刑法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相关规定之比较,以探讨我国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未完成形态的犯罪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犯罪的别称 ,它是与网络的产生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象。近一二十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 ,网络犯罪已成为各国难以拒绝的“不速之客” ,它对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探究网络犯罪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预防和打击 ,是现代社会应予特别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是高科技犯罪中的一类,是计算机犯罪在信息社会网络化环境下演变而成的新型犯罪。2000年至2004年是对于网络犯罪研究的高峰期,而目前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乃至网络犯罪的整体研究处于平缓期,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青少年网络犯罪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防治工作,本文拟探讨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状,并在分析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主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刑事措施,以期帮助社会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犯罪集中发生于经济领域并呈现出网络化的特征,原有网络犯罪相关刑法规定不能满足有效遏制犯罪的需要,2009年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非法获取计算机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为非法侵入、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程序、工具罪,对我国网络犯罪立法体系有着重要的补充完善作用,但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计算机及网络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人类彻底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日新月异的网络正在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殊的虚拟社会关系,而随之而生的网络犯罪也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犯罪之一.本文主要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对网络犯罪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的发展日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且网络犯罪的水平越来越高。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网络犯罪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后果。本文拟就对如何预防网络犯罪,构建网络安全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计算机安全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 ,近年来计算机领域发展十分迅猛 ,同时计算机犯罪也日益增多 ,特别是Internet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给计算机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有效遏制计算机犯罪的机制和体系 ,因而建立我国计算机安全体系已势在必行。我国计算机安全防范体系包括 :计算机安全技术平台 ,计算机安全法制平台 ,计算机安全监控机制 ,计算机安全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3.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犯罪心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络的四通八达,已成为犯罪心理形成的新的归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犯罪动机呈现多样化,使犯罪目的呈现不确定性,使传统犯罪呈现网络化。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犯罪心理预测、预防技术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4.
网络犯罪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网络犯罪的界定应从广义上入手 ,既包括以网络作为犯罪工具 ,也包括以网络作为犯罪对象。我国刑法所涉及到的网络犯罪规定 ,虽然范围较广 ,但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值得研究。此外 ,在司法对策上加大打击力度 ,提高网络自身的安全性 ,在多个层面上展开国际间的合作等 ,对于遏制网络犯罪同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冲击已经波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变革,作为社会科学之一的犯罪心理学科当然也不例外。计算机网络对信息的强大处理能力和互联网络的四通八达,已成为犯罪心理形成的新的归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使犯罪动机呈现多样化,使犯罪目的呈现不确定性,使传统犯罪呈现网络化。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犯罪心理学研究方法以及犯罪心理预测、预防技术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犯罪的高技术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一直是侦办此类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从侦查角度出发,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特点、取证方法和取证步骤,以及网络犯罪的取证技术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的普遍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犯罪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黑客、病毒、盗版、窃密等一系列网络犯罪无孔不入,进而使应用计算机进行网络活动的单位、个人均有面临侵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如何遏制计算机网络犯罪,已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在我国现行刑法中的规定极少,在当前网络犯罪日益复杂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法律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打击犯罪的需要.文章主要针对侵犯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数据安全的网络犯罪进行分析,通过阐述网络犯罪的法律缺陷,对完善我国该方面的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犯罪侦查机构是惩治计算机犯罪的主体,它的完善和发展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外的计算机犯罪侦查机构为我国的计算机犯罪侦查机构建设提供了以资借鉴的蓝本。在对我国现有计算机犯罪侦查机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国计算机犯罪侦查机构建设,应该重点解决组成人员技能化、技术培训正规化、案件管辖精细化和资金保障固定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人们的生活,随之产生的网络犯罪也成为新时代网络与社会安全的最大挑战。基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特点,网络犯罪往往具有隐蔽强、影响范围大、取证难等特点,公安机关、立法部门、网络技术公司以及公众都迫切希望在网络安全方面得到法律与技术上的支持。简要分析我国互联网犯罪的状况,同时提出相应的技术与法律的解决方案,希望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和网民更好地保护网络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