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和谢晋元是黄埔军校先后期同学;他和谢晋元都长期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任职;“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他任第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中校团附,可当他接到坚守四行仓库的命令后却不幸负伤入院治疗,由中校参谋主任谢晋元改任团附接替他领导了那场举世闻名的“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1941年,谢晋元不幸遇害,后被追赠陆军少将,三年后的1944年5月1日,他也为抗战事业英勇殉职,也被追赠陆军少将……然而,在当今,谢晋元的事迹写进了海峡两岸大、中学校的历史教科书,还被印在了台湾的邮票上,而他却鲜为人知……黄永淮,号泗光,别名黄…  相似文献   

2.
淞沪抗战爆发前。我隶属胡宗南部第一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严明)第四团(团长李友梅)二营(营长姓黄,广东人)四连(连长邓仪元,湖南人)二排(排长顾先芝,山东人)任上等兵。 1937年春季,胡宗南的第一军由甘肃陇东开至江苏徐州一带整训、补充。同年8月底,“八·一三”淞沪抗战打得十分激烈时,笫一军奉命从防地开进  相似文献   

3.
谭勃立 《湘潮》2005,(8):34-34
1942年4月18日至20日,中国入缅远征军新编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团长刘放吾率部在缅甸的仁安羌一带,经过浴血奋战,以一个团1000多人战胜日三十三师团2个联队7倍于己的日军,成功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缅军第一师和装甲第七旅官兵7000多人,令世界瞩目。刘放吾,别号不羁,湖南省桂阳县五美乡双岭新村人,1908年4月17日出生,曾就读于桂阳县兰嘉联合中学,后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入步科第六期学习。毕业后,刘放吾历任陆军教导师和第五军排、连长,税警总团第二团第二营营长,参加过“一·二八”和“八·一三”淞沪抗战,1937年在战争中英勇负伤,伤愈后应税警…  相似文献   

4.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凇沪会战历时3个月。中国军队先后调集70余个师抗击日军。10月26日晚,中国军队第88师第524团第2营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的指挥下,奉命据守四行仓库,坚持战斗4昼夜,掩护主力部队西撤。淞沪会战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5.
吴藕珍 《世纪桥》2005,(8):30-33
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八百壮士.四行孤军”.是中华民族顽强抗日的不朽传奇,彪炳史册。1937年的上海,日军铁蹄来侵.中国军队奋起抗战。10月26日.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谢晋元团长率领官兵.死守苏州河畔四行仓库。数百名铁血战士,激战四天五夜.以寡敌众抗击日军上万人,击退日军十余次进攻.毙敌200余人。  相似文献   

6.
周重礼 《党建文汇》2002,(18):18-18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面对着经济实力雄厚、武器装备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尤其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之后,日本侵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在上海、南京一带步步进逼,国内“亡国论”一度甚嚣尘上。可是,不到半年,八路军——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精锐板垣师团,歼敌千余人。  相似文献   

7.
<正>蔡炳炎(1902—193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任国民党陆军第十八军六十七师二○一旅少将旅长,参加淞沪抗战。1937年8月24日,奉命率部抵达罗店设防。25日展,以一团兵力向占据陆家宅的日军第十一师团出击,攻占其前沿阵地。因日军援兵疯狂反扑,所部死伤惨重。中午12时,亲率一营兵力与日军反复冲杀。激战中身中数弹,壮烈殉国。时年35岁。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内。纪念馆主体是一座用钢材、玻璃等现代建材构成,表现传统建筑形式美的纪念塔,塔高53米,塔馆合一。上海,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上海随即发生了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上海随即发生了八一三淞沪抗战。面对日军入侵,上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不屈不饶、英勇顽强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9.
1、中国共产党与上海抗日战争.2、上海抗日救亡运动的起源、过程、特点及历史影响.3、上海各社会阶层与各政治力g在抗日救亡和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与变化.4、—·二八与八·一三淞沪抗战.5、日军在上海地区的暴行及统治政报.6、对伪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研究.7、列强与上海抗战.8、上海及其周围地区的抗日军事活动。9、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研究.10、抗战时期上海文化教育研究.11、抗战时期上海社会生活研究.l、日本侵华罪行与对沦陷区的统治。2、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团结、振兴.3、抗战中的中国国民党和国民政府。4、中国共产党领…  相似文献   

10.
华侨对十九路军抗战的支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 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1932年1月28 日又在上海点起战火。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军长蔡廷 锴、总指挥蒋光鼐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影响下,奋 起抵抗日军,这就是“一二八”淞沪抗战。 海外千万侨胞十分支持十九路军英勇抗战,菲  相似文献   

11.
知识园地     
抗日战争中的四个关键战役淞沪战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1937年8月13日,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淞沪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华东地区大批工业设备的内迁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平型关大捷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发生于1937年9月23日。这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后的首次胜利,共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汽车近百辆,缴获轻重武器数百支。它表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战力量。台儿庄战役取得正面战场首次大胜利。1938年3月中旬,日军坂垣和矶谷两个师团,分东西两路…  相似文献   

12.
(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中日双方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大会战。10月26日,日军攻陷大场、江湾、闸北、庙行地区。中国守军腹背受敌,战局危急。为避免全军覆没,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决定将主力撤至苏北河以南阵地。为掩护大军撤退,第88师奉命留下1个团,死守闸北,牵制日军。师长孙元良在团以上军官会上,问谁愿意挑这副重担,第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当即  相似文献   

13.
由唐培吉、朱敏彦教授主编 ,几十位著名专家参与撰写的《上海抗日战争史》丛书在纪念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之际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由《上海抗日战争通论》、《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抗战》、《日军在上海的暴行与统治》、《上海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上海郊县武装斗争》、《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与抗日根据地》、《抗日时期的上海经济》、《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海抗战与国际援助》等10本专著组成。全书达300余万字 ,全面地反映了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开始 ,到194…  相似文献   

14.
1937年7月27日,郭沫若别妇抛雏毅然从日本回国,来到战云密布的大上海。 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上海军民奋起反击。郭沫若也磨拳擦掌,誉为民族的再生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要将“人一三”上海抗战告诉全世界。他与夏衍等人根据周恩来的指示,以救亡协会的名义创办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8月13日上午,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开馆仪式于刚刚落成的晋元纪念广场隆重举行。纪念广场上,刚刚修复完成的西墙,保留呈现了1937年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日军炮击形成的主要炮弹孔和430余个枪眼弹点。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广场,随后,全场肃立缅怀英勇牺牲的抗战先烈,中学生代表则深情唱起了《歌八百壮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和率军保卫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将军之子谢继民、"八百壮士"之一胡梦生的遗孀尚凤英以及青少年代表,共同为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揭牌。  相似文献   

16.
<正>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悍然进犯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淞沪抗战爆发。次日,日军军机开始轰炸安徽境内的广德机场。11月12日上海沦陷后,日军分3路合围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以一部进犯广德和芜湖。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从长江南北大规模侵入安徽境内。中国军队虽进行了顽强抵抗,但至次年6月12日,当时的安徽省省会安庆仍不幸失陷。其后,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与国民党军和英雄的安徽人民一起,在广阔的安徽战场上,对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谱写了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夺取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正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犯上海,中国军队奋起反抗,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全面抗战。虽然此次大战的地点仍在与南京为邻的上海,且规模比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更大、更残酷、更惨烈,但由于这是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引敌南下战略的实现,所以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18.
1932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一二八事变,遭到上海军民的违命抵抗,上海各个阶级、阶层同仇敌忾,全力支援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的英勇抗战,迫使日军三易其帅、三增其兵,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了第一次高潮,大大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与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一二八淞沪抗战标志着中华民族觉醒的先声,亦是吹响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战争中,既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既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有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往的研究对后者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民党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壮举的揭示,分析其特点、作用及影响,以真实、客观地展示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全貌。(一)“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平津抗战、上海“八·一三”抗战、台儿庄大战、徐州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士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给日军…  相似文献   

20.
]“八一三”事变后 ,日本加紧调集兵力 ,陆海军协同 ,向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实施战略防御。日军“速战速决”攻占上海计划破产后 ,被迫将作战重心由华北转移到华东 ,第三次大规模增兵淞沪 ,在杭州湾北岸登陆 ,中国军队疏于防备 ,酿成淞沪抗战最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