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嘎茂扎西  王虹 《台声》2006,(11):33-33
喜玛拉雅用其宽厚的脊梁托起了象征世界之最的珠穆朗玛峰,巍峨高耸,银装蓑裹,藏家人无不为它的雄伟壮丽而自豪,这也使欲想看尽它威武与雄姿的人们不倦奔波。然而当时轮的巨针敲响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硕果的悬铃时,屋脊的山与雪因它的“高大”与“洁白”引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瞩目,并在这山与雪的结晶中讲述着一则既遥远而又富含哲理的文明,继而在虔诚人们的不断探寻中发现这里的山有了“神”的主宰,这里的水也有了“母”的“慈性”。山与水被“神”与“圣”地转化开启了藏族远古文明的新篇章。看那轻披“金”雪铠甲的冈底斯山脉,无数信仰的灵…  相似文献   

2.
《春秋》1994,(4)
出身海军学校任职炮舰舰长温树德,字子培,祖籍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黄城集村。其父辈为生活困难所迫,背井离乡,在山东省益都县凤凰店子村(今属青州市黄楼乡)落户,他于1890年生于该村。父亲温桂香常年为火车做包饭,母亲在益都城马姓人家当帮佣,信奉耶稣教。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大。伯父温桂芳以行医为业,膝下无子,过继他为养子。在伯父资助下,他童年在本村读私塾,因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成绩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7,(6)
此巨型石碑现立于山东莱芜市钢城区棋山脚下。碑高3.13米,宽1.18米,阴刻“玄之又玄”(语出老子《道德经》)4个大字。“之”字一点状若龙头,一捺延伸下行2米多,如神龙掉尾,又如凤尾曳地,实为神来之笔。“玄又玄”三字置于“之”字长捺之左,布局豪放,别具一格,令人有笔阵雄健、理趣深长之感。大字为明朝雪蓑道人所书。雪蓑其人.正史无载,与嘉靖名士李开先素有深交。他浪迹江湖,性  相似文献   

4.
现已72岁高龄、满头华发的彭启超老人,是彭德怀元帅的亲侄儿。他从12岁起追随伯父,同伯父命运一样,坎坎坷坷,几经沉浮。然而,他对伯父的信心从未动摇过。在新千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在武汉市汉口王家墩干休所一个有花有草有菜的小小庭院里,笔者有幸结识了这位老人……年仅12岁的彭启超,亲眼目睹了亲人生离死别后,毅然踏上了寻找彭德怀伯父的路。1928年7月,彭德怀率湘军独立师一团和黄公略营举行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成立了红五军,彭德怀任军长。12月,前往井冈山与毛泽东等领导的红四军会师,成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伯父     
伯父□孙运涛伯父是个地地道道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主儿。一生辛劳,胆儿最小,尤其畏惧那些穿制服的警察。伯父的这种畏惧感来自何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尽管晚辈们不止一次地劝说过他,但伯父的畏惧感丝毫没有改变。每当村里来了警察或听到警笛声,伯父总是躲得远远的,...  相似文献   

6.
我父有为伯父偿还欠债的义务吗?编辑同志:我爷爷奶奶只有我父亲和伯父两个儿子,由于家穷,伯父终生未婚。1983年伯父和我父分家另过,伯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1988年伯父得病,一年半之后去世。他没有留下什么遗产,但欠下大笔外债。我父亲东借西借.最后剩下...  相似文献   

7.
常听我父亲说:1948年7月他与伯父同在十三纵队参加兖州战役,在我伯父牺牲前,他在纵队教导团,半夜奉命从麻场往兖州运弹药,拂晓前正到兖州西关,但相互不知,难以见面。战役结束后他分配了工作,正请假想去看我伯父,突然纵队政治部派员送来我伯父牺牲的讣信和他的照片、袖珍小辞典等,我父亲含泪读完了讣信,收下了遗物。随后,华东野战军十三纵队政治部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新华社华东分社专门发了唁电,悼念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姜树堂。延安《解放日报》、《陕甘宁边区报》、《东北日报》、《大众日报》、《渤海日报》等都转发了讣闻,同时《战士文化》、《战友画报》、《华东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华北革命烈士陵园里,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汉白玉陵墓,墓碑上镌刻着聂荣臻元帅的题字:"爱国台胞李子秀烈士千古。"李子秀烈士原名吕芳魁,1922年11月17日生于台湾省板桥镇。此时,台湾同胞为了回到祖国怀抱,已与日寇斗争了二十多个春秋。在他的曾祖父、祖父等几代人中,有多人是死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他的伯父在与日军血战中,弹尽粮绝,与阵地共存亡。为了继承先烈遗志,杀敌报国,子秀的父母将他过继给亡兄。全家人省吃俭用,供儿子上学,以求他有更大的作为,把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担当起来。  相似文献   

9.
海南侨乡行     
从广州坐海船二十四小时,可抵海南岛最大城市——海口.这里满目椰林,一派热带风光,市内汽车川流,楼房栉比,真难想像这就是昔日流放罪犯的下毛之地.变"国际工资"为"活存折"万宁县冯所若,童年时父死母改嫁,一直靠海外伯父接济生活.近两年政策允许发展个体经济,伯父便汇款给他建了一栋楼房,并买了一辆私人客车,让他跑客运.现在海外不再汇款,但他的生活却有了明显的好转.文昌县的陈明珍,过去一直依靠在泰国的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6日,北京贵宾楼饭店,我见到了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张闾蘅介绍说:"我是在美国出生的。6岁到了台湾,在台湾长大。小时候,我知道我有一个很出名的爷爷叫张作霖,还有一个出名的伯父,可是这个伯父在当时国民党政权统治下是一个叛徒,他是对国民党叛逆的人。所以我们从小就没能看见他,他在哪我们当时都不知道,知道他在台湾,可是在哪没有人告诉我们。我念书时,每当老师讲到历史,讲到西安事变这一段,因为我坐在教室里头,  相似文献   

11.
陈焜 《北京观察》2002,(3):47-49
周海婴先生: 我愿意向你证实,关于鲁迅,毛主席的确说了他对罗稷南说过的那些话. 罗稷南是我的伯父.你可能不会记得我.我父亲早年为革命牺牲后,我1945年到上海,由伯父抚养.伯父和伯母有时也带我去霞飞坊看你们.  相似文献   

12.
律师信箱     
《公民导刊》2012,(4):35
上班工作时突发疾病应当算工伤吗?读者小丽问:我的伯父在某小区物管公司当保安,几天前傍晚在小区例行巡逻时,突然感到头昏心慌,同行的同事将他扶到花园的坐椅上。伯父随即口鼻流血,昏迷不醒,马上被同事送入医院。经诊断,伯父为高血压脑溢血,现在病情稳定,正在继续治疗。我们认为,伯父是在工作时脑  相似文献   

13.
么辰 《北京观察》2021,(10):76-80
我的伯父袁传宽,早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风潮中艰难求学,毕业后先到甘肃的解放军农场"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一年后留在甘肃教书,一去十年.1978年,伯父回到清华大学任教.1982年,他只身一人远赴美国,负笈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深造,获数学博士学位.学成回国后,45岁的伯父被清华大学破格提升为正教授,成为当时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后再度赴美任数学教授.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宗法的特点是:亲属关系拉得远,亲属名称分得细,特别是先生后生要有不同的名称,如兄弟姊妹等。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父之母为祖母,古称王母。祖之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之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景(同“昆”)孙,景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父之兄为世父(伯父),父之弟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就知道我有一个没见过面的伯父在美国,是一个科学家,而且去过南极。说起这些,父亲总是格外自豪,还让我背诵伯父写的一首名叫《南极海滨》的诗。那时中美尚未建交,也不通邮。1979年开始,伯父与我直接通了信,1980年伯父公务回国,我从学校赶回家乡,第一次见了面。从那时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收集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6.
“江南书画第一孽,’,这是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对谭建承的赞语。《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关于谭建垂的条目记载:“善山水、人物,尤工佛像。书法苍古奇劲”。谭建垂(l898一1995沁湖州人。4岁开始学画013岁时到上海住在伯父家。他的伯父看侄子爱绘画,便带他去拜访画家吴昌硕、吴昌硕让其当场画一幅,谭建垂“初生犊儿不怕虎,’,接过吴昌硕手中的笔,将笔放到小钵里蘸了蘸水,又往墨汁里蘸了蘸,然后踞着脚,在铺展于桌面的宣纸上,留下东舟块西舟块的墨汁。吴昌硕在一旁大笑,说州‘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们就做个忘年交吧。”谭建垂开始同吴昌硕很少…  相似文献   

17.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别号南亭亭长、游戏主人,常州市人。清同治六年生于山东,三岁丧父,由伯父抚养成人。伯父和母亲督教甚严,伯元学业精进,擅长八股诗赋,能书画,工词曲,精篆刻。二十来岁时考秀才,得第一名。1892年,伯父辞官回常,伯元一家亦返回故乡。因北门青山桥罗武坝祖宅早毁,先后住常州青果巷、三牌楼两处。两年后,伯父去世,伯元一家只得谋求自立。时值变法运动兴起,他受改良主义思想影响,想到报纸为民喉舌,可收振聋发聩之效,于1896年去上海办报,并考虑从游戏入手,以便接近民众,先后办了《指  相似文献   

18.
提起反腐倡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社原副社长周秉德不禁想起伯父周恩来,他深有感触地说:“那时候‘腐败’哪里会成为一个话题呀,全国人民都在兢兢业业不计报酬地刻苦工作。伯父个人生活非常艰苦,从不贪图享乐,而且对自己和亲人要求极为严格,身边的人连托情的话都说不出口。”  相似文献   

19.
正父亲离开人世已15年,在准备祭奠他时,我忽然想了解他在亲友中留下了多少印象,因而开始了这一轮的询问,没有想到回应非常积极,让我十分感动。下面根据大家和我的回忆简单谈谈他的百年人生。父亲出生于1897年,晚年他常说,他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指的是满清末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民党时代和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他很敏锐地意识到每段时期的差异。他喜欢历史,有很强的历史感。父亲好友的女儿王容对我说,"伯父  相似文献   

20.
八岁开始涂鸦今年64岁的何大齐出身书香门第。他的祖籍是在浙江绍兴,清朝末年举家来到北京。他的爷爷何裕康是一代大书法家,擅长颜体楷书,二十年代北京前门一带许多店铺招牌都是他的题书。他的大伯父何二水也是一位书法家,真、草、隶诸体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