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建立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推动法规的有效实施,也有利于立法机关通过实践检验法规各项制度,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使地方立法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15年省委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见》提出,负责法规实施的主管部门应当就法规实施情况向常委会作出书面报告。2016年初修改的立法条例第五十七条也专门对这一制度作了规定:"法规自施行之日起满两年,主管法规实施的部门  相似文献   

2.
人大动态     
山东建立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山东省目前已建立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从提高立法质量的角度建立这一制度,在省级人大常委会中尚属首次据介绍,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今年3月通过的《山东省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规定,制定、修改的法规公布实施满一年的,负责法规实施的单位应当于30日之内,将法规公布实施后第一年的实施情况书面报告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共有十条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负责法  相似文献   

3.
正建立和实行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制度,是我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是落实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成果,是发挥人大主导立法作用的具体设计之一。2015年底省委转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今年新修订的我省立法条例均对这一创新制度做了规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桦多次强调要抓紧出台细化方案,抓好落实。实行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报告必将有利于我省人大常委会更好地  相似文献   

4.
改进和完善地方立法工作,不仅可以从立法活动的自我运行中寻求答案,而且要求通过法规实施过程中各种信息的反馈,对地方性法规加以对照、修正,不断提高地方性法规的质量。这几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对地方性法规制定后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不够,不  相似文献   

5.
<正>地方立法质量反馈又称立法后评估、立法质量评估、立法效果评估、立法"回头看",是指在地方性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由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行或者委托他方,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废止提供依据的活动。对地方立法质量进行反馈,有利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有利于保障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河南省《地方立法质  相似文献   

6.
地方性法规备案制度是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立法监督的重要形式,关于备案的用途和性质及作用,人们各有不同的认识。笔者的观点是,地方性法规备案以后应该审查,否则很难起到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中办出台《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以来,地方党委、人大普遍出台了贯彻执行的文件和地方性法规或实施办法。从实施总体情况来看,党委将重大决策通过权力机关转化为国家意志的意识有所增强,政府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的主动性也有所提升。但较之立法、监督及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仍是地方人大履职的弱项。比如,每年制定立法、监督议题计划且向社会公开,已成为地方人大工作的常态,而单独制定重大事项决定权实施年度计划的还不多,该项权力的行使随意性大,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吉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质量评价小组向主任会议提交了关于《吉林省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条例》立法质量评价情况的报告。据悉,在法规实施一个阶段之后,立法机关“回头看”,开展法规的“后评价”工作,在吉林省还是第一次。法规实施后评价一项全新的内容“对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立法后评价,是2004年我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项全新内容,目的是通过评价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发现并解决立法层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进立法工作,总结立法经验,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道出了开展法规质量评价的初衷。据吉林…  相似文献   

9.
正完善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制度,应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围绕明确界定审查批准的标准、明确法制(工作)委员会为报批法规的指导与审查机构、明确报批法规不予批准方式之外处理办法的具体程序展开。一、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机制比较立法批准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立法监督方式[1]。2000年《立法法》颁布实施后,全国22个省和5个自治区相应分别制定和实施与《立法法》相配套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地方立法与监督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关于地方立法工作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把地方立法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经济立法为重点,加快立法步伐,提高立法质量。本届以来,共制定、修订和批准地方性法规57件(其中人代会通过的1件),占自治区立法总数139件的41%,其中属于经济方面的有27件,占47.4%。常委会通过制定和实施地方立法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召开地方立法工作会议、培训立法工作人员、组织牵头和提前介入等方式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工作的程序和制度,在原有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规定》两项地方性法规的基  相似文献   

11.
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与各国立法模式存在必然关联。我国虽然主要采用立法的计划模式,但也开始了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公众参与探索,其中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走在全国前列。应当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立项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在公众参与的主体构成、角色定位、事项范围、参与方式、途径和程度、效果监督以及立法技术等方面加强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2.
正地方立法如果凭感觉、凭经验、凭长官意志立项,或者一味求大而全,加上实施中执法主体缺乏执法热情,配套制度不健全,立法的目的和效果便难以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里的法律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就包括地方性法规。然而,实践中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突出表现在行政执法、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地方立法后评估工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04年8月,以法规实施情况调研为主。形成《重庆市地方立法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评价》报告。第二阶段,始于2006年6月,重点进行法规文本、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并专题调研司法审判适用地方性法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立法后评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评估目标、评估主体、评估对象以及评估程序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上还处于探索性阶段,需要从理论上予以梳理,从制度上予以构建。引言按照我国学者的理解,地方立法后评估,一般是指在地方性法规、规章颁布实施一段时间后,结合其实施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对特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进行的评价,从而为地方性法规[1]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省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方军撰文说,自地方立法主体扩容以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热情高涨、步伐加快,部分新获立法权的设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甚至以年均两部法规的速度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然而,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虽然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上进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在加强对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上却动力不足、鲜有作为,特别是一些新获立法权的设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抢吃螃蟹"的功绩思维主导下,往往更热衷于制定一些"纸面上"的法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今年8月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后评估”动员会,对2003年开始实施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工作程序。评估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法规实施的效果,包括行政执法、配套性文件的制定等情况以及法规实施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法规中各项制度设计和程序规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是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阿计 《公民导刊》2016,(4):48-49
正立法监督以法规审查建议权为切入点,以信息公开为突破口,将能加固全社会对于"有错必究"、法制公正的信心,并逐渐倒逼出制定机关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在落幕不久的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常委会工作机构对‘一府两院'报备的30多件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逐件进行审查,对部分地方性法规开展主动审查,研究各方面提出的200多件审查建议。"这些数据表明,作为我国立法监督核心制度的备案审查机制,经过多年的  相似文献   

18.
胡颉 《人大论坛》2012,(1):14-15
立法和监督,一直是人大的两把利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是人大工作的重点。而监督,则是人大充分行使其职权的最好体现。通常意义上来说,人大的监督,是对“一府两院”执行工作是否到位的监督。但按照监督方式来分,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法规质量保障措施,是指为使地方性法规质量符合政治标准、合法性标准、法理标准、实践标准、技术标准和实效性标准,获得最佳社会效果而建立的贯穿整个立法过程各个环节的制度和机制。建立和确定科学民主、规范有序、得力有效、相互协调衔接的地方性法规质量保障措施,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根本保证。一、抓好立项、起草、审议三个环节,使地方立法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经过多年立法实践,立法机构应当在立法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下制度:1.建立地方性法规建议项目征集制度。目前地方性法规项目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大多根据政府相关部…  相似文献   

20.
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的评估始终是各地的一个"短板".因此,建设好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评估制度是实现省域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高标准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是高质量驱动依法治国的必然举措.要重点分析探讨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实施情况评估制度意义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