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非主流社会思潮、西方和平演变和文化霸权等多方面的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等有效举措,切实维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也是国家主权利益在网络虚拟空间的重要体现。网络社会思潮传播的多元化、新媒体技术传播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特征、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的不断侵蚀、西方国家"网络自由"文化的蛊惑等因素必然影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主导性地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网络技术强国、强化和完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法治建设、不断强化"心防"力量、还应积极处理好"同心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就是维系支撑统治执政的思想体系。我国意识形态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西方文化渗透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党的建设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等诸多挑战。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以中华文化为载体,提高我国意识形态的辐射力;以包容发展为导向,发挥我国意识形态的整合力;以网络安全为平台,强化我国意识形态的控制力;以掌握"三权"为要求,形成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政治制度和国家政权、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应对挑战,必须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敌对势力把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演变,维护西方的霸权地位作为主要的外交政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加快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步伐,用各种手段加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是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重要的外部因素.所以,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防止和平演变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旗帜与灵魂.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认识和应对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新趋势、新情况和新问题,是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孔庆金 《世纪桥》2011,(23):86-87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全球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日渐呈现出现代化、社会化、综合化、特色化、人性化、国际化、实效化的发展趋势。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是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勃兴引起传播模式、传播结构、传播环境的变革,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威胁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体安全和稳定。当前,理性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积极探寻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应对策略,一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二要守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三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四要创新传播模式和手段,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11.
布超 《学习月刊》2021,(2):14-17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探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安全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维护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蕴涵丰富的意识形态思想,明确指出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决定意识形态的内容及其变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具有欺骗性、无产阶级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未来社会的统治思想应该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等,还通过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说明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不能成为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分析意识形态的方法论原则.《宣言》的意识形态思想对于我国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正确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迅速发展,在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变革,宣传渠道的拓展以及辐射力、影响力、吸引力的增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带来了挑战: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工具;增强了意识形态引导的难度;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外来威胁。为此要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管控,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积极兑现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承诺。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向中国渗透,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多种思潮交锋时期,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探索从多层面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新的挑战,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工作刻不容缓。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有利于青年坚定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胡智勇 《世纪桥》2010,(7):72-7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社会教化,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这一社会教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合法性的构建和维护至关重要。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和自身合法性的构建与维护等几个方面展开相关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意义重大。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优势,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题中之义。但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日趋多元,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为此,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原则,对于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西方意识形态向中国渗透,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处于多种思潮交锋时期,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文章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探索从多层面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4,(4)
习近平同志提出包括意识形态安全在内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推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亲任领导小组组长,从而将意识形态安全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面对国际国内诸多因素挑战,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只有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深化全面改革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吸引力,着力加强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进一步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向心力生命力,巩固扩大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高"中国声音"的感染力说服力,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