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时代,全球化态势下我国争取制度话语权亟待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提升,转型时期中国政治话语体系构建迫切需要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提升,多党合作制度自身话语体系构建需要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与争取话语权具有正相关关系:历史实践证明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是争取话语权的基础,改革开放现实成就说明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是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抓手,争取多党合作话语权是多党合作制度效能追求的目标,争取多党合作话语权有利于增进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发挥,并由此形成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影响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的基本逻辑,即效能——话语理论体系——话语权。  相似文献   

2.
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是多党合作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打破西方独霸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可以从中国多党合作理论架构、制度保障、传播方式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3.
彰显制度优势,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应对现实挑战,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迫切需要。中国政党理论亟待强化国家话语权、国际话语权、核心话语权、共识话语权和解读话语权。完善多党合作,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必由之路。整合智力资源,是增强中国政党理论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包括加快新型智库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重视重大议题研究、更新表达传播方式、及时总结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民主党派的角色定位需顺应形势:要坚定道路自信,深刻认识自身性质地位的转变,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定理论自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要坚定制度自信,深刻认同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用好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敢于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行进行伟大斗争;要坚定文化自信,客观认识世界政党政治的多样性,努力提高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效能,为丰富世界政党政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从中西方比较视野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在西方现代政党制度、思想、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中,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政治传统、政治情感、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推陈出新的制度创新,是人类政治民主实践的新模式。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探索是人类民主政治实践的一部分,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是世界政治制度话语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不是谁是谁非、孰优孰劣的相互对立,不应当以排斥或抵触的心理做非此即彼的判断,而应当以开放的心态在交互对话中寻求中国政治制度话语权,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演进与国际政治治理秩序重塑的变革中建构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伟大实践的同时,以话语体系这种外在形式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加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建设,既是我国多党合作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体系不断完善过程中必要且务实的选择,也是打破西方国家话语霸权应有的选择。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主要解决内外两个问题。对内要提升大众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认同度,对外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更多地理解。要以面向世界的姿态,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揭示中国政党制度的独特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多党合作制度国际话语权是多党合作理论研究的重大问题,在当前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其实质是一场意识形态斗争。其构建路径是:讲好中国故事,切实发挥出制度的民主价值功能;贡献中国智慧,构建中国特色制度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用别人能听得懂的声音进行宣传。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话语体系问题是中国政党制度理论建构和传播的难点。近年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伴随着中国在国际对话中话语权意识增强而进一步凸显。多党合作话语体系构成应包含事实、概念、理论、价值、逻辑、话语等,多党合作政治实践是基础,理论体系是支撑,基本价值是导向,话语表达是载体。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政治文化的必要性,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解释力。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与"同心"思想是不同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的中国化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的文化基础;"同心"思想是对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理论延续,是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的角度对政党制度展开研究,有别于从政治学视角研究我国政党制度完善和发展的路径,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能够有效运作的微观基础。中国政党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生成的主要来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它是规范政治成员政治行为的重要指针,是构建和谐党际关系的重要桥梁,也是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需要以中国政党文化为引领,彰显中国政党文化的底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文化,其根源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是规范政治成员政治行为的重要指针,是构建和谐党际关系的重要桥梁,也是推进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在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政党文化的底蕴和特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优势在历史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证明,但要提高其国际影响力,需要构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这需要在掌握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构建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创立和发展,是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邓小平创造性地发展了新时期多党合作理论,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奠基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有着广泛深厚的基础,加强多党合作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必须加大多党合作步伐,大胆选拔和使用党外干部。  相似文献   

15.
任何政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多党合作制度必然有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根基。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为多党合作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撑。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发展伴有传统文化机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下产生文化交锋,在社会动力作用下作出历史选择。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和谐思想和共同理想为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传统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16.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坚持和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相似文献   

17.
话语权和话语体系是紧密相关但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被混用,但事实上它们在本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话语体系是话语权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体现了这种关系,多党合作制度构建了一套话语体系,但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虽然其在国内有较强的话语权,但在国际上还未获得足够的话语权。因此,还必须完善话语体系,以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社会围绕"话语权"的交锋愈发激烈。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在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话语权也逐渐提升。但我国仍面临"西话主导,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格局。中国特色政党理论话语权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增强和提升中国特色政党理论话语权,应厘清话语权的相关争论,明确话语权的内涵和本质,直面西方话语霸权、非主流话语的非理性干扰、多样化社会思潮挤占话语空间及中国特色政党理论的自身困境,要不断强基固本,强化话语自觉;要做到知己知彼,深化民主实践;要坚定理论自信,破除话语崇拜;要推进理论创新,着力话语创新;要加强思想培育,夯实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根本理论基础、直接理论基础、重要理论基础,构成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新型政党制度蕴涵“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文化逻辑;新型政党制度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孕育,在协商建国中形成,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日臻完善,勾勒了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多党合作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应成为世界政党制度模式之一,但目前却受到西方话语霸权的理论攻击和思想倾轧。因此,要增强多党合作制度的国际话语地位,提升中国政治制度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