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逻辑下的社会资本产生——浅读布迪厄《实践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艳 《世纪桥》2007,(5):40-40,42
习性、资本和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用以探讨社会实践的逻辑,并给与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本文重点分析了《实践感》的研究方法、主旨与结构,并讨论了一个关键性的议题:实践逻辑下的社会资本的产生。最后联系社会资本在中国研究中的实际,结合布迪厄的理论得以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干净联户路、整洁的庭院,走进江口县大小村寨,村民们爱护环境卫生蔚然成风,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美丽乡村气息迎面扑来。去年以来,江口紧扣乡村卫生治理主体、机制和陋习三大难点,以太平镇快场村为试点,探索建立了"垃圾兑换银行",通过"垃圾兑换积分,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逐步实现垃圾减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既面临着"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新战略"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乡村社会中"分利秩序"这一"旧秩序"所带来的现实挑战。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政策执行偏差与路径依赖有着内在的关联,进入政策执行阶段后的乡村振兴战略依然面临着以往"项目下乡"中所形成的分利秩序的惯性冲击与阻滞。分利秩序在乡村治理场域中的生成与"制度-行动者"的互动密切相关。破解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分利秩序,需要在乡村振兴中统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通过专项治理和制度建设的协调、公民参与与社会建设的协同,营造出乡村振兴所需的新政治社会生态,从而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是多种治理力量交汇融通的场域,既有体现政府层面意志力的法治力量,也有反映民间层面软控力的俗治力量。两种力量在乡村治理场域构建了大小两个治理传统,其中作为治理小传统的乡村俗治,以乡村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生活文化为基础性规范力,在对乡村民众行为的规范约束中维持乡村社会的运行和维护乡村秩序的稳定。在我国传统乡村治理进程中,乡村俗治建构了乡村治理的民俗文化网络这一传统治理模式。在现代性日益凸显的新时代乡村社会,乡村俗治传统的当代实践需注重从俗治模式重构、俗治思维表达、俗治问题规避三方面与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相融通,助力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在川西北地区的土改运动中,仪式政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仪式促进了阶级政治与伦理道德的互动共生,让农民认清了地主的双重劣根性。各类斗争、规训的仪式彻底颠覆了地主的传统权威,极大增加了农民的象征资本,凸显了新政权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仪式不仅加速了认知模式的更迭和乡村社会的整合,还是农民表达感激之情、构建政治认同的重要场域。土改运动是一场以仪式为先导的运动,借助仪式操演,民主革命的观念才真正在乡村中落地生根,新的乡村治理体系才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经济制度化过程中,乡村社会集市场域中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经济交换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关系.从实践经验来看,无论是互惠交换,还是"经济人"、"道德人"及"社会人"的假设都不能完全从中理解这种复杂的日常生活活动,大多研究陷入一种要么是主观性的理解,要么是一种客观性的把握.因此,解读和解释集市场域中的日常生活关系,必须超越主客观的二元对立状况,更多地关照或着眼于集市场域之中个人的体验及主体性,发展出一套有关乡村交换活动的话语.文章从实践出发,通过对集市中个体经济性行动的考察,揭示了被建构的"实践亲属"主导着场城中的一切活动,处于一种支配性地位.无论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还是在经济交换过程中,实践隶属已成为集市场城中的运作机制,维持看个体的利益及集市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对乡村社会的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动员,并由此产生了如何在变革中的乡 村场域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历史课题。20世纪之前的中国乡村社会主要处于由内生而致的权威及其执行者 的管治中;20世纪上半期国家政权日益深入乡村,村庄内生力量受打击但国家行政嵌入又无力维持秩序;新 中国建立后,国家行政权力全面渗透并控制乡村社会;20世纪后半期,随着农村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形成了"乡 政村治"的乡村秩序格局。当前,乡村秩序对"乡政村治"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行政力量退出乡村场域和 在村庄内生秩序主导下践行乡村自治模式已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8.
《求实》2022,(3)
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在于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当前,农村面临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的结构性发展困境,乡村治理缺少主体性精英。因此,乡村振兴需要具有主体性的精英回归。返乡精英是新乡贤再造的新群体,他们具有较高道德品行、超群能力资源并熟悉乡土规则。新乡贤嵌入乡村社会,其嵌入行动分别是情感嵌入、身份嵌入和治理嵌入,具体表现为:新乡贤对故乡的情感记忆和熟人社会的乡土情怀,基层政府对返乡精英新乡贤的合法性身份建构,新乡贤处于乡村治理的“在场”位置。新乡贤嵌入乡村治理场域,主要通过融入治理主体、进入乡贤组织和道德权威评价等路径,能够有效重构乡村治理。新乡贤返乡治村,不仅能够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推动治理主体多元化和治理策略多样化,而且可以培育村民现代价值观念,促使村民增加公共理性和行为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三治”结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整体性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治理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成败。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整体性变革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破解乡村治理困境的现实选择。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整体性变革需实现治理实践从碎片性向总体性转变、治理内容从局部性向全面性转变、治理手段从传统性向现代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20,(10)
正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乡风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乡村的具体化,具有凝心聚力、规范行为、示范带动、道德教化等积极效用,其核心内涵是农民生活习惯优化、农民精神风貌向上向善、乡村道德进步、农村文化风俗传承以及乡村地区文明程度的普遍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是在农村这一广袤实践场域,以农民群众为实践对象,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实现农民群众对乡村社会文明意识的认同并自觉践行文明行为的过程。经过深耕数年的建设,"善行义举榜""美德文化墙"扮靓乡村民  相似文献   

11.
"乡政村治"治理格局和模式既保证了国家赋予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有效运行,又为基层社会提供了新的稳定秩序。但在新形势下,"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镇机构内部、村庄场域内部、乡村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一些不足。从乡村社会实际出发,重构乡村关系协调机制是"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中乡村关系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陈宗章 《求实》2014,(4):84-88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空间中的一项实践活动,正处于现代转型的过程当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动力在宏观场域中表现为加强社会控制、适应社会转型和体现技术进步形成的动力;在中观场域中表现为群体动力和组织动力;在微观场域中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动力和学科自身发展的内源性动力。这是一个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化解协商民主理论困境的社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理论面临巨大的践行困境,主要表现为主体理性不足、价值共同体缺位、各协商主体不平等和协商场域的缺失。走出协商民主的理论困境应从制度建构和非制度培育以及二者的互动做起,培育现代公民社会型社会资本是化解协商民主困境的有效社会机制。中国现代社会资本的培育应从发展和创建公民社团、扬弃血缘型社会资本、构建协商公共领域和培育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作起。  相似文献   

14.
村民理事会是村民自治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东省H市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经济形态等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村民理事会的发展程度、承担的职责范围也存在差异。总体来看,村民理事会在提供自治平台、推动乡村基层自治、兴办公共事业、助力乡村社会建设,协调村内矛盾、维护乡村和谐风气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政策定位较为模糊、资金来源不稳定、职能权责受限等问题,亟需从加强政策引导、明确机构定位、提供资金支持、保证资源供给、完善组织建设、实现规范运行等方面入手,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场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各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而微的情境中的实践,是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化。马克思主义区域化,是在特定地区的文化场域中展开的,本文围绕温州文化场域,分析其间的传统、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要素,并在马克思主义与这些文化的交往互动中考察马克思主义区域化,进而提出在文化融合中实践马克思主义区域化。  相似文献   

16.
进入新时代,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对引领社会思潮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学界对社会思潮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总的来看,新时代社会思潮"引领范式"研究进一步推进,而"治理范式"相关研究也开始发端。社会思潮研究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愈加紧密,社会思潮研究的场域在不断拓展,对此进行梳理,有利于推动社会思潮研究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场域、惯习和实践三个要素构成了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核心问题是解释实践,即通过"场域——惯习"的关系来分析人们进行某种实践或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既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实践上又要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中。这种体现和融入是一种包含了外在性内化与内在性外化的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分析框架内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乡村资本的贫瘠制约了农民利益的表达空间。笔者认为,要摆脱农民利益的表达困境需要扩大乡村经济资本投入,增加乡村人力资本投入和培育乡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9.
《求实》2021,(2)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其形态和功能对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正逐渐由传统生产社会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型,乡村的消费属性日益突出。在消费社会,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呈现出资本化趋势,即资本与空间深度融合,资本成为推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公共空间成为资本增值的工具。资本化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乡村公共空间也存在诸多问题。克服空间的资本化危机,需要以公共性为导向,通过树立正确的空间发展观、促进社会参与、创新治理机制、丰富乡村公共活动等途径,重构乡村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20.
"惯习与场域"理论重视客观结构和身体化的结构对于行动者实践活动的双重影响,为高等院校安全稳定工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视角。在以安全稳定为主题的视域下,高校是一个力量失衡的互动场域,学生在面对安全稳定隐患和危机时具有显著的脆弱性。高校安全稳定目标的达成,应着眼于场域的"安全化"建构,要明确场域的关系结构,加强场域控制,培养学生的安全惯习,提升场域和谐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