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14,(10)
<正>世界社会主义的500年,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这一社会主义思想源头开始,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俄国十月革命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500年历史回顾,有利于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论断的认识;也有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正确把握。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里,一是"必然代替"、一是"长过程发展",这两个关键词语揭示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势,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同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里一个"命运决择"三个"才能发展"的论断,对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意义作了新的阐述。深入理解胡锦涛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伟大意义的新论断,对于我们今后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更好地坚持、推进、加快改革开放、尤其是对于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极其重要。为此,约请上海哲学学会的专家,对此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7,(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判断。认真学习领会这个政治判断,对于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并以此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不断发展的时代特点来探索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重心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十三大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这个问题认识的一次飞跃;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使全党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则在坚持"南方谈话"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从"南方谈话"到"七一讲话",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集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随后,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陈列展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十八大报告的精髓,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确立奋斗目标、选择发展道路、谋划战略布局、制定战略步骤的过程中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渐行渐近;从"中国式现代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协同并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日趋完善;从"大三步"到"小三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到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步骤愈加清晰具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07,(11):38-38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2.
高鹏 《求实》2012,(Z2)
党的思想路线在"十六大"上完整地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进一步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求真务实".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经验雄辩地证明:这一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运用和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3.
在邓小平理论中,发展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与当今时代的主题紧密相关.邓小平纵览天下大势,正确判断时代特征,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科学分析中国国情,从而形成了系统的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有其深刻的科学内涵,这个科学内涵是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核心内容是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的.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首先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从这一点出发,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思想.如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定了中国的发展战略、发展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发展机遇;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框架体系.从本质上讲,邓小平理论,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在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这一思想,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把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目前,中国正面临着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又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4.
岳峰伟 《党的建设》2021,(7):150-154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近百年的历史中,团结带领甘肃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民主建政,实施"三大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谱写了甘肃历史上的绚丽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化。这一接续探索的认识过程,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基本价值理念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亓利 《奋斗》2018,(13)
正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一以贯之",其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居于首位。这既是总结我们党改革开放40年来理论和实践得出的结论,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认识成果。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胡锦涛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再到习近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化。这一接续探索的认识过程,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统一,体现了基本价值理念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以及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普遍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邓小平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凸显了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事业作出"基本思路"设计的历史贡献。邓小平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坚持从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基本设计。其中,最重要的设计有党和国家基本政治路线设计,现代化发展战略设计,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设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设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设计,对外开放目标、途径及步骤设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途径设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设计,军队现代化建设设计,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设计,实行祖国和平统一的方式设计,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设计,等等。历史实践表明,这些基本设计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海 《前线》2017,(9):54-55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质疑改革开放、质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声音不时出现。在"两个质疑"中,有的认为"改革开放过了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是在搞各种形式的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改革还远未到位",要求以西方制度模式为标准全面彻底改革。这些质疑,有的会制约改革动力,有的会误导改革方向,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改革开放的正常进程,需要区分不同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20.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科技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邓小平科技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论述。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在科技发展中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给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春天,而在四个现代化中,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75年,邓小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抓整顿时指出:"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