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肝和大脾(BLS)病自然感染病鸡和2组人工发病鸡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肝和脾是BLS病的主要靶器官,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肝和脾组织变性、坏死以及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呈围管性、结节状或弥漫性增生。人工接种病例显示,BLS病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肝细胞从颗粒变性、脂肪变性发展为坏死。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细胞增生,初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增生为主,中期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稍后又出现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增生反应,最后细胞增生停止。脾在细胞增生方面与肝一致。  相似文献   

2.
孕酮对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及其相关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孕酮对小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将24只Wistar健康雌性大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后,于发情间情期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只做假手术;OVX组:双侧卵巢摘除;OVX P1组:双侧卵巢摘除 孕酮2 mg/kg;OVX P2组:双侧卵巢摘除 孕酮10 mg/kg,连续用药7 d后宰杀,观察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形态结构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损伤,绒毛萎缩,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C)明显降低,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和杯状细胞的数量减少;补充2种剂量的孕酮后,各项指标比OVX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OVX P1组与OVX组差异显著,且好于OVX P2组。证实,卵巢摘除对大鼠小肠黏膜屏障结构有严重影响,补充适量孕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黏膜屏障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北海道大学兽医各学科的研究题目1.内科学:①梨形体病,贫血发生的机制②家畜的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和病态③关于家畜红细胞代谢及其异常的研究④家畜红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和机能⑤关于犬巴贝西虫病贫血发生机制的研究2.外科学:①关于犬的淋巴细胞分类及其机能分辨法的研究②家畜肿瘤的临床免疫学的研究③从犬末梢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淋巴细胞—2的方法及其性状3.家畜卫生学:①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发病机理②伪狂犬病病毒的增殖③猫后天性免疫不全症的感染机制④流感病毒遗传基因的进化和预测新型病毒的出现⑤副粘病毒糖蛋白的结构、机能以及病原性决定因子③关于粘膜病的免疫机  相似文献   

4.
应用星布罗雌性雏鸡研究了不同硫水平日粮对雏鸡某些淋巴器官的硒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硫显著影响淋巴器官的硒代谢,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并降低雏鸡的淋巴细胞总数、脂酶染色阳性(ANAE~+)淋巴细胞数和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硫代硫酸醛复红法(TAF)来显示催产素、加压素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及其在奶山羊下丘脑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这两种神经元均为多极神经元。胞体较大,呈圆形、梭形、梨形等形态,胞质中有丰富的分泌颗粒,它们集中分布在视上核(SON)和室旁核(PVN)中,有少量的神经元可分布在室周核、环状核、穹窿周核和交叉上核。个别的可出现在视前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外侧区、前联合核等部位。在一些主要分布的核团内还可见到大量的神经纤维和毛细血管,有的神经纤维内可明显地见到串珠状的分泌颗粒。神经元的突起及神经纤维有较明显地走向第三脑室和附近血管的趋势。因此,催产素和加压素有向脑室和血管释放的可能性。在细胞外还可见到较多的阳性颗粒,成堆分布,这些可能是催产素和加压素中的结合蛋白分离后被着色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电镜对马属动物血小板形态结构的研究国内未见报道,本实验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正常马属动物血小板的形态特点,从而提供了认识血小板功能的形态学基础资料。 (一)材料和方法 1.血样:为临床检查健康的马、驴、骡静脉血。 2.方法:用普通注射器抽取15ml静脉血,等分,分别迅速注入三支离心管中(每支离心管中分别加入3.8%枸橼酸钠、草酸钠、肝素抗凝)混均,1000~500转/分离心10分钟,吸取上层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加等量0.2%戊二醛液混均,静置10分钟,2500转/分离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省河西地区102例猪的肺和支气管淋巴结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生前虽难以确定特征症状、但宰后可见一定的大体变化。组织上首次在国内发现了无机尘肺的病理改变。其病变可分为局灶型与弥漫型两型。前者呈星散状分布,多位于细支气管和肺泡隔局部,其特征是在粉尘灶或尘细胞积聚处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附近的肺结构也有一些形态改变。后者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支气管周炎,几乎所有的支气管树都受到侵害。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和粉尘沉着。在严重病例,结缔组织可长入肺泡隔和小叶间。弥漫性生肺是局灶性尘肺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发生于浮尘含量很高的河西走廊西端的安西县。  相似文献   

8.
对4例人工感染出血症病兔的骨髓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电镜下,发现骨髓巨核细胞大部分发生变性坏死。在巨核细胞的核内和胞浆的界膜管道内出现病毒颗粒。通过本研究,作者认为兔出血症的出血机制,可能与病毒直接对骨髓巨核细胞的损伤,导致血小板的生成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4例人工感染出血症病兔的骨髓巨核细胞及血小板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发现骨髓巨核细胞有退行性变化,血小板增厚,有突起,并出现镰刀形、弯曲形及呈两极性的异形血小板。本研究进一步阐明兔出血症的出血机理是由于骨髓巨核细胞受损伤,导致血小板生成障碍,致使血小板数目减少,从而引起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出血。  相似文献   

10.
雏鸭胸腺生长指标的动态观测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9日龄雏鸭胸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及胸腺重量、胸腺指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α-醋酸萘酯酶阳性率(ANAE )的测定,研究了雏鸭胸腺的生长及组织发育规律。结果显示, 胸腺重量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加;胸腺指数在28日龄时达最高;1~28日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 ANAE 上升幅度较大;21~28日龄时胸腺小叶数量增多,并显著增大;28日龄时皮质部主要为小淋巴细胞;胸腺小体有3种形态。表明,雏鸭在1~14日龄时胸腺生长较缓慢,21~28日龄时生长十分迅速,28日龄时胸腺中大部分T淋巴细胞已发育成熟,35~49日龄时胸腺发育已趋于稳定; 胸腺小体是具有高度活性的结构,与清除退变上皮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某屠宰厂检疫中发现1头猪肝形态结构异常病例,全肝为32.0 cm×26.0 cm×6.0 cm,重2.01 kg;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初期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和组织增生,造成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引起肝形态异常,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2.
中药"球康"对柔嫩艾美球虫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透射电镜对中药"球康"作用下柔嫩艾美球虫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球康"作用下,球虫裂殖子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哑铃形、畸形和不规则形状,裂殖子的顶体肿胀变圆;裂殖子外膜破损,外膜与细胞质分离,出现大的空腔.球虫微线消失,内部出现环状结构;线粒体内出现空泡和致密的电子团块;球虫死亡,完全失去超微结构,仅留下许多支链淀粉颗粒.推测中药"球康"抗球虫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破坏虫体结构的完整性,抑制虫体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等生理机能,从而杀死球虫或者抑制球虫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13.
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日龄和20日龄新生犊牛小肠黏膜结构的早期发育及部分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分布与数量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从1日龄到20日龄,小肠绒毛变短,尤其十二指肠的绒毛长度约缩短了61.58%(P<0.05),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比值)减小了59.04%~91.32%(P<0.05);而黏膜和肌层厚度分别增加了8.66%~41.28%和36.22%~299.10%。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和杯状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P<0.05),20日龄比1日龄分别增加了78.80%~163.05%和28.23%~101.46%;但比较同一年龄的小肠不同肠段,从十二指肠至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而杯状细胞的数量则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4.
将人肝癌细胞株(HHCC)细胞和转染β-葡萄糖苷酸酶(βG)基因HHCC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并采用裸鼠脾种植法研究转βG基因HHCC细胞的转移特性;接种后60 d收集转移灶,常规制片,HE染色镜检.结果,转染βG基因HHCC细胞内多见颗粒性物质,微绒毛及突起增多,溶酶体增多,内质网及核糖体丰富,糖元颗粒堆积,某些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转染βG基因HHCC和HHCC相比较,其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S期细胞增多(P<0.05),G2期细胞减少(P<0.05);裸鼠脾种植后60 d,发现试验组出现广泛转移,在肝、肾、肠系膜淋巴结肉眼可见转移灶,而对照组仅在肝细胞中有个别散在的瘤细胞.试验结果表明,转染βG基因可增强HHCC细胞在裸鼠体内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对鸡新城疫免疫的促进作用王爱华靳亚平肖俊杰赵友琴孙联辉(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陕西杨陵712100)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LFA-3)是广泛分布于体内多种细胞及血小板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体外试验证明,它可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的C...  相似文献   

16.
急性犬瘟热伴发寄生性肠炎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病理学方面调查急性犬瘟热与寄生性肠炎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等方法,对12例急性犬瘟热伴发腹泻的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6例腹泻主要是由球虫引起的,2例由隐孢子虫所致。犬球虫主要存在于病犬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的上皮细胞内,在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被破坏的肠绒毛所形成的黏液内,也能检出大量的球虫。最常见的球虫形态为滋养体和裂殖体,滋养体多位于上皮细胞内或细胞间,断面呈不整圆形,核位于中央,被苏木精深染,原生质淡染呈细网状,质膜明显;裂殖体多呈不整圆形,内有香蕉状的裂殖子,位于变性的肠上皮细胞内,含有较多的糖原颗粒,用过碘酸雪夫氏染色时呈红色。隐孢子虫主要位于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上皮细胞的纹状缘,引起微绒毛破坏和细胞脱落。用抗犬瘟热病毒核衣壳蛋白单抗染色检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隐窝的腺上皮细胞、浸润在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集合淋巴结的树突状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据此认为急性犬瘟热的寄生性腹泻是在犬瘟热病毒引起肠黏膜抵抗力降低的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对1日龄牦牛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分别对小肠的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淋巴细胞、上皮内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特点和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对各肠段分泌的黏液性质进行判定。结果显示,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由十二指肠向空肠、回肠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固有层淋巴细胞数量、肥大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向回肠呈依次递增的趋势,各肠段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上皮内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增长趋势,十二指肠与空肠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与回肠差异极显著(P0.01);十二指肠上皮杯状细胞分泌中性黏液,而空肠、回肠分泌酸性黏液或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十二指肠腺靠近黏膜层分泌中性黏液,靠近肌层分泌酸性黏液;小肠腺均分泌有中性和酸性混合性黏液。上述结果表明,1日龄牦牛小肠不同肠段黏膜相关免疫细胞数量的不同变化,显示了小肠黏膜为机体天然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对某种鹅场疑似白血病的朗德鹅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剖检可见病鹅极度消瘦,肝、肾、脾、胆囊和卵巢等组织器官呈不同程度肿瘤样病理变化。其中肝病变尤为明显,稍肿胀,表面有颗粒状弥漫性结节,切面有斑驳状异变;肾苍白,质硬,正常结构消失,形成肿瘤结节;胆囊变硬,胆囊壁增厚。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肝细胞大量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增生;肾小管上皮脱落,肾间质与肾小球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血管球结构模糊;脾淋巴细胞显著减少,异嗜性粒细胞增多,有多量肿瘤细胞浸润;胰腺、卵巢、胆囊等则有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和凝固性坏死等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动物病毒性感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血液白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及淋巴器官损害。我们曾对急性兔瘟病例进行观察,发现多数病例出现淋巴-网状器官细胞核碎裂现象。本项研究旨在查明,家兔实验感染急性兔瘟时,血液白细胞计数值和分类计数值的变化,及其与淋巴器官病理组织学损害的关系,为本病的临床血液学诊断提供依据。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动物:从非疫区购得的成年健康家兔37只,体重均在1.5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20.
1990年12月初,我国1只成年毛冠鹿出现间断性流涎,经临床检查,未发现其口腔内有炎症或其它异常。血象检查:血色素11.59%,红细胞4.29×10~(12)/L,白细胞4.5×10~9/L,血小板1.24×10~(11)/L,中性粒细胞和分页粒细胞67%,淋巴细胞33%,到1991年3月初,发现该鹿逐渐消鹿,被毛粗乱,粪便常带粘液,但精神、食欲尚可。曾给红霉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口服,效果不佳。1991年6月5日,该鹿突然不吃,呆立,次日清晨死于舍内。经综合鉴定,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