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滦南县系冀东革命老区,素有“路南腹地”之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在掩护我党政军机关、抗击侵略者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38年,震惊华北的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即在滦南境内发起。全县出动2万之众,组建了十三个抗日总队,声势之大堪称各县之首。由于滦南革命基础  相似文献   

2.
华北联合大学,即华北联大,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成立,随着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决定将联大迁往晋察冀边区。1939年11月7日,华北联大在边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本文从抗战期间,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对华北联大进行的一系列的报道的角度进行研究,揭示出《晋察冀日报》对华北联大的报道,不但扩大了联大在晋察冀边区的影响,配合了党的干部教育工作,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党领导八路军和人民群众英勇抗日的主战场之一,在华北乃至全国抗战中居于重要地位,发挥了特殊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一、毛泽东提出"经营山西"的战略构想,把山西摆到关系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全局  相似文献   

4.
华北联合大学,即华北联大,1939年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在延安成立,随着形势的发展,党中央决定将联大迁往晋察冀边区.1939年11月7日,华北联大在边区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本文从抗战期间,晋察冀边区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对华北联大进行的一系列的报道的角度进行研究,揭示出<晋察冀日报>对华北联大的报道,不但扩大了联大在晋察冀边区的影响,配合了党的干部教育工作,而且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陆平同志长期担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文化大革命”后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他2002年11月28日逝世,享年88岁。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悲痛之余,我回忆起了62年前与陆平同志的第一次相遇。 1939年冬天,我从北平投奔平西抗日根据地肃克任司令员的挺进军,从一个女中学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组织上派我到华北联大学习。当时联大在冀西北坪村,校长是成仿吾,著名的社  相似文献   

6.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从1938年到1948年一直没离开过晋察冀边区。最初在冀中区,先后在阳县、河间县和冀中区党委宣传部工作;以后又到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大学习、工作;后调北方分局、城工部(在敌占区北平做地下党的工作);1944年5月回根据地后到军工部工作。10年间基本工作、生活在晋察冀根据地,常驻县是阜平、平山。  相似文献   

7.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处于华北抗战的最前沿,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对战略反攻及配合苏联红军作战、收复东北失地起了前进阵地的作用,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1942年春,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军为了把华北变为"大东亚圣战"的供给基地,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再加上连年的旱灾,冀中平原和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赤地千里、颗粒无收,老百姓只好以树叶为"粮食"来度过春荒。当时,不仅老百姓没有粮食  相似文献   

9.
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人民军队,与华中新四军、华南抗纵、东北抗联等一道,构成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中流砥柱。她依托陕甘宁边区这个战略总后方,纵横驰骋,鏖战在华北敌后战场,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奉命出师华北,创建抗日根据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派出一大批党员干部和一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因此,我的家乡也成了有名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记得那一年,我19岁刚从师范毕业,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区政府安排我在中心小学当校长,并担任抗日青年救国会会长。我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随着日军的进攻,整个山东变成了战场,到处燃烧着仇恨的烈火,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其时的家乡已经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成功尝试。邓小平在开辟和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原则,为赢得抗日战争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执政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毛泽东亲自创办的一所专门为抗日战争储备、培养、输送干部的军政学府,9年时间里,它由最初的千名学员发展成为拥有12所分校、数万名学员的革命"大本营",先后为各抗日根据地输送了10余万优秀儿女,其中既有能征善战、统领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也有披坚执锐的基层指挥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运筹抗大办学大计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刚刚半年,日本侵略者此时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86,(2)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我国守军奋起抵抗,中国革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二十八日、三十日二十九军从北平天津撤退,华北两大城市相继沦陷。抗日战争一开始,党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进行全民全面抗战。北平沦陷后,许多大学南迁,上层人物纷纷南下。在形势突变的情况下北平地下党市委组织了一批批青年学生开赴抗日战场。大部分由天津乘船经青岛转赴济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调到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青年部任青年干事,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等首长领导下工作过多年。徐向前是我的老首长,红军时期他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我曾在红四方面军部队战斗和工作过。抗日战争初期,他带领我们深入华北敌后,在冀南、山东等地创建抗日  相似文献   

15.
为帮助读者阅读《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现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抗战八年,我军作战、创建根据地的军事行动,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三八年十月,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创建时期。七七事变后的第二天,红军即通电请赴华北前线  相似文献   

16.
在整理晋绥革命根据地文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抗日战争期间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普遍流行的一种小册子。小册子名《绘图新三字经》,图15幅,900字,宣传内容分抗日时期政治;政权组织形式;大生产运动;思想改造(改造二流子);互助合作;破除迷信讲究科学;军民互爱保卫边区;讲卫生学文化;建设一种新的丰衣足食的社会等。第一图人民救星毛泽东陕甘宁、边区好,共产党、来领导,咱领袖、毛主席,能救国、能抗日,新民主、三三制,谋团结、讲自治,组织起、搞生产,办教育、助抗战,男人耕、女人织,又丰衣、又足食。第二图婆姨送饭我老…  相似文献   

17.
太行文联是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活跃于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个群众文化团体,也是这一区域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的领导机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其铁蹄迅速践踏我华北的大部分地区。11月,我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迅即进军到太行山上党地区,开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的初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抗日工作的局面很快开展起来,在抗日群众运动中,工、农、青、妇等抗日团体纷纷建立,其时,文化界的抗日团体也在紧张热烈的酝酿当中。  相似文献   

18.
史文敏 《党史纵览》2009,(12):36-38
张爱萍(1910—2003)。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四川省达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曾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等职。领导建立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开辟了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苏北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91,(12)
抗日战争时期,黄克诚任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苏北区党委书记、参议长等要职,对创建、巩固、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沟通华北与华中地区的联系,做出了重大贡献。我曾在新四军三师司令部做参谋,跟随黄克诚  相似文献   

20.
秋访五桂山     
2002年深秋的一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张量副主任,在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处的一位同志陪同下来到中山,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澳门与中国抗日战争展室”搜集资料。抗日战争时期,澳门同胞为我党领导的五桂山抗日武装,提供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帮助,澳门的抗日斗争是与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于是建议张量副主任去珠江抗日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看看,他欣然同意了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