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太平洋地区正在出现一个新的中国经济圈,拙稿《新的中国经济圈和环太平洋经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大陆外华人经济》(载于日本《世界经济评论》,1986年7月号)已经论述过这一问题。新中国经济圈出现的基础之一是香港、台湾这些东亚地区华人经济的发展,以及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太地区的华侨、华人(以下统称“华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随着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力量也逐步增强,非政府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愈发重要。由于东南亚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社会政治体制,相应地,各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为例,研究东南亚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果蔬出口东南亚现状 (一)中国对东南亚国家果蔬出口占对其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较高 东南亚各国是中国果蔬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对东南亚各国的果蔬出口取得了进展,2003年6月中国与泰国正式签署了关于加速取消两国蔬菜和水果关税的协议,根据该协议,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东南亚华人企业家的最近发展情况时,我们将着重考虑在这方面最可比的三个国家(即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中的最大私人企业。它们的主要联合大企业的名称和特点将在本文的附录中列出。既然它们是该地区最大、财力最雄厚的华人企业,它们显然就不能代  相似文献   

5.
最近由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出版、根据大量文件编写的报告表明,在若干亚洲季风区国家中,搞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各项尝试,往往给多数农业生产者的生活条件带来反作用。实际上,这两个报告正是对一个早已发表的文献作了补充。该文献指出:工业国及其代理机构在以农业经济为特征的国家中发起的各式各样的技术革命一揽子计  相似文献   

6.
一、近年来印尼与马来西亚关系的特点 建构主义学派在分析国家行为和国家间关系时,特别强调国家的身份认同,认为一个国家对自己身份的定位决定着该国家的对外行为。而一个国家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来源于国家的学习(和反思)。此外,国际间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变化的,而促成这种变化的就是国家间的互动,这种互动过程就是一种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7.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取得引入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考察马来西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问题,对了解马来西亚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不无裨益。马来西亚经济属于农业型经济,耕地主要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1960年西马耕地面积约2,259.4千公顷,橡胶种植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当年产橡胶70万吨,占世界橡胶产量40%左右,从事橡胶生产的人达30万以上;其次是椰子,占总耕地面积的9.2%,而主要食粮大  相似文献   

8.
9.
在厦门大学留学的马来西亚学生肯定会在厦大学到更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无所不在的。在学习以外,在生活环境、习惯、在学业和在正式和非正式方面一直都在吸收。你们改日回到马来西亚后可以发挥作用。我想你们选择厦门大学,其中一点是厦门大学是一所很著名的大学,闻名世界的大学。更重要的是办这个大学的精神——陈嘉庚的精神,很值得我们钦佩。马来西亚、新加坡年轻的一代很多人都不知道陈嘉庚是怎样的伟大,为了教育,他可以把他的全部财产放到教育上,从开始办集美学村到办厦门大学。他那种精神是无国界的。就华人来说,华人虽然都各自有自  相似文献   

10.
继2003年和2004年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之后,马来西亚2005年和2006年的经济增长率会低于上两年的速度.2003年马来西亚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3%,2004年估计增长7.4%.2004年对马来西亚来说的确是个好年景.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马来西亚的经济在2005年和2006年将会以稍低但可以接受的稳健势头增长.但总的来说,其国内外积极因素超过消极因素,这使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在未来的两年内仍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1.
印度尼西亚地域广袤,人口总数达2亿4千多万。当前印尼正面临着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和海洋边界方面的诸多问题。本文重点关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约束下印尼与邻国的海洋边界问题,并阐述了印度尼西亚海洋政策的主要发展,特别是政府在解决划界问题和其他海洋相关问题上采取的措施。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意在提供一个有效的海洋安全机制,但本文认为它非但没有利于海上问题的解决反而使其更加复杂。本文总结出印度尼西亚在处理海洋边界问题上运用逐案分析、各个击破的方法。这一方法目前来看比较合适于印尼管理其漫长的海洋边界,维护其国家利益。印尼政府处理海洋安全和其他相关海洋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果对马来西亚政府开展相关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岛屿主权争议案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2月17日,国际法院在分析了1891年英国和荷兰的有关条约和国家继承之后,依据有效统治理论对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关于利吉丹岛和西巴坦岛的主权争议案作出了判决,将两个小岛的主权判给了马来西亚。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该判决的主要内容,随后对本案在国际法以及国际政治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评论。本文认为,国际法院依据有效统治理论进行裁判是值得疑问的。这样的判决不利于保持有争议地区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的大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迅速回升,加上世界市场对所有产品(包括工业制品)的需要普遍增长,这将保证马来西亚的第三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76年的头两个月,马来西亚的出口额比1975年同期增长了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取得国家独立后的40多年期间,该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工业化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多个短、中、长期发展计划.使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跃居东南亚国家的前列。但是.被快速增长掩盖了的弱点与隐患,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暴露出来,该国在1998年出现经济大衰退.同时政局也发生某些动荡。目前,该国经济正从谷底回升,显示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预计1999年将能取得1%的实际增长率。经济形势的好转有助于政局的稳定。马来西亚政府呼吁全国人民全力配合,加速经济复苏。综观40多年来马来西亚经…  相似文献   

15.
1981、1982年,是马来西亚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1981—1985)的头两年。这两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持续的经济不景气,它们为摆脱困境,通过采取“奖出限入”、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办法,把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下,马来西亚亦深受其害: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工、农业生产停滞或衰退;外贸收支及国际收支恶化,出现战后罕见的逆差;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大;失业率回升……整个经济又陷于困难与衰退之中。  相似文献   

16.
1973年预算财政部长陈修信于1972年12月6日向国会提出1973年的预算报告,支出总额四十六亿四千二百一十万马元,比1972年修正预算额四十一亿八千一百三十万马元增加了四亿六千零八十万马元。在预算总额中,管理费用三十一亿五千四百六十万马元,其余十四亿八千七百五十万马元为发展费用。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马来西亚国内政局,前期比较平静,后期出现两场大集会,对政府是一个考验,但对马来西亚总体政治形势没有造成太大的冲击;经济发展受到美国次贷等因素影响,出口和制造业增长缓慢,但服务业等其他经济部门仍保持较强增长,全年经济增长依然维持6%左右的水平;对外关系发展比较顺利,与大国的关系及与邻国的合作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马贸易额占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的近四分之一。积极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中马双边经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中国与马来西亚经济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印度尼西亚农业:印度尼西亚的农业耕地大致可分为两类:(1)外国种植园(主要是西欧人和中国人),生产出口作物,其中主要的是橡胶、糖、茶、咖啡、棕榈油、棕榈核、椰干.(2)小自耕农地,生产粮食作物也生产一些出口作物.在1957年很多欧洲种植园经理被驱逐出境,其种植园由印尼人所接管.  相似文献   

20.
1961年5月间,马来亚总理东古·阿卜杜勒·拉赫曼发动了政治力量、此举将会改变东南亚地图,并将大大影响世界这一地区的政治环境.他在东南亚外国记者协会的一次集会中发表演说称:"马来亚应该同英国以及同新加坡,北婆罗洲,汶莱,砂捞越人民取得谅解.现在来谈如何才能取得更密切的谅解,时机尚未成熟.但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朝向这一目标……"拉赫曼这次演说所以如是震动人心,并不是由于大马来西亚是个新颖的计划.这种计划(尽管形式不同)确实是许多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在战争时期,日本人就煽动过这种情绪,希望通过东南亚的民族主义力量来对付日本的敌人.然而,在战后时期,当权者中却很少有人提起像组织较大的政治联邦这样的计划.因为在那个政治上动荡不定的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