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国战略是中国的既定战略.中国具备多维视角上的世界大国所需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客观优势,也存在多重地缘经济政治困境.崛起进程中的中国所处国际地位和外向型经济的现实,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地缘经济政治空间.中国需依托地缘经济政治环境及其走势进行有效的战略布局,方能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米尔斯海默的进攻性现实主义在当今国际关系学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他的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中,米尔斯海默将权力作为大国政治的核心要素,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必将引发冲突和战争,酿成悲剧。进攻性现实主义的五个命题渗透出悲观主义的色彩,并提出正在走向强大的中国将对国际体系的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该观点引发了一定程度的争议,也体现出进攻性现实主义的缺陷所在。在崛起的道路上,中国将永远走和平之路,而非战争的制造者。  相似文献   

3.
学术信息2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战争观、主题观、格局观、新秩序观以及和谈观构成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基本架构,贯穿于其中的是和平思想,形成“和”的风格,具体体现在和平谈判、和平解决、和平协商、和平发展等诸多方面;邓小平主张不称霸、不搞军事集团、不搞军备竞赛、不树敌等思想也都具有“和”的特点。因此,在当前一些大国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的形势下,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军事变革中军事司法制度改革的价值定位为平时公正优先和战时效率优先,平时保障军人权利优先和战时维护军事秩序优先;发展模式为在内容上实现军队由法制向法治、特别是战时由法制向军事法的战争适应性和法治有机统一,在形式上实现军事司法的信息化、以军事司法的信息化带动军事司法的法治化的跨越式发展;战时目标追求为保障打得赢"法律战"。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初,维护和平、谋求合作、促进发展成为历史的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发展的中国面对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以中国的自信和智慧,冷静回应中国外交面临的世纪课题。中国已建立战略伙伴式的国家间关系模式;积极发展同作为地缘战略依托的周边国家关系;不断调整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全面参与多边外交等。这建构了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外交思维和行为模式。中国在推进民族复兴的同时也在缔造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与大国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世界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际领域对立冲突加剧,特别是大国在国际上的利益纷争,使许多全球问题的国际解决陷入僵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面临新的挑战。大国具有特殊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对消除国际社会的对立冲突、维护世界和平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化与丰富是全方位的,择其大要,主要有如下方面: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之不断补充、发展和修正;敢于以弱制强,号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中间地带国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孤立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加强中国军队近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演化与丰富是全方位的,择其大要,主要有如下方面:灵活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对之不断补充、发展和修正;敢于以弱制强,号召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争取中间地带国家,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孤立美国、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加强中国军队近代化与国防建设,以人民战争防止敌人突袭;把握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不怕战争,准备战争,更要和平。  相似文献   

9.
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格局及大国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大国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影响正日益显现.金融危机;l起大国实力的消长变化.由此带来国际经济格局的微调;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弊端,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形成冲击.促进国际金融体系的逐步演变;金融危机使"一超"与"多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相对缩小,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使经济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各大国之问的双边关系出现微调,影响着大国关系的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崛起”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纵观人类发展的几百年历史,大国的兴衰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大国的崛起有战争崛起与和平崛起之分。国际关系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大国和平共处与和平竞争的时代。中国的崛起模式是和平崛起。和平崛起依靠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创新为动力。要有创新的理论、价值观和发展方式。这一切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教育立国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