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十新闻回放中期选举人心思变美国再现两院分治美国中期选举11月2日举行,共和党以242席对民主党193席重夺众议院控制权。在对参议院的争夺中,民主党勉强保  相似文献   

2.
沈鹏 《理论视野》2015,(2):64-67
首先简要回顾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共和党胜利与民主党败北的原因,探讨中期选举对于未来美国内政的影响。主要分析奥巴马代表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将面临何种挑战和困境,有可能采取何种方式应对这些挑战。美国中期选举后的政治僵局还会继续,几个重要的政策领域是双方无法绕开的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内政策议程不能在某些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2002年中期选举11月5日落下帷幕。选举初步结果显示,共和党不仅在众议院保住了多数党地位,而且从民主党手中夺回了参议院的控制权。这样,美国政坛将出现历史上少有的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吴晋 《瞭望》1990,(47)
华盛顿专电 11月6日开始的美国中期选举7日揭晓,民主党在选举中小有所获:从共和党手中赢得1个参议院席位、8个众议院席位(另一席为社会党夺去),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民主党在国会两院的优势。在明年1月3日开始的第102届国会中,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参院的力量对比将为56比44,而不是原来的55比45,在众院为267比l67,而不是原来的259比176;  相似文献   

5.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正在进行中。到8月中旬,现任副总统爱尔·戈尔和得克萨斯州州长乔治·沃德·布什(小布什)分别获得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总统选举正式进入了大选阶段,主要战场已经由两党内转移到了两党之间。  相似文献   

6.
美国总统竞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引人注目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和共和党候选人布什的三场电视辩论从9月30日拉开大幕。这次大选既是民主与共和两党2000年“难分胜负”的大选的再次对决,也是“9·11”事件导致美国内政外交发生重大改变后的首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对美国国家走向、  相似文献   

7.
华盛顿专电 美国中期选举的竞选活动,目前已进入最后阶段。随着十一月四日选举日的逼近,美国两大政党争夺国会山议席的斗争日益激烈起来。 民主党自从一九五五年以来就一直在众院占多数。本届国会众院四百三十五个席位中民主党占有二百五十二个。这次全部改选,一般估计民主党仍然会占优势。有些预测认为,民主党的席位甚至可能增加到二百五十八席。因此,共和党尽管会作一番努力,但要控制众院可以说是无望的。 参议院共一百个席位,共和党占五十三席,为微弱多数。尽管参院中的共和党议员在某些问题上也并  相似文献   

8.
2016年,特朗普出现重塑共和党。2018年中期选举,桑德斯和激进派崛起让民主党陷入路线之争。学界对前者多有研究,但关注后者较少。系统比较分析自由派、进步派、激进派等民主党不同派系政治主张发现,在经济议题上,激进派最大特征是主张强力打击资本、国家积极介入改造市场缺陷,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社会议题上,激进派推动身份政治和非法移民取代堕胎、控枪等传统议题成为美国政治焦点。短期内,激进派经济主张将在反全球化上助力特朗普,社会主张则会加大两党冲突。长期看,激进派与传统民主党分歧过大,不利于民主党2020年大选,甚至可能造成结构性分裂。  相似文献   

9.
8月15日到18日,美国共和党在新奥尔良举行了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乔治·布什和丹·奎尔为共和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在这以前,民主党已在7月18日到21日的亚特兰大全国代表大会上推出了自己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两党代表大会结束了两党内部竞当总统候选人的过程。从这以后,直到11月8日大选之日为止,美国两党争夺未来四年白宫宝座的斗争,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2016年,特朗普出现重塑共和党。2018年中期选举,桑德斯和激进派崛起让民主党陷入路线之争。学界对前者多有研究,但关注后者较少。系统比较分析自由派、进步派、激进派等民主党不同派系政治主张发现,在经济议题上,激进派最大特征是主张强力打击资本、国家积极介入改造市场缺陷,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社会议题上,激进派推动身份政治和非法移民取代堕胎、控枪等传统议题成为美国政治焦点。短期内,激进派经济主张将在反全球化上助力特朗普,社会主张则会加大两党冲突。长期看,激进派与传统民主党分歧过大,不利于民主党2020年大选,甚至可能造成结构性分裂。  相似文献   

11.
达洲 《瞭望》1992,(41)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共和、民主两党的总统竞选运动正如火如茶地展开,由于距离投票日——11月3日已越来越近,双方的相互攻讦已接近于白热化。 美国经济始终未能摆脱延续了两年多的战后第9次衰退,失业人数已接近1000万人大关。这是在野的民主党着力攻击执政的共和党的一个把柄。在这一点上,共和党除了把责任推给由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说国会阻挠了布什总统许多得  相似文献   

12.
美国将于11月5日举行中期选举。届时,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1/3即34个席位和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都将重新选举。在50个州长职位中,有36个进行选举。这将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大选,也是在美国经济下滑和准备对伊拉克动武的背景下举行的大选。这次选举是对执政党内外政策的一次全面检验,并将影响布什总统目前任期内后两年行使职权的能力。 目前,民主党在参议院选举中略占优势,似有可能保持参议院多数党地住。另据美联社最新进行的民意调查,共和党在众议院多数党地位卫冕战中占有明显优势。已连续8年在众议院处于少数党地位的民主党要夺取控制权,除了必须保住原有席位外,还需从共和党手中夺取至少6席,难度相当大。美国政治分析家预计,民主党在今年的州长选举中将有较大收获,至少会增加2到3个职位。如果形势好的话,可以增加6个州长职位。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瞭望》1984,(39)
民主党、共和党分别开过全国代表大会,推出了正副总统候选人后,从去年就拉开战幕的美国总统选举进入了两党的拚搏阶段。从九月三日劳工节至十一月六日选举日,这场战斗将越来越趋白热化。七月间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消除了多方角逐的局面,选出蒙代尔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蒙代尔选择了女众议员费拉罗夫人为他的竞选伙伴,这在美国历史上确实是没有先例的。但蒙代尔想借费拉罗之东风,问鼎白宫,也并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取得具有历史性的胜利,使人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产生浓厚兴趣这次美国总统选举耗时21个月,总共耗资约24亿美元,终于在11月4日落下帷幕。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对手麦凯恩。这场具有历史性的胜利使人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产生浓厚兴趣,对竞选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术语似懂非懂,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入主白宫的民主党在众、参两院和州长的三项选举中全线败北,而共和党在8年后重新夺回参院多数派地位、40年后在众院成为多数党、70年来首次在州长中占多数,一举跃居多数党地位。可以预料,这场较量将导致美国政治势力的重新组合,权力分配将发生重大变化。无疑也将使民主党以及克林顿总统本人面临严重挑战。 将于明年年初开始运转的以共和党为多数派的104届国会,无疑会使克林顿政府承受巨大政治压力,且势必对克林顿政府今后的内外政策产生影响。美国舆论多数认为,在克林顿执政的后两年,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向:  相似文献   

16.
选举制度的设计是现代代议制民主运行的起点,其主要功能是将选民的选票转化为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以实现代议民主。本文分析美国选举制度设计下选民的政党投票与政党在国会席位分配之间形成的结构性差异,即选举制度的"非比例代表性"(Disproportionality)问题,展示美国"单一选区多数制"体制下非比例代表性的独特结构。二战以来美国36次选举(1946~2016)以及2016年大选的州级数据表明,各州设置的选区数量以及选民投给两党之外的选票数均会影响非比例代表性,但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之间的势力均衡是解释美国超低的非比例代表性的最关键因素,单一选区多数制下超稳定的两党制结构决定了美国众议院选举中选票与席位分配高度匹配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此次中期选举之后,美国国会的外交政策理念将在一段时间内进入一种相对保守、无为、消极的状态美国民主党众议员11月16日一致选举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南希·佩洛西为下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这样,佩洛西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众议院女议长,取代现任议长、共和党人哈斯泰特。根据美国宪法,众议院议长排在副总统之后,是美国的第三号人物。民主党在此次中期选举中获全胜,使得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成为1994年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美国中期选举。由于伊拉克问题的独特影响,2006年中期选举成为一次外交决定内政的选举。美国外交的内部制衡美国政体是个三权分立的结构,国会是美国最高的立法机构,美国所有的大政方针皆出于此,国会权力布局的任何变化都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各项政策的变化,因此人们非常重视决定着美国国会权力布局的国会选举。  相似文献   

18.
华盛顿专电 “共和党人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民主党人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这是一次政治地震!”11月9日凌晨,当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结果露出端倪时,美国有线新闻电视网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发出了这样的惊呼。 11月8日清晨开始,美国各地选民分赴各投票站,投票选举美国第104届国会。根据次日各地陆续公布的投票结果,执政的民主党失去了在国会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党地位,分别由原来的56席和256席降为目前的47席和205席,失去了对国会的控制,沦为两院的少数,使在野的共和党40年来第一次控制了国会。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东部时间10月3日晚,在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波士顿市的肯尼迪图书馆,代表民主党角逐下一届总统职位的戈尔副总统,与其共和党对手乔治·W·布什(被称为小布什)州长进行了为时90分钟的第一次电视辩论。2000年美国大选由此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按照美国的政治惯例,从9月4日劳工节开始,美国大选就算进入了正式选举阶段(此前分别为竞选筹备阶段、预选阶段和政党代表大会阶段)。但是,自1960年电视辩论首次被引入总统大选之后,两党候选人的电视辩论越来越受到重视,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立派选民的投…  相似文献   

20.
黄泳 《瞭望》1992,(43)
华盛顿专电 “马拉松”式的美国大选距离11月3日的正式选举日期已不到3个星期。目前,参加总统角逐的三名对手,即共和党竞选连任的布什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及独立候选人佩罗,均全力以赴,进行最后冲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